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时代独龙族英雄史诗——《独龙天路》

时间:2023/11/9 作者: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热度: 18632
和利斌

引言

独龙江,芸芸众生转过许多山,绕过许多水,置身独龙江才发现,这是世间最后一片净土。独龙族,天神看惯了人性丑陋,鬼魅邪恶后选定并保留的人种,是太古之民,是蝴蝶部落。《独龙天路》,第一次也是第一部系统完整呈现独龙江独龙族生活风貌,历史发展,思想意识的文艺作品。书写了独龙族在1993年至2014年近21年间,独龙江乡独龙族群众在地方高德荣等一批批民族干部的带领下,实现生活巨变的历史事实,具有超写实性。也堪称新时代独龙族的英雄史诗。

一、新时代独龙族生活的沧桑巨变

中华大地上有着56个主体民族,除去这些主体民族外,还有部分界定不太准确的族群。而众多民族中,有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独龙族。说其“特殊”在于:是8个人口较少民族中的人口特少民族;是从原始父系氏族公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呈现不同于少数民族大杂居而集中聚居于独龙江流域的分布特点。因其特殊性,独龙江地区独龙族也就在教育、卫生、交通、民生等方面严重落后于山外世界,落后于其他的兄弟民族。也就形成了历史性的贫困面貌,使人闻之神秘,谈之色变。

  独龙江是1952年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亮相的,在1952年初召开的中央民委扩大会议期间,孔志清反映民族心声,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独龙族历史上首次有了按照自己民族意愿的族称——独龙族。那时的独龙江极其封闭和原始,处在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到1964年解放军帮助独龙江乡修通了一条一米多宽的人马驿道,这是独龙江第一条真正意义的“官道”,也就在1964年直到1999年整整35年间,这条唯一与外界连接的路成了独龙江的生命线,是独龙江的希望。然而独龙江发展仍然严重滞后,生产生活仍旧受很大制约。仍旧面临长达半年的大雪封山,独龙人民迫切需要解决出行,卫生,教育等制约民族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而没有路是独龙江前进道路上最大的障碍。

  由云南省话剧院编导演出的《独龙天路》长达120分钟,由邓平主演高德荣同志,张建国饰演南木长老,郑新饰演高德荣司机四郎多吉,董明饰演书记李力舟。整个话剧共分六场,分别为第一场:驿道悲歌。讲述独龙族孔敢当家庭出生的小孩仅七天就在驿道夭亡,族中也遇到大火,预示将会在在封山岁月里挨饿,而一切都是因为出行不便,交通制约。第二场:独龙要修路。演绎的是时任副县长的高德荣同志多方努力,在时任书记李力舟等干部的支持下,独龙江要修路了。第三场:冰冷的火塘。以独龙族孔敢当家庭为缩影,讲述着新时代新思想新文化和独龙族传统的思维模式的碰撞,高德荣说服孔敢当,新时代里,独龙族开始涌现出一部分进步的追梦青年。第四场:风雪夜归人。布景在原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黑普垭口隧道,高德荣县长和四郎多吉带着前到独龙江报到的医生和老师进独龙江,遭遇雪崩,在避险中,说服打退堂鼓的工作者,并诚恳地希望老师们和医生们能留在独龙江,哪怕就一个学期,中间还发生了两个独龙族孩子在雪山上冻死的悲剧,这也使新老师改变了主意,也更加让高德荣县长坚定了内心要改变半年封山的决心。第五场:我的礼物你想不到。镜头回到2010年3月5日,当天是高德荣的生日,老领导、老朋友李力舟到高德荣家,和病榻在卧的高德荣调侃一番后,给高德荣带来两个生日礼物:一套组织分的住房和高黎贡山独龙江隧道立项批复。高德荣拒绝前者,而留下批复的复印件作为生日礼物。第六场:薪火永续。高黎贡山独龙江隧道即将通车,独龙族群众都忙着搬进新家,却将宝贵的民族生产生活用具丢弃,在上海女婿的建议下,萌生建立一个独龙族博物馆的想法,让族人能不忘本,能记得住乡愁。

  《独龙天路》是新时代里,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独龙族群众的探索下,独龙江的面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飞跃,实现了“山清水秀自然美,太古秘境生态兴”、“独龙一梦跨千年,凝心聚力矢志坚”。同时《独龙天路》也是独龙族群众想要对党和政府、对民族发展有帮助的其他兄弟民族的感恩。

二、有感情的表演,直指人心的写实

我们在文艺创作的过程中,总会提及“文贵真”,只有真实情感才能打动人心,只有真实事件才能牵动人心,只有真实人物才能让人铭记。话剧的第一场:驿道悲歌。没有过多的旁白,没有冗长的背景介绍。直接跳入人们眼帘的就是独龙族百姓孔敢当带着一群独龙族同胞在人马驿道上遭遇塌方,无法前行。敢当妻子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那孩子才刚出生7天,高烧不退,而老天却偏偏灾祸横生。让这个刚出生的孩子无法存活下来。

