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严歌苓小说女性形象——以《第九个寡妇》王葡萄为例

时间:2023/11/9 作者: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热度: 16078
鲁皓琳

  严歌苓具有多重身份,集女兵、战地记者、舞蹈演员、好莱坞编剧、旅美移民女作家等于一身。1958年出生于上海,父母离异,把她和弟弟留在安徽。12岁那年考入成都军区,成为文艺兵。年仅21岁便成为战地记者,赶赴对越自卫反击战。1980年发表的电影文学剧本《心弦》,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从此严歌苓开始在文坛崛起。退伍之后,严歌苓凭借自己的军旅生涯创造了长篇小说《雌性的草地》、短篇小说《天浴》和《少女小渔》。1992年与美国外交官劳伦斯结婚,旅居海外,游历世界各地使严歌苓感情深沉、知识广博并且艺术观念新颖,创作了《第九个寡妇》《一个女人的史诗》《陆犯焉识》《小姨多鹤》等佳作。作品以中、英双语创作,常被译为法、荷、西、日等多国文字,受各国读者追捧。她的众多作品不仅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如《金陵十三钗》《陆犯焉识》《小姨多鹤》等,而且频频获奖,扩大了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严歌苓的作品被称为“近年来艺术性最讲究的作品……小说有一种扩张力,充满了嗅觉、听觉、视觉和高度的敏感”。

一、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共性

从《少女小渔》《一个女人的史诗》《第九个寡妇》《雌性的草地》《金陵十三钗》《小姨多鹤》等小说的名称中便可看出严歌苓的作品大都以女性为主题,从女性角度出发,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女性形象,如纯净善良的小渔来自《少女小渔》;《一个女人的史诗》中女追男的田苏菲;纯朴泼辣的王葡萄来自《第九个寡妇》;《陆犯焉识》中隐忍痴情的冯婉瑜等等,都以自己的个性魅力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倩影。她们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辛酸欢笑,但总的来说都离不开政治、爱情、人性三个方面。

(一)女性与政治

《雌性的草地》描述了一群女兵为了“铁姑娘牧马班”的称号,在草原上历尽艰苦的故事。沈红霞是政治理想的牺牲品,她无限忠诚于上级的指示,为了牧马不惜粉身碎骨,宁愿饿死也不吃马粮,把政治置于生命之上。《一个女兵的悄悄话》中的陶小童本是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女孩,进入部队后,她所写的诗被歪曲,面对干净的地面没有打扫被批评,饱读诗书被说为不三不四,最终在部队环境浓重的政治氛围中被改造成第一个“扫地”的人。《第九个寡妇》中多次出现政治运动,正是因为政治变革才引发王葡萄藏匿公爹二十多年的故事。王葡萄表面上服从政治,但意志上对政治是抗拒的,政治把公爹判为恶霸,但她仍视之为亲人,参加政治会议却只顾缝衣纳鞋。政治在她眼里是盲目的,合作打鬼子,又相互打,打了地主又平反,搞了互助再拆散,就像一个捏泥巴的小孩子,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形状就下了手。文中另一位寡妇蔡琥珀救了八路军害了自己的丈夫,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她身穿中山装,像个男人一样热爱政治,被革命的热情所燃烧,满心欢喜的投入一场又一场的运动,最终被运动打倒。严歌苓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或因所处特殊位置,或因特殊时局的影响,离不开政治的关系,从被政治压抑控制,到走向否定政治、结构政治。

