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6-2017年云南音乐评论状况
(一)2016音乐评论文章发表情况
2016年杂志上发表的音乐评论文章共13篇。一是,《民族艺术研究》刊载2篇评论。申波《聆听声音中的风景——云南省第十三届新剧目展演音乐专场观感》、钱康宁《再看继承、发展、创新——云南省第十三届新剧目展演音乐类剧目简评》。
二是,《福建艺术》刊载1篇评论。傅海燕《创意无限方寸之中——歌剧“卡门”多元演释之辨析》。
三是,《边疆文学·文艺评论》刊载10篇评论。傅海燕《旋律叮咚响,泉流映月明——二胡曲“二泉映月”演释的多元化与一元化辨析》《在光影深处遇见自己——音乐剧〈一千个春天〉评析》、乔嘉瑞《韵溢滇弦草有声——从新编滇剧〈水莽草〉谈冯咏梅的声腔艺术》、张永权《试论卢云生歌词的审美品位》、周倩旎《音乐在舞蹈表演中的作用》、刘鲁嘉《姚贝娜的人生境界》、和文光《写实和写意的完美结合——歌词创作谈》、施培昌《戏曲的写意美》、周弦影《淌不尽的源头之美——评〈珠江上游传统民歌概论〉》、来玉智《云南音乐创作现状评述》。
另外,云南本土作者在省外期刊《人民音乐》《中国文化艺术报》《艺术评论》《爱乐评》《西方音乐评论》《中国文艺评论》均为0。
(二)2017云南音乐评论文章发表情况
2017年省内杂志上发表的音乐评论文章12篇。第一,《边疆文学·文艺评论》刊载2篇音乐评论。杨琛《中国区域近现代音乐口述史的典范之作——评申波教授的〈云南新音乐创作百年史话〉》、傅海燕《云南巍山彝族“打歌”的审美内涵》。
第二,《民族音乐》刊载9篇音乐评论。杨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017年云南省高等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艺术专业技能(钢琴演奏赛项)述评》、王群《人间天籁南滇和音——写在李元庆改编哈尼族儿童歌曲专辑〈阿密策〉出版之际》、鲁林《歌飞彩云南缔造新歌声——云南本土歌曲大赛述评》、王冬冬《在文化遗产中感悟乡愁——“2017年昆明音乐学术高端笔会”综述》、郭清清《一部立足文化视野开展研究的云南百年新音乐“叙事曲”——申波教授〈云南新音乐创作百年史话〉述评》、祁家福《醉美元谋盛世欢歌——听CD专集〈祖先沐浴的地方〉有感》、鲁颖《醉美元谋盛世欢歌——听CD专集〈祖先沐浴的地方〉有感》、李洋《回眸云南新音乐创作百年流变的重要书写——评申波教授新著〈云南新音乐创作百年史话〉》、肖正伟《为音乐创作而真情地追求着——记作曲家王瑞强老师的艺术人生》。
第三,《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刊载1篇音乐评论。邱健《现代性与民族性:云南音乐的自觉之路——云南新音乐创作百年史话编纂风格刍议》。
另外,2017年,省外期刊《人民音乐》《中国文化艺术报》《艺术评论》《爱乐评》《西方音乐评论》《中国文艺评论》等知名的评论期刊中,云南的作者在其上发表的文章也为0。
综上所述,每年云南的音乐评论文章发表数量少,内容涉及面广。涉及到书评、人物评论、会议评论、比赛评论、音乐专辑评论、音乐作品评论等,在评论的类型上,品种多样。但是每个类型的评论文章,数量不多。一些文章只作音乐事项的“述”,而“评”的成分不大。而且对云南音乐的新创作品、舞台作品的评论不多。总之,云南音乐评论现状不容乐观。
二、对音乐评论的思考
(一)音乐评论有何效用
评论作为舞台音乐表演的另类延续,是独立的。评论能把现场演出的即时性、一次性、不可复制性加以重新解读,用文字把流动的感受固定下来,如一场音乐会、交响乐、歌剧、音乐剧作品。演出的生命并不单单是在舞台上开始或者结束,音乐作品始于创作者脑海里的构思,通过演出落户在观众的记忆里,舞台只是展现传递的外在呈现。同时,通过观看后的交流和思考,相关评论最终也会对创作和表演给予回应。评论者或观众积极地对音乐创作、表演“有态度”的表达。有利于作品的改良、传播、完善,对建立良性“创作——评论——创作”的生态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二)云南音乐评论的空间有多大
2016年-2017年,省内的大型音乐比赛共有17个,对音乐比赛的宏观评论至少能有17个。省内的选手有在国家级甚至是世界级的平台上获奖(世界合唱比赛金奖的“坡芽歌书”),这种世界级赛事中的获奖作品,应该是重点关注的对象,各个视角可作的评论文章可有数篇。相关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作品,不管是歌曲、合唱还是音乐剧、歌剧等作品,都是音乐创作当中的上品,都可以作为重点作品、重点剧目来评论。在2016-2017年中,与音乐相关的演出及活动,一共160场,不管是外来的商业演出,还是省内由政府主导的音乐活动,或是各个地州、高校组织的艺术活动,都有巨大的评论空间,也有评论的必要。2016-2017年,云南的音乐创作一共342个作品,给音乐作品做评论,那就是评论的重头戏。可见,云南的音乐评论空间巨大,一个百废待兴的空白地带,等待着云南的评论者参与、讨论、介入、带动。