  对于人口较少的独龙族而言,人的逝去就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所以无论是神的旨意还是父母和族人意识,都是希望孩子能够迅速健康成长,参与生产劳动。这是众多少数民族所共有的生存意识。在剧中,有南木长老全程陪护着敢当家小孩一直到驿道塌方处,因为在原始的独龙族历史发展的状态下,“南木萨”是原始的简单草本药物的掌握者。但他也深知,这小孩的生命靠独龙族原始医药是无法救活的,也无法靠祭拜“格蒙”来拯救病重的孩子。所以南木长老陪着敢当一家,跋涉于人马驿道,这也真实的展示出了独龙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南木萨”的地位之高,在那样生产力发展低下的年代里,缺医少药,“南木萨”的陪伴就是给独龙族同胞打了一剂镇静剂。现实的独龙江独龙族在上世纪末也就是真实的存在着巫医并重的历史现状。同时这也是原始社会的遗存痕迹。

  云南省话剧院的演员的专业素养是有目共睹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场景布置都抱着一丝不苟的态度。并获得极大的成功。如:高德荣的装扮,个不高,下乡时都会绑着绑腿,腰间跨一把砍刀,说话铿锵有力,比较接地气,这些要素缺一就会使高德荣这个人物形象失真。邓平老师饰演的高德荣抓住了这些要素,并讲究了语言艺术,讲究了动作表情,将高德荣同志的形象成功的呈现给观众。“独龙江、独龙江,岩羊无路走,猴子也发愁。”“什么时候?才能独龙江上架彩虹,高黎贡山跑铁马?”“天堑变通途,独龙人要修路,独龙江得有路。”道出了高德荣内心的酸楚和矛盾,也坚定了高德荣要让独龙江通公路的决心。

  那个孔敢当家的孩子,只有7天的生命,就宣布离开人世,而在孩子将要离开人世时,南木长老给孩子举行了具有独龙族特色的命名礼,取了名字“阿鹰”。“ 独龙族的山鹰,扇动起翅膀,人马驿道算什么,塌方雪崩算什么,什么样的高山险阻也挡不住他的去路。”这一个方面再现了独龙族的民俗传统,孩子在出生后七天必须取名。另一方面则体现出南木长老在这时候具有的超强的镇静和对独龙族新生命的美好的祝愿和迫切希望它能存活下来的渴望。带领着孔敢当等众人高喊“愿天神格蒙,保佑阿鹰,无病无灾,平安吉祥”。而此刻的阿鹰已经病入膏肓,如果按照我们汉民族的伦理观念,这算是一种封建迷信。独龙族是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所以保留了许多不合乎文化规范和伦理道德的元素也恰恰是超写实的体现。

  这种写实是直抵内心深处的,他真实的呈现出独龙族的苦难。悲剧总是让人记忆更为深刻,同时悲剧也能让人催生出积极奋发的向上力量。在众多的苦难中,《独龙天路》选取的则是典型而又深抓内心的“婴儿夭亡”,任何的层面,“婴儿夭亡”是苦难的低谷,能够触动人们内心的深处的痛点。这在独龙族的民族发展历程里,也具有深刻的代表性和写实性。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年代里,人丁就是财富,婴儿就是希望。

三、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情怀和实践

中国共产党70年来,带领着中华民族数以亿计的百姓一步步走出苦难,走出温饱,走进富裕,走进小康。任何时候,苦难总是存在的,贫困也总是存在的。截至2014年底,中国仍有7000多万的农村贫困人口,解决贫困问题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任务。摆脱长期以来的贫困问题,是民生之举,是深入人心的福祉。“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并于2015年11月29日,下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体现,这是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呼声和承诺。2015年直到目前,由省、州、县各级行政机关组成的工作队深入脱贫一线,深入群众。通过产业扶持、扶贫救助、技术指导等多方式、多渠道帮助农村实现脱贫。这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情怀在农业农村发出的光和热。独龙江乡也在2018年实现了独龙族整族脱贫、整乡发展。

