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向上的文学和向下的文学——评蔡毅《当代文学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创造》

时间:2023/11/9 作者: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热度: 14446
陈中亮向上的文学和向下的文学
——评蔡毅《当代文学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创造》

  陈中亮

  人类阅读文学作品,粗粗而言,应该有两种结果。一种是作品能够帮人认识社会人生,提高人的认知水平,对生活有所助益。更上一层的,有的作品能够传达真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给人带来无穷的勇气和力量。这些作品大概就是蔡毅研究员一直念兹在兹的有价值的作品。我在这里称之为导人向上的文学。一种是误导人走向自我迷失、玩物丧志、欲望放纵、沉迷耽溺甚至道德堕落、理性丧失。这类作品具有毒品般的引人向下的力量,我称之为导人向下的文学。文学作品的价值,正如蔡先生所强调的,一直是文学作品的核心,“价值为王,价值至上,价值才是文学创作追求的根本目的”。既然文学作品具有导人向上和向下的两个维度,兹事体大,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者和批评者对价值自然是高度重视的。先秦孔子删定《诗经》,其宗旨不外乎范正来自民间的诗歌,取其导人向上的情感和力量,去其引人向下的偏颇。所以后世流传的《诗经》能够做到“思无邪”。在汉代儒家取得正统地位后,儒家的价值大多数时候都是文学作品的主导价值,稍有逾犯,都会引来批评者的批判。《花间词》只是表达了一点个人绮靡的情思,就引来批判如潮。《金瓶梅》虽然大写艳情,也不得不曲终奏雅,塞人耳目。总之,在古代中国,由于儒家价值具有支配性的地位,导人向下的文学作品受到体制的压抑。

  五四以来,中国传统的儒家价值观随着王朝的结束而瓦解。来自西方以启蒙思潮为核心的现代文化否定了“上帝”、“神”的先验神圣性,中国人五四后也脱离了“天道”的轨范,一切固定的价值都烟消云散,被理性重新估定,一个迥别于古代社会的世俗化社会开始形成。古代社会像儒家那种具有某种主导性、权威性、强制性的价值体系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社会价值的多元化。这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启蒙思想不必然带来价值的混乱,它本身具有很多先进的因素,也有一套完美的规划。它给古老中国带来了科学、民主、人的解放等先进文化因素。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启蒙思想产生了异化,工具理性越来越发达,物质崇拜、享乐主义、功利主义、过度的个人主义等糟粕文化开始弥漫。随之而来的后现代主义,更是解构一切,否认一切具有固定导向的价值倾向。启蒙思潮的价值多元、偏颇和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虚无,共同造成了一个后传统社会的价值虚空时代。在这价值虚空的时代,价值的问题就显得格外突出,它表现在各个领域。文学作为一个重要的价值载体,当然也是问题非常严重。

  于是,一批有使命感的人文学者不断呼唤价值的回归。从上世纪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到如今的“新理性精神”的倡扬,都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蔡毅研究员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员,秉持学者的良心,不畏课题的宏大与艰难,择善而从,坚执固守,他先后写了数部关于文学价值问题的专著。近著《当代文学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创造》,是其中的一部力作。总体来说,该书视野宏大,论述详尽,观点鲜明,信息量很大。作者首先确定了价值对于文学创作的第一位意义,然后旗帜鲜明地提出:在这固定价值消失的时代,作者要放出眼光,用“选择加创造”的方法和途径,来创作有价值的作品。围绕着怎样才能写出有价值的作品这一核心问题,作者从创作心理、思想实验、生活实践、内在修养等方面做了出色的思考。最后,作者构建了自己的一套文学价值体系,即自由、思想、道德、理想、真理以及为之奋斗的批判态度,力图为当下的文学创作提供镜鉴。