三、云南音乐评论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评论人才的匮乏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的副主编杨林说“刊物组不到音乐评论的文章,正是人才匮乏的表现。我们不知道向哪些人可以组到适合刊物发表的稿子?曾经有过这方面的组稿意向,最后落空了。”而且云南大学的宋家宏教授认为“音乐评论相对于其他门类艺术的评论要难一些,对人才的要求有其特殊性。如从事文学评论的人往往可以从事戏剧、电影、书法等门类艺术的评论,但如果他没有音乐方面的专业知识、专业训练,不具备必要的音乐素养,很难进入音乐评论。而音乐界的人才,往往热衷于音乐创作,很少有人对音乐评论有热情,而且,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存在一些缺憾。音乐评论是用文字表达对音乐形象的鉴赏、理解,对文字表达能力有要求,主要是文字传达出的文学形象性能力,以及准确的判断能力,这也是需要训练、领悟的。正如音乐形象的塑造要有基本功、才华,文字形象的完成、判断也需要基本功、才华。”(二)云南音乐评论组织工作不够
活跃于云南文艺评论界的宋家宏教授认为“由于组织工作做得不够好,音乐评论人才缺乏,造成了云南音乐评论的短板,使得云南音乐评论没有自己的声音,没有形成影响力,当然也就没有成为推动云南音乐创作的重要力量。”四、音乐评论的建议
(一)可评论对象
评论有很多类型:音乐活动(非遗展演、各地州的民族庆典、民俗节日)、各类音乐活动、音乐比赛、音乐研讨会议的综述;为新创作的音乐作品做评论,大量的歌曲、器乐曲、交响乐、协奏曲等众多体裁的音乐作品;新剧目展演中,从戏曲音乐的角度为戏剧作品做评论。其中音乐剧、歌剧等体裁的音乐作品,与音乐有密切的关系,这些都是音乐评论的对象。1.围绕“非遗展演”为民族民间源生及创作音乐做评论
A.促进非遗“DNA”的创新转化。“非遗展演”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创新类节目,也就是在非遗项目原生艺术的基础上,进行舞台加工和处理,呈现出来既有可看性也有可欣赏性的舞台艺术作品。这个创新,最核心的要义是保留非遗艺术当中的“DNA”。然而改编过的非遗展演作品可能“千奇百怪”。何种该保留,何种该扬弃,应该有明确的态度。那么评论就起到这个作用。评论者有观点的表达,为非遗的艺术创作起到监督、判断和扬弃的作用。
B.架设大众审美桥梁,审美引导自觉传承。“非遗展演”是民族民间艺术在舞台的外在呈现,民间音乐舞蹈凝聚其中的美学意味、人文内涵、文化内核、民间人物的智慧结晶,都需要鉴赏评论,更需要创新性的解读。通过评论,从审美的视角引导观众,民间艺术美在哪里;好在哪里;内涵在哪里,让观众对其有更综合的印象。并通过舞台、多媒体传播,在长期的审美影响下,在民间音乐舞蹈与当代观众之间建立起审美的桥梁,让更多的人关心、关注、欣赏民间艺术并转化成当地人的“文化自信”。而且,在长期积极的审美引导中,将“非遗艺术”由政府引导的行政传承,转变为更多人的自觉、自愿参与传承。
2.为云南的音乐创作、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赛事、活动等做评论
评论和创作是文艺的两翼,云南的音乐创作主要是依托民族音乐而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就,解读云南音乐创作的名篇佳作,尤其是交响乐、器乐创作、民族管弦乐、弦乐协奏等多种音乐体裁的作品进行音乐鉴赏、审美。在作曲家与观众之间架设欣赏的桥梁,使观众从评论文章里得到启发,引领他进入了云南音乐作品的艺术之境,提高大众对云南音乐的审美能力。通过评论引领高雅艺术走入大众的视野,才能推广云南音乐创作的成果,促进音乐创作的发展。从宏观视角,对云南的活动、赛事的进行述评,这有别于新闻报道,而是从整个云南音乐发展的宏观视角,对这些活动的创意、策划、产生的社会影响、在全省音乐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并做出相关评论。让相关领域的人深度了解这些活动、赛事的台前幕后、成败得失。
3.为戏曲音乐做评论
戏曲音乐是戏剧的伴奏音乐。在戏曲中主要人物的唱段、意境的营造、情绪的烘托都离不开戏曲音乐。然而戏曲音乐的创作,是围绕剧情而展开的创作。戏曲音乐中应用的板腔体、曲牌等都是相对固定的。在传统戏曲中,音乐程式化的成分较重。而在小剧场戏曲、现代戏中的配乐、唱腔设计方面,音乐上可创作的空间较大。对戏曲音乐的评论,首先了解不同戏曲种类音乐的特征,其次,酌情观摩戏曲表演的乐队排练;再次研究戏曲乐队的总谱,了解其设计构思和创作意图。最后多听多看,“听千曲而后晓声”,再对其作出判断。
(二)建设音乐评论团队