  在《独龙天路》中,我们看到了以李力舟、高德荣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基层干部为了独龙族的发展付出的辛劳。李力舟书记为了贡山百姓的福祉,为了贡山百姓能致富,熬白了头发,一刻也没有停歇。高德荣县长则为了独龙族能有路,能不被大雪困住,能够实现整族发展,积劳成疾,堆出了一身的病,最后还申请将办公室搬到独龙江,一心扑在了整乡推进、整族帮扶上。在该剧中,也时时刻刻印证出一个共产党人的担当,新时代在大山中跋涉的是共产党员走访入户的身影。剧中的藏族司机四郎多吉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藏族汉子,爱开玩笑,活泼开朗,没有民族偏见。从剧中我们看不出四郎多吉是否是共产党员,但在高县长的影响下,他作为司机,是极有担当的,非常顾大局的。无论是在《独龙人要修路》还是《风雪夜归人》,以及《薪火永续》,他的一马当先,喇叭在手,宣传政策都不难反映出他的担当和奉献。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我们的习总书记也曾说过“要记得住乡愁”,独龙江在2014年隧道通车前住进了新房。新房的风格都是遵照独龙族传统民居再升华设计,同时在改建独立厨房,保留独龙族的火塘文化,这是一批批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在驻村工作中为百姓做的实事,也是让百姓记得住乡愁做的尝试,实践证明这样的脱贫攻坚是对的,有价值的,有深远意义的。帮扶独龙江脱贫致富,使其整乡推进,整族脱贫的成功案例也在《独龙天路》中完美呈现。这是坚定不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情怀和实践的彰显。

四、积极的教育意义

一部作品要深刻,就必须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而这种深远的影响力在于社会上引起的强烈反响,还有就是对于我们观众群体产生的积极意义。《独龙天路》就是发挥了民族团结教育和社会引导的效能,将艺术创作和现实生活紧密的有机结合。教育的内涵是丰富的,涵盖广泛,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则专指学校教育。在《独龙天路》这部话剧作品中,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来论,它都具有积极的教育影响,无论是民族团结还是催人向上的励志作用,或者是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引导上都是充满正能量的,有促进作用的。

  广义的教育作用在《独龙天路》中的体现是显而易见的。首场上映后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并被中国青年网、都市快报、网易新闻等数十家媒体报道。这对社会群体身心发展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在现下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氛围里,《独龙天路》就是新时代的一股清流,剧中人物高德荣拒绝组织给予的应该属于自己,归自己所有的优厚的物质条件,自觉投身到独龙族人的脱贫致富中,这是一种担当,这是正确的价值观的树立和引导。对于广大的社会群体来说,在文艺作品中,除了想看到催人泪下的泪点外,更多的还是想看到满满正能量的传递。本剧中,除高德荣的楷模作用外,还有书记李力舟、付教授、上海青年卢湾、前往独龙江教学和救死扶伤的教师和医生等,整每一个个体生命都精神抖擞,正能量爆棚。这就是《独龙天路》在教育作用上,在社会群体起的积极作用,具备了广泛的教育意义。在社会性中对塑造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所具备的促进意义也是炫彩夺目的。在中央整顿“四风”问题,要求广大干部队伍廉洁自律,做有担当,有责任,敢作为的新时代干部,《独龙天路》塑造的高德荣形象也具有积极的干部教育的标兵模范的意义。

  对于专门的学校教育,《独龙天路》也是功不可没,或者说可以当成教科书式进行传播。无论该部话剧在民族团结上的积极推进,或者是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进,还是在祖国这一母题的前瞻性,深远性和教育性,《独龙天路》都有着积极的传播和引领作用。高德荣是独龙族人,不离不弃不抱怨的一直给他开车的是藏族汉子四郎多吉。在整乡推进过程中,随大潮涌入的是汉族、白族、彝族为主的建设者,高黎贡山独龙江隧道的开挖建设过程中,则是我们的边防武警官兵付出辛劳。在《独龙天路》中,还有一个情节是要引起重视并可以成为教育过程中的导入点,上海人卢湾看上了南木长老家的女儿阿黛,起初南木长老反对这门亲事的,因为从来没有独龙族和外族的通婚,更何况还要嫁到遥远的上海,生怕自己的宝贝女儿被欺骗。话剧最后一场时,南木长老也答应了这门亲事。这就是民族接纳,民族融合,民族团结。《独龙天路》在学校民族团结专题教育,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教育上都可以作为教科书式进行传播。而其中提到1964年开始,先后有无数的解放军战士投身独龙江建设,有很多人为独龙江建设献出宝贵生命,《风雪夜归人》中杨光医生的父亲杨国新连长,还有孔玉录、张卜、齐当此、张枝繁、邱旦史、于建辉、刘金国。这八名革命烈士就是为独龙江的建设付出了生命,者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以及爱国教育意义。在独龙江乡老政府所在地巴坡的半山腰为他们建造了独龙江革命烈士陵园,是民族地区爱国教育的稀缺资源,也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能激励一代又一代的独龙族青少年奋勇当先,中流击水。