(二)女性与爱情

《一个女人的史诗》塑造了一个执着、浪漫、吃苦耐劳的女性形象——田苏菲,在女儿眼里“母亲爱父亲,爱得太笨”。田苏菲卑微地爱着欧阳萸,想尽一切办法吸引欧阳萸,放弃了部队高官的追求,“渴求”再来一场“文革”,就没有人要欧阳萸了,只有她要他。田苏菲爱了欧阳萸一辈子,终于收获了他的爱情。严歌苓笔下还有一种爱情叫冯婉瑜,《陆犯焉识》的陆焉识年轻有才,渴望民主自由,对家里安排的婚姻不满又不能拒绝,只能娶了婉瑜在家做摆设,由于姆妈的干涉才对她渐渐多出些同情来,在入狱后的几十年才发现自己对婉瑜的爱。冯婉瑜从小便对能背下字典的陆少爷钦慕不已,嫁入陆家后唯唯诺诺、忍气吞声还要照顾整个陆家,陆焉识被抓后想尽办法救援他,痴痴地等了他几十年,拒绝了别人的追求和介绍,家人纷纷嫌弃陆焉识成分不好拖累家人,而婉瑜不忘初心一直在等他。严歌苓的作品中,面对爱情,张扬和放大女性的宽容、忍耐、勇气和牺牲精神是一个普遍主题。

(三)女性和人性

在严歌苓笔下,部分女性是人性的化身,她们用仁爱对待身边的事物,尽己所能地帮助身边的人,《少女小渔》中的小渔用自己的善良感化了自暴自弃的意大利老头,让他重新找回曾经的自己。《小姨多鹤》中朱小环接纳了与自己分享丈夫的异国女子竹内多鹤,替她隐瞒身份,尽心尽力。《角儿朱依锦》中小穗子日夜守护着卧病在床、被男人窥探的昔日名角朱依锦。《拖鞋大队》的耿狄与“反动文人”的女儿做朋友,帮助她们购买生活用品。严歌苓笔下的女性总是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二、女性形象的特性

严歌苓曾经说过,王葡萄是她的理想。王葡萄同严歌苓其他众多女性形象一样,逃不开政治、爱情、人性,但她与其他女性又不一样,王葡萄比扶桑命运更加坎坷、比柯丹更自由超脱、比小渔更加纯朴善良、比田苏菲爱得更猛烈、比冯婉瑜更爱劳动,是个别与一般统一的文学形象。《第九个寡妇》这部作品荣获众多奖项,2006年度《中华读书报》年度百佳、新浪网2006年度图书奖、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第三届《当代》长篇小说、2006年度专家五佳奖等殊荣。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小说根据民间传说而改编,一个大胆的寡妇在土改时救下被枪毙侥幸未死的公爹,隐藏于地窖二十多年的传奇故事。高尔基说:“文学是巨大而又重要的事业,它是建立在真实上面的,而且在与它有关的一切方面,要的就是真实!”有学者称“如果说《白毛女》讲的是‘旧社会使人变成鬼,新社会让鬼变成人’,那么《第九个寡妇》则可以说讲的是‘革命使人变成鬼,改革让鬼变成人的故事’”。小说时间跨度长达40多年,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改、大跃进、大饥荒、“文革”、“四清”等历史变革,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个性鲜明的王葡萄形象,是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的文学形象。

