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2015年度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评论 热度: 11410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2015年,在国家完善立法机制,构建法治化社会的治国思想指导下,我国文化领域表现出以法促发展的特征,文化相关政策密集、系统出台,其中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互联网+ ”、创业创新、双效统一等等,这些政策的发布与党的十八大及陆续召开的三、四、五次会议精神一脉相承。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发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思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格局;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法制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也对文化立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布局。可以说, 2015年是国家文化战略部署转化为具体文化产业政策的一年,也是总体规划中国文化发展方向和全面优化调整文化产业结构的一年。

  一、积极制定、完善文化政策体系,为国家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015年,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文化发展战略目标指导下,国家相继发布了几项重要的文化政策,包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各部委针对行业发展特点也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如《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关于进一步推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草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2015年扶持成长型文化企业工作方案》(文化部办公厅)等等。

  上述政策都是针对当前中国文化发展方向及文化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关键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文化发展及产业更新指引了新方向、带来了新机遇、指明了新思路。

  二、“十三五”规划发布,对我国文化发展做出科学布局

  2015年10月26日至 29日,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十三五”时期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新理念,明确在新常态背景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下,我国下一阶段的五大发展目标和六大坚持原则,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

  总体来看,《建议》对文化发展做出了八个方面的部署。第一,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第二,坚持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要求在“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三,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要融合发展;第四,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要坚持双效统一;第五,明确了文化建设的精品化方向;第六,明确了“十三五”时期的文化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大原则;第七,提出要通过积极建设与有效管理维护网络文化安全,实现网络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第八,“十三五”时期的文化发展体系建设将成为发展重点。《建议》立足于国家现实与国际视野,对文化产业协调、科学、可持续地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15年10月14日,讲话全文由新华社发布,内容涵盖五个重要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践行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着力创作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以中央文化机构为例,文化部直属院团和中国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文艺工作者陆续奔赴基层,深入革命老区、民族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深入乡镇社区、学校军营、工矿企业,积极开展慰问演出、艺术采风、结对帮扶等活动。 [1]中国文联各文艺家协会和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组织数千名老中青文艺工作者,分赴全国各地开展慰问演出、小型展览、学习体验、采风创作、文艺支教、专家培训等活动。 [2]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是对讲话发表一年来文艺创作成果的展示和检验,更标志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观念已深入人心,广大文艺工作者将把更多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文艺精品奉献给广大人民群众。

  四、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引擎,提升国家的经济与文化竞争力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下简称‘双创)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 ”。创业创新被赋予了提升国家经济与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2015年3月和 6月,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分别提出推动“双创”落实的八项任务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系统阐述了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总体思路。文化部以营造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为目标,制定了《2015年扶持成长性小微文化企业工作方案》,这是中央部委层面首次为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制定专项年度工作计划方案。 [3]

  “双创”与文化发展具有高度的契合关系。文化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动力,“双创”概念的提出能够激发文化产业的创造力。祁述裕强调,文化创新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需要树立起文化创新的重要性不亚于科技创新的理念,并建议借鉴科技园区的模式设立更多的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 [4]金元浦认为,“双创”将推动和形成 2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第三次创业潮,与之前的两次创业潮不同,文化科技的创新、创意与创业在此轮高潮中具有举轻若重的作用,将成为“双创”战略的一个引擎。 [5]

  五、“互联网 +”战略与文化领域的碰撞将促进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形成

  在2015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将互联网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 行动计划”。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未来三年以及十年的发展目标,提出包括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等在内的 11项重点行动,并就做好保障支撑做出了部署,“互联网 +”的政策支撑体系逐步建立。 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的演讲中再次明确了“互联网 +”作为一项国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指出:“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 ‘互联网 +行动计划,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

  近年来,互联网平台上文化产业公司在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在产业结构方面相比传统文化产业呈现出新的特征。“互联网 +文化产业”并不是互联网与传统文化产业的简单相加,陈少峰认为, “无边界 ”是“互联网 +文化产业”所赖以存在的互联网思维,也是“互联网 +文化产业”的价值源泉,并指出垂直平台可能成为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 [6]“互联网 +”这一概念与文化产业领域的碰撞必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促进文化产業新业态的形成。