五、新时代文艺方向的坚守和指引

我们总会说新时代,新征程,是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也应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拥有新的文艺思想和文艺方向,创作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文艺作品,这是基本的,也是必要的,更是一种责任。“从根本上说,新时代中国文艺就是要认识人、理解人、塑造人,从而将广大的人民从精神上凝聚起来、团结起来,形成与新时代的伟大历史进程同频共振的情感和价值的共同体。真正伟大的作家艺术家,他的力量正在于心灵的宽阔,他有能力爱自己,更有能力、有胸怀去爱他人,能够在情感上深刻地贴近和进入那些看似与他无关的广大人群。”这是《求是》杂志上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关于新时代文艺方向的阐述,具有典型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也说“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这是新时代中国文艺的重大使命。

  《独龙天路》就是这样一部竖起精神旗帜,矗立精神支柱的文艺作品。认识人、理解人、塑造人。《独龙天路》就是关注了最底层的人民群众,塑造了孔敢当、常阿苦、南木长老等一批独龙族群众为追求幸福生活跟随着党委政府并多方尝试为自己民族的建设付出的艰辛劳动和探索。并从精神层面为这些底层百姓注入灵魂,从而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舞台上。关注生活的的稀松平常,从而进行艺术升华这也是文艺创作中的必经路线,《独龙天路》创作团队就是前后对贡山县独龙江这一“天路”源生环境采风调查,深入百姓生活,从而进行话剧的创作。在高德荣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艺术家们贴切的把握住了高德荣同志的干部情怀:忠诚、干净、担当。高德荣同志“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处事,兢兢业业工作,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在剧中,高德荣在极其危险的人马驿道塌方处冲在前头,前去探路。这种危险是不可想象的,但高德荣同志依然坚定选择,冲在最前头,这是将人民放在心底的干部情怀,也正是对高德荣精神和干部情怀的深刻感受和领悟,编剧杨昕巍、蔡东民才会把高德荣同志初步成功塑造,继而邓平老师的塑造升华,将高德荣时代楷模身份的典型性和深远性成功塑造。再由杨昕巍导演的统筹安排,话剧才取得一鸣惊人的艺术效果。成功塑造的一个个艺术形象都为这部话剧的成功添彩,而一个个人物形象的成功呈现则源于艺术家们认识人、理解人、塑造人,并将人的灵气和精神注入其中。

  这是这部话剧对新时代文艺方向的坚守,坚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同时,又坦诚胸怀去爱人,树立精神旗帜,矗立精神支柱的文艺创作的坚守。在其他的文艺创作的过程中,《独龙天路》对文艺方向的坚守,对人物的成功塑造,对社会底层的深切关注等这些方面的成功,对话剧或其他形式的文艺创作有着深远影响和引导。《独龙天路》就是新时代文艺方向的坚守和指引。

结语

文艺创作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过程,他反应生活,贴切生活,同时对生活的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优秀的文艺作品可以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影响人的意识形态,影响价值趋向,影响集体观念意识。《独龙天路》将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祖国青少年,影响一代代的共产党的干部,影响社会群体的意识形态。在教育层面也具备积极的引导作用。故而《独龙天路》的价值和成功是毋庸置疑的。

  世上之事也并非尽善尽美,笔者认为《独龙天路》也有瑕疵和不足。能做到反思,从而在往后的文艺创作过程中,更重生活,更看细节,更显情怀。下面是笔者认为《独龙天路》应注意到的两个层面。

  首先,民族信仰方面有些平淡。演员具备高素质专业素养,但并非独龙族群众,并非独龙族母语人,也并非独龙族文化体,所以在民族信仰的传递上,话剧是有瑕疵的,每个少数民族对待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是有一种特殊情感的。而南木长老这一个角色就是独龙族文化的活化石,但独龙文化和母语的欠缺,让观众很难有余音绕梁的感受。

  其次,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民歌。有丧歌、节庆歌、嫁娶歌等形式,那么可不可以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插入一些音乐内容。如:《冰冷的火塘》一场,中间要送独龙孩子们出山时,可以在敢当母亲角色上安排一个独龙族民歌的演唱。这对于非母语发音人是很难的,但就像87版《红楼梦》,好作品是值得等待的,也是值得推敲的。或者另辟蹊径,在送别孩子出山时,安排一个背景音乐,内容则录制并使用独龙妇女的独龙民歌演绎。

  总而言之,瑕不掩瑜。《独龙天路》是一部高标准,高质量的话剧作品,具备少数民族题裁话剧里程碑意义的文艺珍品,也是一部新时代反应怒江地区独龙江独龙族群众生产生活,民族文化以及文化自觉的优秀文艺作品。《独龙天路》堪称独龙族的英雄史诗。

  【注释】

  [1] 参考于独龙族《创世纪》故事。

  [2] 南木萨,独龙语祭师的称谓。

  [3] 格蒙,独龙族原始崇拜中的天神。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