(一)强悍的生命力

“她们都是在1944年夏天那个夜晚开始守寡的。”《第九个寡妇》开篇如此突兀,却直接与题目相呼应并引起了读者的期待视野,提高了作品艺术魅力,同时也交代了王葡萄的寡妇身份。王葡萄一生命运坎坷,全家被黄水卷走了,只剩她一人尾随乡亲各地逃亡。7岁来到史屯,要不是被孙怀清买下作童养媳,否则还要逃亡或被无耻之徒买回去当小妾。到了孙家之后,承受着重大的劳动量,刷锅、搓花絮条子、洗衣等等,8岁的葡萄比村里最能干的大闺女干的活还多,而且还要受婆婆的考验,故意放些小闺女喜欢的物件在要洗的衣服里检验葡萄的人品。葡萄13岁那年生天花,高烧七天不退,都有人来订鬼亲了,孙怀清不同意,硬是找各种偏方把葡萄给救了回来。谁能料到14岁的葡萄竟然做了寡妇,就在孙家为三儿子和葡萄办了风风光光的婚礼后的两个月,因为葡萄没有救八路军而是救了自家男人,被人误解为奸细,丈夫当晚就被人迫害。所幸孙怀清即二大,仍把葡萄当作家人共同谋生避难。之后王葡萄遇见了琴师朱梅,为之情窦初开且约定终身,朱梅却临阵脱逃了,不久便知朱梅已病发身亡了,葡萄的初恋就此夭折了。雪上加霜的是此时二大被斗争了,被划分为恶霸地主要被枪毙了,葡萄仅剩的亲人——他的二哥孙少勇,向她承诺会救二大,却为了自己的前途举报自己的父亲并要求尽快枪毙孙怀清。葡萄本是去给二大收尸的,没想到二大并未气绝,偷偷带回家里一藏就是二十多年。为了二大,葡萄不得不放弃与二哥的爱情和骨肉,拒绝了一切媒说。在之后艰辛的日子里,葡萄爱上了公社社长史冬喜,就在葡萄打算把所有秘密告诉冬喜,二人打算抛开一切在一起的时候,冬喜为了救人被埋在了垮塌的窑洞里。葡萄的人生不顺,感情路也坎坷至极。日子过得再苦,葡萄也没有被打倒过,每天过着该过的日子。葡萄是一种丰润饱满的果实,也正是王葡萄的生命状态。尽管她命运坎坷,作为女性却在当时动乱的时局没有成为弱者,她充满了生命活力,“啥都不是事,就是人是个事。”柔弱的生命中爆发出强悍的生命力。文中提到葡萄喜欢荡秋千,而生活也同秋千一样,有起有落,只有抓紧绳子才能荡得更漂亮,热爱生活、生命,才能活得漂亮。

(二)自由超脱的个性

王葡萄从没惧怕过什么,文中多次提到王葡萄的眼睛,“生坯子样”,谁说话就瞪谁,和7岁时一样,不像小媳妇说话耸拉下眼皮子,不去瞅人。葡萄的眼神让人想起山中幼兽,她甚至被认为是疯子,眼睛不会避人,缺乏惧怕。二大早已看出葡萄难吃亏,从小派她去收账。在斗争会上被说是奸细的媳妇,王葡萄急了一个打八个还占上风,足以看出王葡萄的泼辣性格。最精彩之处是分发孙家百货时葡萄为了争抢货物,与陶米儿大打出手,为维护一己利益绝不退缩,营造了一个充满野性又不失可爱的泼辣形象。知道二哥主动请求枪毙二大,葡萄甚至提起斧头驱赶自己的情哥哥,表现了葡萄刚正不阿、敢爱敢恨。没人敢为难葡萄,葡萄不为难别人就算好。被无赖抢了粮食,当街就与人厮打起来。大炼钢时有人来抢她煮猪食的锅,葡萄被弄得披头散发、满身猪粪地坐在锅中撒泼打诨保全她的锅,令人为她大喇喇、蛮横粗野的性格忍俊不禁。正如陈思和所言:“王葡萄完整地体现了一种来自中国民间大地的民族的内在生命力量和艺术美的标准。”

