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是文学艺术中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对于散文创作来说,语言运用得好不好,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散文的艺术水准。作为“昭通作家群”中散文创作方面的主要代表者,原云南省师范大学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的主编淡墨先生在云南乃至当代中国散文创作中出类拔萃,为广大散文创作者树立了散文创作的标杆,赞誉者颇多(见各刊物评论笔者就不一一列举了)。笔者近日有幸读了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昭通作家精品集·散文卷》中淡墨先生创作的《情系红土地》等五篇散文确实被作家诗意地书写,即其散文具有浓郁的诗意特征所震撼,现试加解读,与广大读者们共享。
《情系红土地》,作家点明了是写“一块先民赖以站起来的地方”“我生命的胞衣”“万古不灭的太阳晒红了的古蛮夷”,即祖国的西南边陲:云南。作家的根是在这里:“母亲将我生命的赌注押给了红土地”,“我别无选择。火把果一样,默默地燃烧自己”;这里有作家的爱情:“‘妹,你不要再往前走了,山那边的西北风很硬’。她咬着嘴唇,那血珠子便很心疼地冒了出来。拽住那情感似的藤蔓往上一蹭,她翻上山来了。”“这情景竟成了这红土地上分不开的风景;”这里有“如痴如醉地衷情于这片土地”的作家的老父亲:“每个黎明和黄昏,我都看见他那佝偻的身影在那红土地的大背景上来来去去,执著如这土地深沉的灵魂”;还有那美丽的荞花、樱花,杜鹃花和“金马和碧鸡的故事,太阳追逐月亮的传说”;在这里“少了些金钱的烦恼,权势的争斗。没有分贝和尘埃的困扰,在皎洁的月光下,你可以静静地审视人生的伤口”。如此美丽的红土地怎不会让作家情系之,怀念之,歌颂之呢?这片红土地不仅仅是与作家个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更让他具有“战争胜利了,有两样东西人们永远忘不掉的,那便是云南的苦荞,陕北的小米”,“红土地大自然亮出来的一面鲜红的旗帜”,言外之意,就是生活在红土地的父老乡亲曾用鲜血染红了这片红土地,用自己的劳动果实支援了国家的解放。由个人的书写上升到国家民族的书写,思想意义就无形中升华出来。
当然这片红土地还有许多令人神往的神奇:“这里的文化被元谋猿人的篝火烧烤红过,被古老的铜鼓铸造和敲打过,被寻找粮食的锄头挖掘过,被巫师的法术和咒语点化过,被外国传教士虔诚的祈祷感动过……”既有古老、艰辛、神秘又被西方宗教沾染过。景色的描写是那么富有诗意:“弯弯拐拐的山路是老鹰叼到蓝天上总也扯不直的意象,”“歌谣之树上坐着一个被小河淌水打湿了眉睫的女子”,既有色彩,又有动感,还有文化深意。如此美丽、古老、神奇的红土地怎不让作家魂牵梦绕呢?
要留心体察的是开篇的《情系红土地》只是作家描写故乡云南交响曲的开篇序曲,接下来的《走进滇西》《怒江》《空山鸟语》《富和山的春天》四篇则是交响曲中一个个强有力的章节,一曲曲地向读者展开。
滇西,是神奇美丽云南的代表,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的奇丽景象,令人目不暇接。作家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天人合一的描写,如数家珍似的一一写来:有不懂得匍匐的汉子将头颅昂得高高似的群山;有驮着太阳赶路的马帮;有如杜鹃花样十分好看的滇西女子;有滇西大峡谷,有十分有名的博南古道和澜沧江、大怒江,还有大海一样的森林等等,这些是大自然赠予的。还有人文的描写:滇西是大自然的母体,有很适宜生育的骨盆;是未被触摸过的原初,尚未开始的终极;有善于沉默忍耐的女人、男人;女人将心事纳进鞋底,男人用一锅叶子烟与黄昏对话;滇西的深山野店有野得动人的山女子用摔得碎的笑声迎接人们;有海碗灌酒,女人灌男人,男人灌女人,生命在这里获得真正的陶醉;有折腾得风卷云涌把高原的黑夜搅得如胶似漆的男欢女爱;还有在晚风徐徐吹拂的时候,在闲暇的月光下用歌谣敷自己的伤口。煮岩羊肉的土锅里,炖烂一天星光,一把长刀枕着他们十分平稳的梦的男子汉们……总之,滇西“是一个情感的泥潭,踩进去就拔不出脚来,到了滇西,有家不想回。”真是把滇西的风土人情刻画得如诗如画,令笔者陶醉不已。
