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百年时空历史镜像“他者化”的现场重构——五集纪录片《西南联大》文化阐释

时间:2023/11/9 作者: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热度: 19014
龙符

  (作者单位:文山学院图书馆)

  2018年11月1日,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成立纪念日,也是云南师范大学80周年的校庆日。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与中央新影集团联合出品,历时两年多拍摄的5集历史题材电视纪录片《西南联大》,从11月7日至11日,每晚“黄金时间”播出一集,在CCTV-9央视纪录频道20:00时准点播出,引发观众热议,尤其是在高等教育界形成“收视热潮”。人们纷纷赞赏,这是一部久违的诗史性的纪录片精品。

  全片共分五集,分别是,第一集《八音合奏》、第二集《刚毅坚卓》、第三集《大学之大》、第四集《火的洗礼》、五集《嘉荫长留》。

  作为冷静、低调、理性、公正、客观的教育史志资料片,让人赏心悦目,一睹为快。该片的成功之处哪?我们不妨从四个方面进行解读和阐释,以飨读者。

一、跨越百年历史时空“教育志”人物镜像的生动真实再现

该片最大的特色和亮点,是个性化个人回忆录和口述史,采用大量的“老照片”、档案文物、历史镜像、实物旧景,特别是“同期声”,来讲述那段逝去的“黑白岁月”。许多照片、视频,都是鲜为人知,甚至是首次发现,公开解密,满足观众对西南联大的观影欲、好奇心和窥视感。

  用“事实说话”,讲述“西南联大”学生自己的故事,这样一种纪实性和实录体,让本来枯燥的教育志人物镜像,变得真实生动。当跨越百年历史影像,经过影像再现后向我们走来,不再恍如隔世,而是如在眼前,见证往昔,对话昨日,触摸岁月,品味沧桑……

  纪录片的开头,伴随一阵尖锐刺耳的飞机、引擎声,“轰”的一声,叠印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老照片之上,炸弹突然爆炸。而发黄的黑白老照片校门影像,巍然矗立,纹丝不动。国乱不至学乱,这组蒙太奇视觉意象,无言地向观众在诉说:“国破山河在,弦歌壮古今,西南联大的精神是炸不垮的!”片头言简意赅地阐述该片的主旨。

  五集电视纪录片《西南联大》,该片的片头,寓意深刻,含蓄隽永。黑白色调的片头,灰色的基调。真实亲切的语调,亲自口述的独白,尤其是个人化、私密化的当事人亲历口述史,缓慢的节奏,洋溢着风雨沧桑的怀旧感,唤醒观众对历史片场“他者化”的凝重回忆……

二、大师云集人才辈出的百年名校给当代高教办学思想的震撼启示

西南联大作为一所抗战时的“流亡大学”,谱写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辉煌的一页,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硕而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西南联大之大,乃是大师荟萃,集全国精英为师资,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学术自由、民主治校、兼宗并包的治校原则。正如片中所言:这些教授,都是学界精英,著名专家,甚至“文坛泰斗,一代宗师,可谓‘人人握灵蛇之珠,个个抱荆山之玉’。”雄厚的师资,八年中共开设课程1600门以上,作为“通识教育”,当代高校大多只能望其项背。名师名课,不仅是知识的海洋,学术的群峰,更是抗战前三校中任何一所均未见,代表20世纪40年代中国高校的最高学术水平。此乃学术竞赛,引领民主学风的弘扬。以大师学者为学校之光荣,“爱国、民主、自由、科学”的传统,奠定联大的教育思想基础。

  正如人们所言:北大的宽容自由,南开的吃苦耐劳,清华的聪明睿智,常常被比喻为海、云、山。三校的结合,使联大既有海似的博大、云般的飘逸,山样的坚强,又集三校校长为一校之长,故特色鲜明,优秀杰出!

  事实上,西南联大融汇三校的优良传统,即北大的“民主自由”之风,清华的“严谨求实”之风和南开的“活泼创新”之风。人们通常用“山海云”来形容:“如云,如海,如山;自然、自由、自在。”此对联之意是,清华智慧如云,北大宽容如海,南开坚定如山。就校训而言,北大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清华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海纳百川,有家乃大。因此,西南联大才产生“刚毅坚卓”的校训,从而创造出举世瞩目的骄人业绩。

  西南联大可谓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开端和发展的缩影,编导用心良苦,表现手法灵活,用实景与水墨画风格的图画搭配,打破传统的时间线索,进行大场景的展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有突破有创新。

  西南联大,从某种意义讲,就是一个奇迹,不仅是中国教育史,更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还是一个永远的光荣和丰碑。

  西南联大办学的经验,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宝库,同样,也是属于全世界。

三、跨越时空的历史镜像与“他者化”的现场重构

第一集《八音合奏》,主要写清华、北大、南开三校校长的历史。三所一流校长清华梅贻琦、北大蒋梦麟、南开张伯苓,三位教育家的合体,完成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世界化的“代际转换”。换言之,西南联大,是中国高等教育精英化的象征与标志。而梅贻琦,则是“年最少,且多干”的“最重要的掌舵人”。

