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文官超“猛”,武将略“怂”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 热度: 16575
伪伟人

  

  法国大革命时期,战争爆发之初,“微分几何之父”加斯帕尔·蒙日登上雅各宾俱乐部的讲坛,慷慨激昂地宣布要将两个爱女许给战场上最先受伤的两个士兵,他要看到一众贵族人头落地才能解恨。但实际上,蒙日是个非常文弱的书生,别说人头落地了,连杀鸡的场面都不敢多看。

  反观纳粹党的卫队头子希姆莱,他曾在纳粹德国时期主持“灭绝犹太人”的残忍计划,但他在东欧参观一次枪决现场时竞呕吐起来,并说自己厌恶看到鲜血,希望纳粹不再以那么恐怖的方式处决“敌人”。

  1867年,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谈到“一场德法战争不久就会发生”时,曾不无讥讽地暗示,一些同胞过于狂热地鼓吹民族荣誉以驱使人上战场,但战争其实远比他们想象的要残酷。他说:“如果任何时代的外交大臣都随最高统帅出征,史上的战争必定大大减少。”

  俾斯麦认为,文官大多过于天真,几乎不了解本国的军事潜力究竟有多大,对于发动战争所应具备的条件也漠不关心,而武将却一次又一次地因他们的野心、冲动和失策而落入惨败的境地,连累一国百姓。

  1870年,德意志帝国统一后,德国上下信心百倍,议员们鼓吹好战的论调,希望能称霸欧洲。然而德意志帝国统一的功臣、军事家毛奇,却在去世的前一年严厉警告这些侈谈战争的文人政客,认为现在欧洲各国的军备都很强大,不可能在一两个回合中就战败投降,因此一旦开战对德国而言将是极大灾难。他甚至诅咒道:“你们就是率先把火柴丢人火药桶的人,罪该万死!”

  据美国驻东京大使在日记中的回忆,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九个月后,日本内部曾分裂成两派:一派主张直捣汉口,纯用武力结束战争;一派则认为要先巩固已占有的土地,再靠时间和财政压力迫使中国屈服。说来也奇,主张武力解决的竟是一帮文职人员,而大多陆军头目都赞成采取较为和缓的方式,理由是日本目前的兵力并不足以“克敌制胜”。

  20世纪60年代末期,日本兴起“海军热”,因为日本陆军在二战中的行为过于残忍,无论在敌方还是本国人民眼中都成为恐怖的象征,而看起来似乎不那么血腥的海军就代表了“浪漫”的梦想。同样,坐在飞机上扔炸弹与当面用刺刀杀死一个人相比,心理所受的冲击也没那么大。这就反映了一种扭曲人性——当远离杀戮现场时,对杀戮的本质就变得麻木起来,再多伤亡也只有数字上的意义罢了。

  所以,未曾亲临战场的文官并不理解战争的残酷程度,也不能從军事技术的角度考虑战略,甚至坚信战争中的意志比物质更重要,自然嚷着“赶紧开打”。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