  读了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更为作者呕心沥血、择善固执的学者良心和责任感所感动。众所周知,在当下浮躁的学术氛围中,大家都是以“成果为王”,短平快的学术垃圾比比皆是。可是这样一位学者,还在苦苦思考“价值为王”,敢于进军令人望而生畏的学术难区,挑战时代难题,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一种信念。正是有此信念,作者才能在这价值空虚、混乱、多元的时代,猛批人的精神世界的时代狂症。并且不畏浮云遮望眼,超越一时一地的局限,从未来的高度提出:一切有意义的创作都是为了追求价值,创作价值,价值为王,价值至上,价值才是文学创作追求的根本目的。这样的信念和见识,怎能不使人由衷感佩?有向上的文学,就会有向下的文学,在学术研究领域,也有向上的研究和向下的研究。本书不管在学术价值,学术勇气,还是学术道德等方面,都可圈可点,作者抓住核心问题,层层推进,有问题意识,有对策,对当下文学创作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

  当然,文学的价值,自古以来就是学术难题,这样的问题要研究透彻,十分不易。所以,从我粗陋的理解来看,本书也存在着一些遗憾。这里提出来,和作者共同商榷。

  其一,作者对当下文学的现状和问题把握得十分准确,对策也具有针对性。但是,所构建的文学价值体系,包括自由、理想、道德、真理、批判态度等维度,却具有明显的精英知识分子立场。这种立场,有时会忽略丰富复杂的文学实践,追求文学价值固定化、单一化、精英化。从文学类型来说,这一价值体系可能将占据当代文学主流地位的大众文学排斥在研究视野之外。毋庸讳言,今天的大众文学很多是导人向下的。可是很多的大众文学,依然具有导人向上的力量。其中丰富的感性人生经验,民间本真的心理诉求、使人愉悦的娱乐效果等,都是其正面价值所在。普通大众的人生观应该受到重视,他们基本的娱乐需求也应得到满足。这样的文学,只要范导其价值,不一定具有理想和真理的层面,仍不失为向上的文学。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来说,这一理论体系忽略了感性层面的重要性。情感、欲望等人性层面,是人性的重要内容。现代以来,人的解放,很重要的一部分则是感性层面的解放。欲望本身不是罪恶,只是过度的欲望才是恶。比如,人们物质欲望,在发展到商品崇拜之前,仍具有正面价值。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对其他正常合理的欲望,也应该采取类似的态度,而不是从理想的角度过度予以批判。表现这类合理欲望的文学,也是有价值的文学。本书中虽然没有全面否定大众文学和感性欲望,但是也没有强调其价值,因此形成空白。

  其二,本书所建立的价值体系,过于抽象,从而缺乏相对的历史具体性和时代感。价值观,一般来说,分为两大体系。一种是着重人的生命自然状态、生命本真,立足个体的价值体系。一种是着重社会规范、伦理秩序,立足群体的价值体系。二者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更是相互转换的。具体来说,当代中国文学,其价值既要包括人的解放与发展,也要包括国家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在不同时期,这两种价值的轻重拿捏,是十分精细微妙而不断变化的,难以给出统一答案。因此,当代文学价值体系的建立,应该是一个框架而不是具体的要素。比如,在今天,人的价值观的重建,包括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权利、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等,恐怕是文学发展的优先选项。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社会发展的整体和谐因素。只有兼顾这二者,才能构建出符合当代文学发展的文学价值体系。我认为,这样的一个框架更能体现出时代变化多端的价值取向,更切合时代的需求。

  文章合为时而作,好的的文学作品,含有超出时代的永恒因素,但同时也是对这个时代的现实反映。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是反映时代的鼓与呼,挣扎与奋进,并从中建立自己的意义体系,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文学价值的问题,永远是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的核心问题,也是学者心中最有魅力的话题。在读了蔡先生的《当代文学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创造》一书后,我深受启发,并且不揣浅陋,做了一些自己思考,妥当与否,愿与作者分享商榷。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人文素质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杨 林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