(三)纯朴善良的天性

王葡萄的与众不同还在于她水晶般纯粹的心。王葡萄的政治意识最能体现之。当初其他媳妇纷纷援救八路军的时候,葡萄毫不犹豫地救自己的丈夫。“再咋阶级,我总得有个爹,爹是好是赖,那爹就是爹。没这个爹,我啥也没了。”政治意识从未占领过她的头脑,把亲情置于阶级意识之上,在她看来,铁脑是自己的丈夫就应该救,二大是把自己养大的恩人就应该救回来。葡萄重情义且知恩图报,二大不仅救了她的命,还教会她做人和生活。葡萄不是愚孝,二大足智多谋、精明能干,对日常生活充满智慧,在政治的变革里被错划成恶霸才有此遭际,但在葡萄心里,不管别人如何说她没觉悟,二大永远是自己的亲人。政治的风云变化都没能动摇她本质的心,她对政治没有任何兴趣,她只管自己活得好。她对军队的形容是“绑腿”,布绑腿穿马靴的中央军,鞋子赖绑腿赖的老八,完全是儿童的视界观察世界。“隔一阵就换个谁打打,打打再换换。”在葡萄眼里政治、战争跟她事不相关,该过的日子还要过。不爱开会的葡萄与进步、有觉悟的蔡琥珀、史春喜、孙少勇相比活得轻松自如,他们是各种活动的拥护者,也是各种活动的牺牲者,他们乘着运动的激浪前进,又在下一波运动中迷失。只有葡萄凭借自己认可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动荡不安的世界站稳了脚。文学艺术不是孤立的存在,文学的发展是与社会政治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从现代人的阅读角度来理解,王葡萄比其他人更理智,做了更正确的选择,同时揭示了当时人们随波逐流、顽固落后的观念。作者在假定性情景中,表现了对社会生活内蕴的把握,体现了作家的认识与感悟。即使在大饥荒年代,葡萄居然想到有点酱油、醋那就“活着就美了”。无欲无求的纯真令人错愕。王葡萄对其所养的猪也是掏心掏肺,把人当人,把猪当猪,把生命当生命,拒绝参加劳模大会,撒泼打诨地抢回喂猪的锅,都源自她纯朴善良的天性,在富于感染力的情景中潜移默化地为读者所认同和接受,产生共鸣。王葡萄坚持这人性朴素的原则,纯真的性格使王葡萄成为当代文学史上典型的女性形象。

(四)雌性十足的魅力

王葡萄在14岁那年就便成了寡妇,寡妇的爱情历来是受中国传统道德所压制,“寡妇门前是非多。”二大也曾劝诫过葡萄,苦于藏匿公爹这原因,王葡萄这辈子再没嫁人,却把心分成了好几瓣。三从四德、从一而终对葡萄来说就像战争、政治一样都没放在心上,她只跟着自己的感觉走。穿着鲜艳的棉袄见心上人时,“她胸一挺,下巴一抬,我葡萄风流寡妇又怎样。”失去丈夫并没有阻碍葡萄的感情生活,也没有阻碍她自由表达自己真实的爱恋和本能的需求。尽管上天爱开玩笑。第一个心动的男人在约定终身后逃跑,葡萄寻他觅他却只等来亡讯。没有怨没有恨,葡萄又把心分给了从小的情哥哥孙少勇并且为之生了个儿子,少勇为了前途背叛二大,葡萄为了公爹毫不犹豫地放弃。之后喜欢的史冬喜愿意为她放弃家庭和前途,却壮烈牺牲了。再到史春喜,葡萄并非内心喜欢,“黑灯瞎火可真美,她管他是谁,她身子喜欢就行”。她并没有怨天尤人,只是欣然享受男性的疼爱。德国小说家福伦森说过:“肉欲不是罪过,相反,是对生命的崇拜,是上帝的馈赠……所有健康的男人和女人都会渴望它、需要它。”葡萄失去了丈夫,但没有失去作为女性的本能,她不掩饰自己的欲望,即使饥荒年代饿着肚子,肿着脸,爱情照样抽芽开花。王葡萄与多个男人相好,不是为了金钱,不是为了利益,而是自然本性的需要。不仅没有觉得葡萄风流淫荡,更突显出葡萄未被世俗感染的纯真。葡萄正如她的名字一样丰盈饱满,充满了雌性魅力,吸引了众多男性,优秀如孙少勇和年轻有为的史春喜内心且有点嫌弃粗野蛮横的村妇性格,娶有进步、文雅的淑女在家,却又屈服于葡萄的雌性魅力之下,“十个女人的灵性都长到葡萄一个身上去了。”然而葡萄也不会将就,宁肯和冬喜这个从小就以丑出名的公社主任在坟场旁的树林里野合,也不嫁蔡琥珀给她介绍的能写会算、眉舒目展的供销社主任,面对17岁的春喜对她发情,她拼命抵抗,一夜恶斗,差点要了春喜的小命。看不上眼的,葡萄头也不回。作者通过王葡萄这一形象,正视人的生命本能需要,揭示了人性的深层内蕴,歌颂了生命的美好。运用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创造的艺术真实,能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揭示事物本质和表现生活内蕴,是一切优秀文学作品的共同价值品格。

