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章太炎《文心雕龍劄記》史料補正

时间:2023/11/9 作者: 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 热度: 16258
董婧宸

  

一、 《文心雕龍劄記》的記録者和聽課人



  

  

二、 《文心雕龍劄記》與章太炎1909年的國學講授

稿本乙種有授課進度表,作“三月十一日,一至八;三月十八日,九至十八;三月廿五日,十九至廿九;四月初一,三十至卅八;四月初八,卅九至五十。每週一次,五周而畢其事。”其中有月份而無具體年份。根據這份筆記聽課者錢玄同、朱希祖、沈兼士,以及稿紙用日本紙,時賢推定其爲章太炎在日本期間的授課筆記。朱希祖1908年日記今存,記載了當年在日本聽章太炎講授《説文解字》《爾雅義疏》《廣雅疏證》《莊子》《楚辭》,而未提及《文心雕龍》,因此學界對稿本的具體講課年代未有定論。據錢玄同1909年3月日記:

  3月11日: 講《文心雕龍》八篇,講畢即歸。

  3月18日: 是日《文心雕龍》講了九篇(九至十八)。在炎處午餐。

  3月22日: 下午借取逖先、未生、卓身、兼士及余自己五本《文心雕龍》札記,艸録一通。

  3月25日: 《文心雕龍》今日講至廿九篇。

  4月7日: 午後札《文心雕龍》藁弍紙。

  4月8日,上午去上《文心雕龍》課,今日恰好講完了。

  由此可知,章太炎從1909年3月11日起,於每週四上午講授《文心雕龍》,至4月8日共講授五次,完整地講完了五十篇《文心雕龍》,故有些學者推測的“未全部講授”,與實際情况不合。講課的地點,3月18日日記有“在炎處午餐”,3月25日有“是晚宿師處”,4月8日有“午後在太炎師處”,知課程開設的地点,均在章太炎的寓所,即民報社處。

  在日本留學期間的日記表明,錢玄同有借閲同學筆記並加以整理的習慣。今存的錢玄同《説文解字》聽課筆記有兩套,均爲1908年4月至7月間章太炎同一次授課内容的笔記,其中第一套是在錢玄同、朱希祖、朱宗萊、龔寶銓、張敬銘五人的筆記基礎上整理的,第二套則據朱希祖第一次筆記校過。《文心雕龍劄記》稿本乙種和甲種的情况,與錢玄同整理《説文》筆記的情况類似。其中,乙種稿本前八篇與甲種稿本内容基本相同而較爲簡略,至第十八篇而止,是原始的前兩次講課的聽課筆記。甲種稿本至第八篇止,内容較爲詳細,題“藍本五人 錢東潛、朱逖先、朱蓬仙、沈兼士、張卓身”,與錢玄同3月22日日記中的“取逖先、未生、卓身、兼士及余自己五本《文心雕龍》札記,艸録一通”大體相合,知甲種稿本並不是原始的聽課記録,而是錢玄同借得朱希祖、沈兼士、張卓身等人第一次聽課筆記後加以匯録的産物。其中,稿本的朱宗萊(蓬仙)與日記中的龔寶銓(未生)不一致,當有一誤。遺憾的是,錢氏日記中,僅3月22日、4月7日有整理《文心雕龍》筆記的記録,後來未見整理《文心雕龍》筆記的情况,這也當爲今存稿本至卷十八便戛然而止的原因。

  甲種稿本封面所題的“文心雕龍劄記”,與傳統意義的“劄記”(亦作“札記”)不同。“札”本來指短木片,後來有讀書筆記之義。自明清以來,“札記”常指考訂類的讀書筆記,但錢氏題“《文心雕龍劄記》”,日記又作“札《文心雕龍》稿二紙”,這並非自己撰寫札記,而是指記録筆記、整理筆記。這份講稿的主講人,毫無疑問,就是章太炎。