  事实上,高校功能与性质,就是两条,一是研究学问,二是培养人才。纪录片从第一集开始,以3位校长的关系展开线索,交织诸多故事,以横向编织为脉络,打通历史的时间和空间,呈现出一个人才辈出、立体可感的西南联大。

  不论是第二集描写象牙之塔与战火里的中国,第三集学术、教育与战争,还是师生与抗战,第四集,包括第一集和最后一集,最悲怆的就是西南联大教授马文潜的自述,对痛失陶云逵君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无力回天的痛楚与呐喊。生与死的距离,仅一步之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生前的阻挠,生后的摧残,令人无法抗拒!对于云逵之死的打击,任何人也无力还击,只有扼腕长叹息,以哀人之艰辛!斯人宛在,魂已归去,只有一个泪染的背影,站立风中……情何以堪!陶云逵教授生前的努力,所做的是第一次对云南少数民族的综合调查,体现“联大人”在“文化上”的“终极关怀”!正因为如此,战争的困难,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报国情,不仅变得唯美,而且格外厚重。

  关于纪录片的自述旁白,笔者最清晰并鲜明的记忆是,第五集片中,“云南王”龙云长子龙绳武之妻,时为南开大学学生的胡淑贞,看似轻描淡写、风吹云散的讲述:“七七事变过后几天,南开大学就被日军炸毁。我住在天津租界,站在屋顶上看,只有一架飞机来来回回扔炸弹,南开大学就这样给毁了。”——这无声的血泪控诉,只不过是杜鹃泣血,“天鹅绝唱式”的哀鸣而已,其中蕴藏的愤怒与无奈之情,何其悲凉!

  最接地气的莫过于第三集《大学之大》中,巫坤宁的同期声。当他回忆起东北时,影片采用叫板蒙太奇的艺术手法,《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歌声响起,悲怆与伤痛,让人不寒而栗。大学校园被炸毁,学校被迫解散,师生只有抱头痛哭!

  鹿桥的长篇小说《未央歌》,源于西汉宫阙上瓦当的“长乐未央”之意。该书对云南昆明“高原明珠”——滇池,描绘得生动传神,书中写道:“九月的滇池,就像孔雀的尾巴,金光闪闪,”昆明,犹如“伊甸园”一样神奇美丽。在西南联大旧址的画面上,曾经的西南联大学生,今天的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侃侃而谈,回忆当年联大的大学建筑:铁板房、茅草房、羊腿櫈……等等,堪称“最穷最差的大学校,培养出最优最佳大学生”。而许渊冲则评价说:“西南联大设有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国文课!”高屋建瓴,一语中的,乃真知灼见。

  在第四集《火的洗礼》中,除了梅贻琦的自述之外,更能感受“读书报国”的情怀,是穆旦(查良铮)的诗。其作品受现代诗的影响,再加上亲历战争的体验,品尝魔鬼“野人山”的暴戾之后,诗歌就有泥土气息和现实感,将“累累白骨的呻吟与呼唤”,写得深入骨髓,触目惊心,让人过目难忘!曾经担任飞虎将军陈纳德机要秘书的翻译许渊冲,因为他及时准确的情报翻译,日本飞机才被击落在昆明西山的滇池边。正如片中所云:“轰炸是火的洗礼”,让“西南联大”“凤凰涅槃”,成为抗战中参军人数最多的一所大学,而参军爱国,才是当时最好的学生。——此乃知识分子的报国之志和一片赤子丹心!

  第五集《嘉荫长留》中,对云南文化的乡风描写,更是力透纸背。不仅有女大学生“高衩旗袍肉色丝袜”等“衣着的困扰”,更有“过桥米线”“食品尤物”这类的“美食诱惑”。同样,也有不卫生,不文明,“会飞的黑毯子”——追腥逐臭的苍蝇群的恶心袭扰……这一切,十分贴近当时边疆的落后现实,从另一角度,烛照该片的真实、生动与形象感。

  在最后一集《嘉荫长留》中,主要内容是联大与云南。关于这一集,更加“接地气”,笔者不得多说几句。被誉为“最富于色彩的美丽”云南昆明——一直是“联大生”们“心之向往的圣地”。当时,被誉为“小长征”的“师生旅行团”,步行本身就是“教育”。

  许多人,包括闻一多在内,也从此认识到祖国的辽阔伟大。风餐露宿,苦其心志。更加刚卓坚毅,无悔报国。联大生,迷恋“云贵高原的风光”,而他们自身,也成为云南人眼中“新奇的风景”。正如民歌所言:“一条大路通云南,去时容易回时难。 去时阳雀未下蛋,来时阳雀飞满山”。