(五)由衷热爱劳动

王葡萄热爱生活,“好赖都愿意活着”。为了生活,她辛勤劳动,为了更好地生活,她热爱劳动。她在被孙家买回去的头一天,人还没锅台高就上了锅台刷锅,八岁搓花絮就比大闺女纺的花絮还多,当其他孩子还在玩耍的时候,葡萄已做遍了家务,甚至帮公爹去要账。作为一个寡妇,还要藏匿二大,葡萄更需要劳动,甚至农闲的时候,她也不闲着,打柴、烧窑洞、装修地窖让二大住的更舒服。在她不感兴趣的政治会议上她也不会浪费时间,不是缝衣服就是纳鞋底,给春喜做鞋,给少勇缝毛衣,给老朴缝破衣,教李秀梅焙蝗虫、吃蜀黍芯儿、教她做豆腐。对葡萄来说,劳动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手脚都没有闲过,专心养猪,把猪当猪,成为全省劳动模范,地委书记来访她也没有停下剁猪食的手。当别人在一次次运动中惊慌失措,在一次次自然灾害中束手无策时,王葡萄凭借自己的劳动养活了自己和公爹,没有被生活的重担所压倒,反而过得有滋有味。勤劳给王葡萄添了许多灵性,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无形中添加了人物魅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王葡萄作为严歌苓笔下散发着人性光辉的女性形象,充满着生命力量的韵律,表现了女性文学的审美艺术,展现了人性最真切的自然本性。从王葡萄身上所体现的原始生命力和人性光辉,深刻体现了民间大地的正能量。王葡萄作为童养媳,是社会阶级最底层的人,却能依然活得有滋有味,超越世俗的压制,自由地恋爱,靠女性最本真、最自然的生命体验来感悟生活、理解生活、享受生活,让自己活得自由、随性并快乐着。

  

【注释】

  [1]王娟:《文学与影视的联姻——论严歌苓小说小姨多鹤的影视化倾向》,安徽文学,2010年11月版,第262页。

  [2](苏)高尔基:《给安.叶.托勃罗伏尔斯基》,《文学书简》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17页。

  [3]吴梅:《王葡萄的担当——读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安徽文学,2009年11期

  [4]严歌苓:《第九个寡妇》,作家出版社,2006版。

  [5]陈思和:《自己的书架: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名作欣赏,2008年5月

  [6]严歌苓:《第九个寡妇》,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1]严歌苓.第九个寡妇[M].作家出版社,2006

  [2]王冠含.混沌中的强悍与超脱——《第九个寡妇》中王葡萄形象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2008

  [3]周婷.一个平凡的女神——严歌苓《第九个寡妇》中王葡萄形象分析[J].新余学院学报,2014(02)

  [4]王平.一个与众不同的可爱的寡妇——论严歌苓《第九个寡妇》王葡萄形象的审美价值[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6)

  [5]房利芳.一个朴实自然的农妇——评严歌苓《第九个寡妇》中的王葡萄形象[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3)

  [6]吴梅.王葡萄的担当——读严歌苓《第九个寡妇》[J].安徽文学,2009(11)

  [7]任英英.非同寻常的王葡萄——读严歌苓小说《第九个寡妇》[J].2010(06)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