  這份《文心雕龍劄記》揭示了章太炎在日本東京國學講習會的相關情况。稿本乙種《原道》下有筆記:“文學定誼,詳《國學講習會略説》。”此即日本秀光社1906年刊行的章太炎《國學講習會略説》中的《論文學》。《文心雕龍劄記》中的這份記載也説明,章太炎在國學講習會上,曾印行講義並用於課堂講授。

  據許壽裳回憶,魯迅曾在課堂與章太炎討論“文學的定義”——“章先生問及文學的定義如何……魯迅默然不服,退而和我説:‘先生詮釋文學,範圍過於寬泛,把有句讀的和無句讀的悉數歸入文學。其實文字與文學固當有分别的。’”根據《文心雕龍劄記》看,章太炎曾在3月11日第一次授課時討論過文學定義,《國學講習會略説》也提及“文之爲名,包舉一切著於竹帛者而言之,故有成句讀之文,有不成句讀之文,兼此二事,通謂之文”。則魯迅和許壽裳也應當聽過《文心雕龍》課程。

  另據錢玄同日記記録,章太炎在1909年講授的科目,除了《文心雕龍》外,還有《漢書》《毛詩》《文史通義》等。《漢書》《文史通義》是史部著作,在周作人、許壽裳等章門弟子的回憶中,鮮見提及。由這樣的授課方案,也可以窺見章太炎以小學爲基礎,貫通文學、史學、諸子的學術器局。

三、 《文心雕龍劄記》與章太炎《國故論衡》的撰述

《文心雕龍》是劉勰闡述文學定義、探討不同文體流變的文學理論著作。章太炎在講授中,結合《文心雕龍》的文字考證、内容串講,闡發了他獨到的文學見解及對相關文體源流優劣的判斷。雖然稿本今僅存十八篇,但將章太炎的講授内容与章太炎同期的學術著作进行比较,不難發現,《文心雕龍劄記》的文學觀,上承《國學講習會略説》,下啟《國故論衡》的《文學總略》,並與章太炎《國故論衡》中的《論式》《辨詩》《正齎送》等篇的撰作密切有關。

  就文學的定義而言,稿本乙種的《原道》下及稿本甲種的“總説”,均是對章太炎文學觀的陳述,在對於“古者凡字皆曰文”的觀點上,直接承襲章氏《國學講習會略説》中的《論文學》。《論文學》最初爲章太炎1906年的講稿,經過修訂後曾以《文學論略》爲題,刊載於《國粹學報》丙午年(1906)第九至十一號。在1910年秀光舍《國故論衡》初版付印前,章太炎又將該文大幅修訂,改題《文學總略》,重新刊載在《國粹學報》庚戌年(1910)第五號並收入《國故論衡》。《文心雕龍劄記》中,討論了中國古代文學的流變、從總集到别集的變化、文筆之分等問題,其觀點亦與《國故論衡·文學總略》前後一貫。

  就相關文體的討論而言,《文心雕龍劄記》在《諸子》《論説》篇下的笔記,涉及章太炎對論説類文體的發展、優劣的評價,與《國故論衡·論式》篇多同。如乙種《諸子》下筆記“‘雖標論名,歸乎諸子。’古人論皆成書,非如後世之單篇論説”,與《論式》“前世著論在諸子,未有率爾持辯者也。九流之言,擬儀以成變化者,皆論之儕”的觀點一致,章太炎指出,論之源流,原先昉自諸子,後來才發展爲單篇論説。又乙種《論説》下筆記:“論説以釋例、議禮爲最難(指駢文文言),釋例若輔嗣之《易略例》則得矣,議禮若魏晉間議《喪服》諸文,雖以汪中之能文,亦不能爲其後世也。”推崇王弼《易例》、尊尚魏晉議禮文章,與《論式》中的文學評論,也前後呼應。

  《文心雕龍劄記》在《辨騷》《明詩》《樂府》《詮賦》下的筆記,涉及章太炎對賦、騷、詩、樂府等韻文文體的認識,與《國故論衡·辨詩》觀點一致。《劄記》乙種在《詮賦》下記載“通言詩賦同,别言則賦爲詩之一體”,《樂府》下記“樂府本於頌,二者皆多無韻”,説明詩、賦的區别,以及樂府與頌的源流,與《辨詩》觀點一致。而就具體作品的優劣而言,《文心雕龍劄記》中尊崇荀卿之賦、屈原之騷,標舉韋孟的四言詩,這些相關表述,也見於《國故論衡·辨詩》篇中。