这些或自然或人文的书写刻画的景观如此诱惑作家缘于滇西是“一个长在深闺人未来识的楚楚动人的女子。到了滇西,愈是看不到的地方,你愈是想去看,愈是摸不到的地方你愈是想去摸……”的神迷和距离产生的美。在这些精美而又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的描写中,作家又恰到好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画龙点睛地写出了作家对滇西的喜爱:“滇西是一部没有完全向世人展开的神话,是被大自然反复修改后的美丽,大山藏了又藏的姣好。”“看见太阳每天从这里升起又落下,落下又升起,火红火红的,将这山谷里的日子夯得既实在又热烈。风把云驮来,云把雨驮来,万物生长繁衍得十分茂盛。只有在这滇西大峡谷,才能感悟生命的博大和永恒”。借景抒情,既实在又经得住人们反复咀嚼,过目难忘。
“怒江,大自然桀骜不驯的儿子”。开篇就形象地写出了《怒江》一文的构思与题旨。儿子,加上桀骜不驯,乃人之子之天性也。用来比喻怒江不仅贴切而又耐人寻味。作家是如此刻画的:“大起大落,莽莽撞撞的性格;穿山越谷,奔腾澎湃,把所有平平仄仄都在岩石上碰乱了,让人捋不出那曲大江东去的豪壮来”。“在峡谷里吞吐大荒,你将太阳一口咽进肚里,像一条蛇吞进一枚蛋黄,而后在岩石上摔碎”,“生命在岩石上粉碎了又组合,组合了又粉碎,生生不息,一种永远执拗的精神”。“从遥远的昨天走来,从亘古的洪荒走来,循着你这条不平坦的路,走进了人类古老的童年”。其性格,其豪情,形象、生动可见。使我们如同看见人类不可重复古老的童年,不可复制无比珍贵的童年。透过语言文字,可以看出作家是在追述不停地奔走不停地迁徙到云南的一支少数民族。他们历尽千辛万苦,闯过写不尽的迂回与曲折。“在崖壁上摔打了又摔打,情感在峡谷里挤压了又挤压,浓缩了又浓缩。”是离“繁华很远,离热闹很远,秦始皇的兵马不曾践踏过的地方”,老佛爷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开辟管辖的地方,才铸就了这个大自然桀骜不驯儿子的性格,读了确实令笔者肃然起敬。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朝诗人王维的《鸟鸣涧》一诗,可以说是以动写静的经典佳作。淡墨先生这篇《空山鸟语》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看作家如此写来:“处子般寂静的山谷”,“留有人们走过的脚印的山径已经被荒草完全遮盖了”。“树上的松塔结了又落,落了又结,无人问津”。大山的“岩石是未被抚摸过的雕塑”,那样年代久远,“湖泊清澈得像少女还没有被爱情阅读过的眼睛”,那么美丽而深情;“山谷里一切寂然”,只有天籁,“没有伙伴”,没有琴声,很空。环境是“空山”,异常的静:“一切感觉都在如此静谧的山谷里休眠了,只有听觉十分清醒”,从人的听觉来写空山的静谧,以动来反衬空山的静,让人真正感觉到空山的静。一朵音符从遥远的天际飘来,这音符的声音是画眉?是百灵?是荷叶上的水珠滚进湖塘,是清脆的叶笛,要说是却又不是,要说不是却又像是的意味都包含在其中了,而且这些声响尤其是“荷叶上的水珠滚进湖塘”,不是非常寂静是绝对听不到的。那声韵、那音符是“大自然发自肺腑的抒情,是情感的山溪在流淌,是生命委婉而又动人的震颤”。“由强而弱,由近而远,如丝如缕最终融进遥远的苍穹里云了。”作家用诗一般的语言把空寂中的响声写得清晰而细腻如诗如画,美妙极了,没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和诗人的才华是难以想象出如此美丽的书写的。作家的书写没有到此就停止了,而是一波三折地继续描写那空山之静,用另外的动的声音再来反衬空山之静。那些动的声音是什么呢?是:“生命对食物的寻找、是幼雏对母爱的寻找、是异性对爱情的寻找……”在这些跃动的寻找中有一种长鸣、一种呼唤是“喊醒冲动和活力的声音,喊醒种属的声音”。回声是“珍珠泉水向外冒的声音”,“鸟儿翅羽扇动的声音”,如长号、如唢呐、如银铃,如松针滴落的情韵,是百鸟争鸣大自然一曲雄浑的交响诗,在空谷里荡漾,如同是奥地利伟大的音乐家施特劳斯指挥摆弄的多声部交响曲,是爱的生命的旋律。作家用他的生花妙笔尽情地书写大自然静谧中的天籁之音,爱的倾诉,灵魂的书写,写得酣畅淋漓。读到这样诗意的描写,笔者不禁被其深深陶醉了。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事物矛盾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动之所以能反复发生或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是以静为前提的。写好动反而能写出静的效果,这一点作家处理把控得十分好!