1.组织人员成立音乐评论团队,可以通过写评论择优录取的方式,网罗一批热爱音乐的人,可以是艺术创作者、艺术研究者、热爱民族民间艺术者、能说爱写的音乐爱好者。他们可以是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对音乐的看法和喜好也不同;既可以是体制内的音乐行内的专家学者、高级教授,也可以是体制外的资深文艺评论人、音乐推广自媒体,更可以是在校大学生、公务员等业余爱好者,10-20人不等。
音评团的正式成员,不定期组织他们进入剧场听音乐写评论,如文化系统内各个院团,每年新排、复排的剧目、音乐会等演出,大家秉承“和而不同”的宗旨,各抒己见,把自己对音乐的看法感受付诸笔端,可以通过微信的公众号与广大戏剧爱好者分享讨论。
2.组织活动
活动的主旨:让音评团成员积累聆听经验。对从本土民族音乐、传统音乐经典、国外音乐经典等,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积累,进而“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A组织“经典回味”放映会。主要通过免费组织播放经典的音乐、高雅艺术、戏曲作品等多种体裁的经典作品影像,使云南的音乐爱好者们能在家门口就享受到音乐盛宴。每次播放完之后,可组织到场观众开展“观后谈”。“观后谈”或邀请资深音乐评论者进行解说,或请观众发表感受,展开讨论。通过聆听和讨论,扩大观众的音乐视野,提升欣赏水平。
B组织“历史回顾”观看会。纵观历史,对历年来“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新剧目展演”等活动的录影资料进行观看,对本土的音乐创作有个历史脉络。特别是“非遗展演活动”,对同一个地方、同一个类别的民族民间歌舞的展演中,进行纵向比较,可以发现这个“非遗作品”在舞台传承的过程中,如果发生改变,从什么时候开始流变,到现在已经变成何种样式,并找出其原因。那些在展演中至今仍然能延续历史风格、活力四射的作品,可以推断在其舞台化传承的过程中,人们已经找准了它民族风格的DNA。对此展开评论,对其他的类别的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有借鉴作用。
如果以上的“经典回味”和“历史回顾”能成为常规的讨论会,在云南的艺术界有一定的口碑,那么此辐射作用下,评论团还能与剧院等相关机构合作,组织观众。
C请名家讲座。通过邀请活跃在创作、评论、研究领域的音乐、舞蹈、戏剧名家汇集,开辟讲坛。为云南的艺术爱好者,带来既紧贴舞台实践又富有学术涵养的艺术讲座,为本地的评论工作者及青年爱好者,创造更好的研究艺术和欣赏艺术的环境。
D参加音乐类、戏剧类盛事。如每两年一届的“新剧目展演”,“非遗展演”“音乐创作年度盛典”等,对节目进行观摩点评,并要求晚上看戏,第二天评论。这种模式,不但使评论及时快速,紧跟展演节奏,更成为对年轻评论者的一次特训。评论者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接触到不同的赛事、不同风格的剧目,开拓了眼界,又在快速评论写作中提升了能力,对青年评论者而言是不可多得的锻炼机会。
3.搭建平台
目前云南省的音乐活动,主要由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文联、省非遗中心、云南省文化厅下属的各级院团、剧场(昆明剧院)等多家机构组织。虽然各家单位联系不够紧密,对评论还没有达成统一认识,但目前一些活动慢慢已经介入了评论,是一个好的开始。音评论团要主动与多家单位联系,了解对方的需求,参与到对方的活动中,在合作中不断锻炼评论的写作能力。
好的评论文章可与省文联的《边疆文学·文艺评论》《民族音乐》杂志、省非遗中心官网、评论微信平台等联系,通过这些平台推送、传播出去。立足于本土的音乐评论,才有可能得到认同,音乐评论才有可能成为云南音乐界的重要力量,形成自己的影响力,才能成为推动云南音乐事业的繁荣发展。
总之,发现、培养音乐评论人才,组织好音乐评论队伍,是云南音乐评论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开展得并不好。在发现人才过程中,利用好现有音乐评论平台,创造新的平台,如网络音乐评论平台,是发展云南音乐评论的保证。开展一些音乐评论的活动,是发现人才,出成果的必要措施。
(附言:鉴于音乐评论的重要作用,本文对2016-2017年云南音乐评论的现状作调查、梳理,试图对云南音乐评论现状有个宏观概览,并对相应问题提出发展建议。本文的调查范围:一是选择《边疆文学·文艺评论》《民族音乐》《民族艺术研究》等本土期刊上刊载的评论文章进行统计;二是选择省外及国家级评论期刊《人民音乐》《中国文化艺术报》《艺术评论》《爱乐评》《西方音乐评论》《中国文艺评论》中,本土学者发表的音乐评论文章进行统计。文章主要通过中国知网查询为主。)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