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浮躁忙碌的时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定力者寥若晨星;具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超然物外者更是凤毛麟角。
这不是文学的最好时代,物质大行其道,精神光芒隐匿不彰。长篇写作是项耗费精气神的工作,对于写作者是历练心智的考验,很多人要么是没有这份才情望而却步,要么堕于世俗不屑为之。
郝正治先生是真正醉心于史学与文学的人,这种醉心与一般的文学热爱有着明显的区别,这是一种源自骨子里的执著与坚定。郝正治生活在世俗之中而又游离于尘网之外,这是一种忠于内心,忠于字里行间的精神修行。他在乡村角落,在偏安一隅自己的苦竹斋书房硬是把自己坐成一株苦竹,不为世俗所牵绊,向着理想的方向埋头前进,进行心灵的赤足远行。郝正治先生是长者,师者,也是智者,其精神值得每一位有志于文学事业的人学习和敬佩!
古人说:“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从他简历可以看出,他出身苦寒,只上过七年学,后来入伍,转业后为地方领导开车,在方向盘上凭着一股狠劲把自己写成作家,无论从当年的放牛娃、农民、司机还是后来涉足生意场的郝董,他一直与书本与文字纠缠在一起,在生活与精神两个向度间来回奔波,他是山林与市朝的双面隐者。
郝正治聚焦的《杨状元充军》无疑是个重要的题材,杨升庵是个奇才大才,同是明代稍后于杨升庵的大哲先贤李贽将他列为与李白、苏轼相提并论的人物。杨升庵古韵、训诂、散曲、弹词、杂剧、音律无所不通,令人浩叹。但大多数人却只知道杨升庵《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千古名句。这首词为更多人熟知是被修订《三国演义》的毛宗刚选为全书的开篇,慷慨悲歌、荡气回肠,其才情惊为天人。
另外,杨升庵的人生跌宕起伏,24岁中状元,授翰林修撰,后因“大礼议”而遭杖刑,后被谪戍云南,其后半生35年是在谪戍云南中度过。在民间,也广为流传杨状元的故事。杨状元充军,具有传奇及悲剧色彩,这个题材不仅对云南意义重大就是放在全国也是独特而不可或缺的。
题材虽然重要,但要作为长篇小说去表现还是具有不小的难度。
首先,长篇历史小说的写作首先要占有大量历史资料价值。做史学非常严肃且枯燥,需要大量阅读、考据,还需甄别、辨证等。历史小说,特别是严肃的历史小说,它一定是有边框的写作,否则就会误导读者以为那就是真实的历史。
按虚构程度,大致分两种:一种是“博考文献,言必有据”(鲁迅《故事新编·序言》)的严格的历史小说,一种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的较为自由的历史小说。这类作品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历史根据,但容许适当的虚构。当然,也还有一些是架空历史小说,凭借着少量的历史资料为根据,创造出虚构的新的历史世界。架空历史穿越类的小说如月关的《回到明朝当王爷》,即便是纯粹架空历史,但由于特定的时间地点还是需要有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比如明朝正德年间东厂、西厂、内厂、外廷、锦衣卫等,还是需要做一定的功课和考据。
传统的历史小说如经典著作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现当代姚雪垠的《李自成》、唐浩明的《曾国藩》、熊召政的《张居正》、二月河《康熙大帝》《雍正皇帝》等都是这类小说的集大成者。就我们比较熟悉的《三国演义》,写权术谋略,兵法韬略、英雄人物,无不精彩之极。二月河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写帝王心术,人臣权谋,当今无人能出其右,经过电视剧热播后,更是广泛传播。