最后,再谈谈作家写春天的杰作《富和山的春天》。春天是一个多么让作家、诗人心动书写的题目,因为春天是美好的、美丽的,是给人们带来希望的。但文学史上写春天的作品太多了,写得好的佳作也不少,要写好也确实不易。作家并不采用直写的方法而是先把富和山的春天当作那些大画家创作的传世之杰作、绘画之瑰宝来写,如:董其昌的水墨画,“淡淡的抒情和写意,随意的素描”,接着是“大手笔抹出去的是由紫雾丹霞,淡墨远山”构成的立体山水、水墨丹青。写到春意深浓的地方,那些花瓣则像“国王或者公主们随意挥洒的金钱”。写出了富和山春天的雅致和高贵,普惠而不吝啬。接下来又把富和山的春天当作美女、模特儿来写:“不断更换云霞和鲜花的衣裳”,还像“不计较稿酬的诗人,随意发表心情”,“让红的紫的花朵在树枝上舒心地,大大方方的开。”这样的春天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因为“春天总是和美人连在一起的,美人就是人们心目中最美丽的春天”。“富和山高高的,它把世俗和物欲隔在大山之外,可表现美,表现生命,它却从来不吝惜色彩”。它那么干净,一尘不染。如那个身着朝霞般彩裙的彝族少女从云霞里走出来那样美丽。只要那个身着彩裙的彝族少女在山里一出现时,富和山春天的风景便陡然亮了。美人,是富和山春天呈现的主题。这样写还觉得不够,作家还用最有韵味的江南春天来反衬书写富和山的美,使人们更感觉富和山春天美的韵味了。“那江南的春天呀,连桃花都开得就像一个抿嘴唇笑不露齿的江南女子”,温柔婉转,含蓄细腻的江南春天的美与富和山春天野性、热情奔放的,原生态的,富有刺激性的美形成鲜明对照:“满山遍野的杜鹃花,没遮没拦,没边没沿,想开到哪里就开到哪里,想红就红,想紫就紫,让你去品味自由,让你去品读潇洒与烂漫!”还与比赛似的一株比一株长得直,垂吊着松萝的云南松,澜沧江的黄杉相比,富和山的天空就显得不高了。更为奇特的是“丹霞地貌,陡然耸立着赫红色的崖壁,如同岁月裸露着带血的骨骼,”是这里“春天呼啦啦一声扯开的火红的旗。”在风雪中永远不会降下。如此,神奇美丽的富和山春天之美也只有在云南滇西海拔3695.5米的怒江州山中才有了。如此神奇美丽、非一般的富和山春天之美就诗意地、质感地凸现在读者面前,使人读之难忘,顿生前去游玩之意。正如作家在文中结尾所写的,如果“有机会不去看不去玩将来就要后悔一辈子的”。
写文学作品要形象思维,写出来的作品要有形象有画面,要富有深意,读者读来才有韵味。五篇散文中每一处景物描写都是极富质感、极富深情的诗意的书写。而这正是文学作品尤其是好的写景散文所要求的,这些需要作家的文学修养、语言功夫和知识积累。读了淡墨先生的《情系红土地》五篇如诗一样的散文,对此深有感受。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