  《文心雕龍劄記》對《頌贊》《祝盟》《銘箴》《誄碑》《哀吊》等篇筆記,涉及章太炎對頌、贊、銘、碑、頌、誄、碑等文體的辨析,這與《國故論衡·正齎送》也頗有一致之處。如《誄碑》下筆記説:“‘叙事如傳’爲誄之正體,古言誄,今言行狀,唯有韻與無韻之别耳。”章太炎認爲,誄文最初是記述個人生平的一種文體,隨後則演變爲行狀、别傳,這與《正齎送》中“自誄出者,後有行狀”等觀點均一致。

  1910年,章太炎將他關於小學、文學、諸子的單篇文章,結集爲《國故論衡》三卷,在日本秀光舍以國學講習會名義印行。《國故論衡》初版的篇目,大多經過了從國學講習會課堂講授、期刊發表到編入《國故論衡》的過程,故章太炎主筆的《教育今語雜誌》在爲《國故論衡》作廣告時云:“(本書)用講義體裁,解説簡明,學理湛深,誠研究國學者所不可不讀也。”值得關注的是,與《國故論衡》上卷小學、下卷諸子多曾在《國粹學報》發表不同,《國故論衡》中卷文學討論“有句讀者,略道其原流利病,分爲五篇”的文章,除《原經》外,均是首次結集刊入《國故論衡》。《國故論衡》中卷是如何最録成帙的?考察《文心雕龍劄記》與《國故論衡》中卷文學篇的源流關係,可以看出《文心雕龍》講授的内容,與《國故論衡》中篇《辨詩》《論式》《正齎送》三篇撰述的關係最爲密切。另一方面,《國故論衡》中卷的《原經》《明解故》對經和解故的探討,未見於《文心雕龍》筆記。這是因爲,雖然“《文心雕龍》於凡有字者,皆謂之文,故經傳子史,以至諧隱皆稱謂文”(甲種總説),但《文心雕龍》的《宗經》《正緯》所述,並没有涉及經和訓詁類文獻的流變,故章太炎未在《文心雕龍》的講授中展開,而是另外單獨撰寫了《原經》《明解故》,討論訓詁、小學、故事、典故與其他文體的創作之間的相互推動,這體現出章太炎以他深厚的小學功底和敏鋭的洞察力。在課堂講授《文心雕龍》之後,章太炎還曾開設過幾次文學史課程,最後,他將與文學有關的篇目整理寫定後,撰成《國故論衡》中卷的單篇文章。

  綜上而言,上海圖書館著録作“朱逷先撰《文心雕龍劄記》”的兩套筆記,爲章太炎1909年3月至4月在東京爲國學講習會講授《文心雕龍》的寶貴記録。根據錢玄同日記、《章太炎説文解字授課筆記》等史料可以確定,這份筆記的記録者爲錢玄同而非朱希祖,其中稿本乙種是原始的聽課記録,較爲簡略,記録内容自《文心雕龍》卷一至卷十八,爲章太炎兩次授課的内容。稿本甲種是錢玄同1909年3月22日前後整理的聽課筆記,記録内容自卷一至卷八,較爲詳盡,是匯集朱希祖、沈兼士、張傳琨等人的筆記後整理而成。章太炎的《文心雕龍》講課,講授了章太炎的文學定義,闡明了章太炎對相關文體的認識,吸引了錢玄同、朱希祖、朱宗萊、張傳坤、魯迅、許壽裳等人前去聽課,并産生了深遠的學術影響。就《文心雕龍劄記》的學術價值來看,這份筆記反映了章太炎在東京講學的情况,也與《國故論衡》中卷的撰述有著密切的關係,其史料價值不容忽視。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