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再版前言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评论 热度: 13939
王文章

  《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再版前言

  王文章

  《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自2007年出版以来,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这首先是因为这是第一本全面研究我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的专著。由于中国少数民族地理分布区域的不同,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艺术呈现形态的独特性,使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的生成、发展与流变,以及艺术呈现的面貌,便存在更多的差异。从戏曲艺术的基本创造原则来讲,同汉族戏曲剧种一样,“以歌舞演故事”是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的基本发展规律。在它们的生成与发展过程中,有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间互有借鉴,但更多的是它们共同的与汉族不同戏曲剧种之间的吸收、借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兴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更是如此。正是在这种影响、吸收、借鉴的过程中,不少少数民族在各自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融合本民族的语言(有的是以汉语)、音乐、歌舞和其他民族艺术元素,而形成了以演员表演为中心的综合艺术形式,即各自的戏曲剧种。他们同汉族的诸多戏曲剧种,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戏曲百花园璀璨夺目、异彩纷呈的美丽景观。

  如上所述,虽然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在生成、发展的过程中,与汉族不同戏曲剧种以及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间有不同程度的相互吸收与借鉴,并形成基本的共性,但由于各少数民族地理分布区域的不同和其他艺术传统的独特性,以及其戏曲剧种形成和发展的时间差异,使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在表演的形式、萌生的渊源、艺术体制、程式化的程度,特别是独特的民族情感、愿望、理想以及民间信仰在戏曲形式中的表达方式,还有本民族群众对戏曲作用价值的认知等,都显示出明显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因此,对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的研究,特别是对某一剧种独特性的研究,也就相对比较困难。这也是多年来很难从整体性上对我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做出系统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鉴于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生成和呈现形态的复杂性,本书从不同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入手,作纵向的系统理论阐发,以不同剧种的发展史构成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的整体面貌。

  

  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的发展,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入研究其形成的历史和当代发展趋势,总结其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对推动少数民族戏曲的当代传承与发展,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维护我国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希望在本书的基础上,不断有更多深入研究我国少数民族戏曲艺术发展的成果出现。

  本书第二版由肖宜悦校对通读,刘文峰、李悦对全书图片作了删减和核订,王文章对全书文字作了重新修订。

  希望读者能对本书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将来进一步修订。

  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