郝正治先生《杨状元充军》很显然是属于“博考文献,言必有据”严格的历史小说,这是他史学与作家的身份使然,也与他走的创作道路有关。严格历史小说与现今流行的架空历史小说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是自带镣铐的写作,这无疑是个苦活,要有相当功夫的史学准备。就如《大秦帝国》就是史学者、作家孙皓晖潜心16年时间才写就。
“胸中无万卷书,不得雌黄人物”,历史小说,特别是严肃的历史小说,无不是需要扎实的史学基础和案头准备工作,郝正治是云南少有持之以恒醉心史学研究的人,在此之前已经出版了《汉族移民入滇史话》《汉族移民入滇史话·续集》和长篇小说《充军云南》,他有着丰富的史料准备和田野调查基础。作为阅读者,我在这方面没有做过扎实的案头工作,历史的真假及有无纰漏,没有评论权。但从作者的严肃的写作方法和态度,足以看出作者下了苦功夫,作为小说这样的史学准备完全够用。
《杨状元充军》内容丰富,不仅仅写杨升庵充军云南这段历史,还以大量的篇幅写了宫廷的权利纷争、皇帝荒淫等大事件,作者视野开阔,把个人命运与杨升庵所处的朝代紧密相连,既有宏大开阔的叙事,又有诸如才子佳人生离死别的感人细节描写。作者在解读历史文本时,融入了个体真切的生命体验,把冰冷而枯燥历史进行了有温度的还原。梁启超在《新史学》中说:“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也。”在历史上,有的最初流传的文字粗糙,经后来的大作家重新编写,成为新的通俗文学。如吴承恩在《三藏取经诗话》基础上写出的《西游记》,施耐庵在《宣和遗事》基础上渐渐演变的《水浒传》等等。《杨状元充军》在尊重历史,在这个大前提下,张开想象的翅膀,再现了杨升庵才情挥洒、传奇动人、悲惨感人的一生,通过语言、动作等用传神之笔写得栩栩如生。通过杨升庵这个人物跌宕起伏的人生来描绘时代画卷,重述历史还原时代。全篇以杨状元及众多人物串起,在尽量忠于历史的前提下,让我们能吹开历史的尘埃中,有所发现,有所感动。
另外,作为文学作品,《杨状元充军》的现实意义还在于不仅仅是为读者再现这段历史,而且着力点是对历史及个人命运反思,其创作原则和品格始终向读者传递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在当下,尤为重要。
杨升庵刚正不阿、为人做事坦荡磊落,胸怀壮志,力图报国,不畏皇权,不惧怕权贵打压,仗义冒死力谏,始终坚持文人士子的精神及品格,廷杖流放不改其本色,“士可杀不可辱”让人钦佩之极。在充军云南被流放三十多年期间,即便环境恶劣却从不消极颓废,仍然奋发有为,多次为民请命,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国事。如当他发现昆明一带豪绅以修治海口为名,勾结地方官吏强占民田,化公为私,敛财肥己,坑害百姓时,在花甲之年正义凛然地写了《海口行》《后海口行》等诗痛加抨击,而且专门写《与巡抚赵剑门论海口书》递交巡抚。他每到一处著述、讲学,为排解心中愤懑,奋发著述,传播文化,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灿烂的篇章。古人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杨状元处于人生困厄时,在充军流放过程中,也能直面人生与社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流放充军不移其志,始终能做到忧国忧民,不屈不挠奋斗到底。
如果说稍有不足,《杨状元充军》史学痕迹明显文学色彩稍显不足,作为小说作为文学作品还是要立足于小说的要素和节奏。本部作品在书写时过分追求还原历史,部分章节叙述缓慢对话太多或者历史材料补正、引用诗句过多过频繁拖慢或者打乱了小说应有的节奏,小说冲突还可以通过文学的虚构手段进行加强。史学到文学的转化有漫长的路要走,写历史并不是为了单纯的记住和还原历史,而是在应该给人面向思考当下及面向未来的启示,在文学的书写方面应该放开手脚挥洒才情,阔首大步向前。
“时间打败英雄,流水带走美人,大风吹散文字”。感谢作者让这段淹没在尘埃中的历史再现,让我们向历史致敬!也让我们向处在历史幽暗之处而刚正不阿、顽强不屈的杨升庵致敬!他是一个时代的荣光也是一个时代的屈辱,暗夜之光必将警醒和照亮着后来者勇往直前。
宜 之 油画 夏困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