  六、《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发布,文化艺术智库建设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全国各地相关部门、机构结合《意见》精神与当地实际情况,针对智库建设计划、政策进行研究和尝试。众多专家学者针对智库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12月1日,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展开。

  《意见》指出,“树立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迫切需要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中,文化艺术智库建设是不可或缺、大有所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文化艺术管理部门和机构应当把握这一重要发展机遇,尽快展开文化艺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对文化艺术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进行探索,整合国家文化艺术优秀人才和智慧资源,密切结合国家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要现实问题,“展开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着力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 ”同时,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起规范、完备、合理、高效的文化艺术智库体系,为国家文化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七、深度挖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文化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成为社科理论界的研究热点。 2015年2月和 5月,第六届、第七届“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高层论坛”先后在京举行,《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论纲》发布、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揭牌成立,一些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相关研究成果出版、发表,为中国特色软实力理论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基础。

  颜晓峰认为,习近平同志关于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中国特色软实力理论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启发意义,这些论述可以概括为制度为本、传统为根、价值为魂。 [7]张国祚认为,我国“软实力”已经在内涵、范畴、功能、取向上发生了有别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明显变化。在“软实力”前冠以“文化”二字突出了中国软实力理论的特色,彰显了中国“以文化天下”的情怀,是中国“软实力”研究打造自身特色的一个重要标志。 [8]贾磊磊认为,在国家文化形象的建构过程中,传统与当代的维度都是不可缺失的。我们应当按照当代文化的市场需求来配置文化产品的构成元素,根据流行文化的交流方式来搭建文化产业的交易平台,根据当代中国的现实地位来铸造我们的文化形象,根据国家发展的未来需求来传播我们的文化价值观。 [9]

  八、《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发布,指导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标志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意见》明确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提出了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创新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力度等具体措施,同时发布《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 2020)。《指导标准》列出了明确的国家指导标准,有利于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地加以具体实施,也有利于对实施情况加以动态监测机制和绩效评价。

  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今指出,要准确把握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导向,强化功能;二是保障基本,促进公平;三是完善体制,统筹发展;四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落实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任务是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推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激发公共文化服务活力、稳步推进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立法。 [10]

  九、持续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各个时期的发展战略规划依据我国文化产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不断调整完善,对引导产业发展方向、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与支撑。 [11]伴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把握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向,做好相应的战略规划成为重要课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花建指出,要重视打造和建设文化产业服务平台体系,重点包括发展文化产业的投融资和交易平台,集聚大量资源;发展创意和设计服务平台,促进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多样化的市场服务平台,包括政府投资的政策型平台和企业投资的商务型平台;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服务平台,扩大中国国际文化贸易的优势等 [12]。西沐认为,目前小微文化金融成为现阶段我国文化金融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文化金融业态中的常态,要主动认识和把握小微文化金融的发展特征与内在运行规律,推动文化资源资产化进程 [13]。胡惠林、花建等认为上海自贸区设立后,其区域内文化贸易活动状况需要密切关注,经验也需要及时总结 [14]。

  十、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国际间文化交流合作

  在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战略框架之下,“一带一路 ”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经过 2014年国家的部署引导及各层面的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在 2015年迈入了深化与发展的一年。 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共同颁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沿线各国要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

  “一带一路”是中国与其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中国政府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核心在于我们要重新认识丝绸之路对于当前中国发展的形势,切实发挥放大“一带一路”推动不同文明融合、促进不同文化交流的孵化器作用。“文化包容”和“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战略中关于文化交流领域的关键词。 2015年11月在中国福建泉州召开的“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三届亚洲文化论坛”切实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指导精神,以“‘一带一路 建设与亚洲文化交流”为主题展开了积极而有效的讨论,并达成 “泉州共识”。 2015年度国家及地方组织的有关于“一带一路”的各项活动,为搭建亚洲国家间文化交流平台、增进各国专家学者和艺术机构间的理解互信与交流合作创建了良好的渠道。