  联大女生杨苡的个人回忆与讲述,动情入理。她们是坐滇越铁路的“闷罐车”“行李车”回国时,当进入云南境内,她们激动地唱起《义勇军进行曲》,唱得群情激奋,热泪盈眶。

  黄孝通著《土地里长出的文化》一文中说“奔走在西南最广阔的田野中,记录最生动的乡村中国。”“中国人的生活是靠土地,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从大地里长出来的。要明白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得到乡下去。看一看大地的儿女们,是怎样生的。”正如冯至所言:他愿把云南“他乡”,认定为暂时的“故乡”……

四、精神血脉价值坐标的传承与大师辈出文明基因的探究

在硝烟四起的1937年,为了保存中国的文化脉络,由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这三所著名高校合并而成的战时临时大学,从沦陷了的平津一路南撤,最终落脚云南,合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在动荡中求生存的高等教育,时刻面临战争的毁灭威胁,生活的日渐贫困,政治的日益腐败……汇聚昆明的这批知识分子,以“和而不同”的文化境界,为战时高等教育筚路蓝缕、勠力同心、共济时艰,结茅立舍、传薪播火,赓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比如像留学德国柏林大学人类学博士陶云逵,因病去世,“此等学者一死,仅几十秒钟;但要生一位,则要百十年时间”,呜呼哀哉!先生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在偏远、丰饶而贫困的土地上,正如查良铮的诗句所云:“当身体挣扎着想回返,但无名的野花,已经将死者的头颅开满。”……该片讲述了西南联大由清华、北大、南开联合组建,“八音合奏,终和且平”的历史故事,展现和解读这所大学所具有的永恒魅力和精神力量。

  “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每集出现的字幕,仿佛牵出山河破碎的伤感和无校可迁的悲凉。作为本片的主题曲,闻一多的《也许》,其实是一首葬歌,起伏跌宕,错落有致,一唱三叹,反复歌咏,犹如画龙点睛,十分忧郁和煽情。“也许你哭的太累,也许,你要睡一睡。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娃不要号,蝙蝠不要飞……”伤感的旋律,催泪的情调,童声的咏叹,冲击着观众心头的软肋。片头歌曲,意象新颖,节奏鲜明,感情真挚,十分动人。“睡”,这一个字,就是诗眼和灵魂,“也许”的哀怨,自下而上,一以贯之,营造凄楚的音符,与片头水墨画黑白色彩融为一体,水乳交融,契合主题。这部纪录片深入浅出,有着历史的厚重感,也有着细腻的情感表达,让大家跟随镜头,在纪念西南联大在昆明建校80周年的当下,再次回顾西南联大那段艰苦而光辉的历史。

  就整部纪录片的主题而言:不论是钱穆《国史大纲》“唤起国民的自信心”,还是“最后一个土大夫”汪增祺拯救“三千年来的文化种子”,或者闻一多“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可为真名士”。在这首“离乱弦歌”中,“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才是不变的主旋律。换言之,在西南联大师生的身上,与生俱来的平静与坚忍,体现的是中国人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民族脊梁!

  该片首次播出珍贵的美国纪录片,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的影视资料,再现穿越云南百年时空岁月的视屏镜像“他者化”的历史片场。尤其是摄影师的人类学田野考察记录和即兴随机街拍,逼真地映象出边疆的人文风情。“云南是我们研究人类学的好地方”,让西南联大人找到人类学研究的一方圣地。陶云逵、费孝通等人,欣喜若狂,但却因此付出生命为最沉痛的代价,一喜一悲,一生一死,成为泪点,让人泪奔,传递该片内在的情感张力和艺术冲击力!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结尾用《西南联大碑记》的碑文作结尾,堪称匠心独运,意味深长,一语双关的表达:“西有联大”,其成就乃“百年难遇哉”!尤其是纪录片最后定格特写,落在一方牌匾之上,上书四个大字:“百年树人”时,我顿时领悟影片的匠心独运。同时,也破译西南联大的“成功密码”!

  这部时代传奇,不仅是一代大师伟岸的人格,联大生们的责任担当,家国情怀和复兴使命,而且让人读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薪火相传、矢志不移的文化血脉!

  总之,西南联大,在蒙自湖畔的“晚间散步”场景,被美国学者杜易强“想象图”为:古希腊的巡回学校。这一评价,十分公允,又格外贴切,堪称纪录片的画龙点睛之笔。而该片的主题,正像片中由全国人大原副委员会长彭佩芸所言:“西南联大,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不朽!”该片从头到尾,精心营造的家国情怀,科学报国,传承文化,刚毅坚卓,不屈的民族脊梁与生命顽强的韧劲,让人叹为观止。纪录片提炼出这所大学的精神财富,就是在传播人间大美,弘扬中华文化精髓,令观众不得不为之折服。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外国际交往和“一路一带”的建设中,冯友兰教授《西南联大纪念碑》碑文中的文字经常被引用,表达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如:“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一切都说明,“和而不同”的西南联大精神,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的文化与思想,并弦歌不断,薪火相传,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伟大的贡献。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