  十一、区域间文化呈现合作与融合的发展趋势

  2015年,区域间协同合作益發显现出在经济、文化效益产出方面的重要性。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规划》将明确区域整体定位及三省市定位以外还将确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既有顶层设计纲要,也有实施方案细则和路线图。细则包括交通一体化细则、环保一体化细则和产业一体化细则。早在 2014年8月,京津冀三地即共同签署了《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规划》出台后,为京津冀的文化协同发展提供了顶层指导框架,也为未来其他区域性文化协同发展提供了规范性指导政策。

  同时,国家加快推动特色文化产业跨区域互动正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增长点。文化产业“跨区域”互动发展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一般意识”基础之上的各种不同等级的区域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2015年,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全面展开,不仅将对全球经济版图产生重大影响,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发展的世界经济新格局,而且将对我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推动。

  十二、积极应对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升我国对外文化传播能力

  2015年全球掀起了新一轮“汉语热”。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到 2020年实现 100万名美国学生学习汉语;英国财政大臣乔治 ·奥斯本宣布将拨款 1000万英镑支持英国学校开展汉语教学;荷兰教育、文化和科学部门宣布,从2017年起,汉语将成为荷兰中学毕业考试科目之一。“一带一路”的蓬勃发展使世界更多国家的人们产生了学习汉语的意愿,南非、乌干达、赞比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纷纷将在本国推行汉语教学提上日程。

  另一方面,对外语言文化传播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2014年6月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教授呼吁美国近百所大学取消与孔子学院的合作或重新进行谈判; 2014年年底美国国会举行了孔子学院是否干涉学术自由的听证会;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等孔子学院的合作方陆续中止了与孔子学院的合作。在全球汉语热方兴未艾的背景下,孔子学院遭遇发展瓶颈的背后原因主要是西方将孔子学院视为中国文化扩张工具的意识形态偏见。

  值此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我们有必要对汉语对外传播的策略做出调整,以此为契机提升我国的对外文化传播能力。刘秋韵建议要淡化汉语国际推广的国家和官方色彩、文化输出色彩;利用市场力量,推进汉语国际推广的产业化。 [15]符绍强提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孔子学院应抓住难得机遇,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人才,提供企业培训、商业培训或个性化的语言培训,形成品牌效应。 [16]

  注释:

  [1]周玮.“这里的掌声最值得骄傲! ”——文化部深入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综述.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2/29/ c_1113812119.htm。

  [2]姜潇、王菲菲.深入生活前沿,为人民书写华章——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综述.http://www.cflac.org.cn/xw/

  jishixinwen/201501/t20150113_280952.htm。

  [3]《2015年扶持成长型小微文化企业工作方案》发布 力促文化领域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N].中国文化报. 2015-5-19:001.

  [4]祁述裕.文化创新也是发展的基本动力[N].联合时报.2015-9-25:004. [5]金元浦.“互联网+”与“创客”时代[J].理论导报.2015(10). [6]陈少峰.互联网+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4). [7]习近平“文化软实力”观:制度为本、传统为根、价值为魂[J].理论导报.2015(2). [8]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访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张国祚[N].光明日报.2015-8-30:007. [9]贾磊磊.建构传统与当代相兼容的国家文化形象[J].解放军艺术学院院报.2015(2). [10]杨志今.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原则与重点.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5-03/31/c_1114786962.htm。 [11]黃永林.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历史选择及其特征与经验[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10). [12]花建.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服务平台体系:要求 ·重点 ·业态[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5(6). [13]西沐.小微文化金融及其创新发展战略[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 [14]胡惠林.自贸区与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0-13.参见花建《大力发展中国文化跨国公司》《中国艺术品产业的发展战略》《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服务平台体系:要求 ·重点 ·业态》等。 [15]刘秋韵.作为文化战略的汉语国际推广刍议[J].汉字文化.2015(2). [16]符绍强.赢得国际认同,形成品牌效应不断提高孔子学院发展水平[J].人民日报.2015-11-26:007. 执 笔:李树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巨川(中国艺术研究院文 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孙伊(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 战略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王瑜瑜(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 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责任编辑:雍文昴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