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给你讲个童话,可别哭哦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 热度: 16485
杜鹃

  

  《格林童话》中有这样一个惊悚的故事:1284年,德国哈默尔恩镇老鼠为患,镇长束手无策。某日,镇上来了个身穿五彩长袍的神秘笛手,声称如果给他一笔酬金就能帮忙驱逐老鼠,镇长与居民欣然答应。笛手吹起笛子,鼠群神魂颠倒,纷纷随他来到河畔,争先恐后地跳入水中,全部溺死。笛手返回镇上领取酬金,谁料镇长与居民不肯如约付款,笛手默然离去。第二年,笛手再次现身吹笛,这回引来的竟是镇上的130个孩子,他们载歌载舞地跟随笛手来到附近的山上,被那里的巨穴吞噬,再也不见踪影。

  故事当不得真,但德国哈默尔恩城的博物馆里确实有相关遗留文物。其中一本15世纪的手稿记载了“彩衣笛手”的事——一个三十多岁的英俊男子的笛声令人倾倒,孩子们听到笛声便跟他出城去了,悲痛欲绝的父母怎么也找不到他们。

  而另一本手稿中记载,1300年,哈默尔恩市民在教堂内装了一扇“纪念之窗”,这扇已毁于17世纪的窗子上写,“所有孩子历尽艰险,到达哥本山,然后音讯杳然。”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些考古学家提出:“彩衣笛手”并不是杜撰的故事,而是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悲剧。

  1284年6月26日,一个名叫施皮尔伯格的人带着130个孩子向东迁徙,前往波罗的海沿岸的波美尼亚。他是个蓄着胡须、和蔼可亲的老者,曾是德国的地方移民官,在1284年前后频繁往来于哈默尔恩城与波美尼亚之间。

  130个孩子失踪后,施皮尔伯格一时也不知所终。在孩子们失踪后的第11天,有人看见施皮尔伯格出现在德国的什切青港(今属波兰),那是当时移民的必经之地,距哈默尔恩城约250英里,恰好相当于一般孩子步行10天左右的路程。

  值得注意的是,13世纪,德国东部盛产小麦、蜂蜜、肉类,人们迫切地希望东迁。当地的斯拉夫人和匈牙利人也欢迎德国移民,因为他们的到来可以增强防卫力量,便于阻挡俄罗斯的侵扰和掠夺。于是,在王公贵族的支持和怂恿下,当时德国东迁的移民不断增多。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个老者带着一群孩子东迁也就很平常了,但不幸的是,他们乘坐的船在波罗的海附近沉没,无一生还。这样看来,所谓“孩子们的消失”,指的就是1284年因移民东迁而导致的“布局地区空巢”。移民必须是身强力壮、吃苦耐劳的年轻人,因为当时德国东部及波兰等地还有很多未屈服的土著部落,移民随时可能转变为战士。哈默恩城的绝大部分年轻人就这样参与进去,再没回来。由于承载着母亲的思念,这些年轻人在后来的传说中越来越幼龄化,以致最后成了“孩子”。

  至于“彩衣笛手”的原型,可能就是一个号召大家前去“开发东部”的宣传鼓动家——也就是手稿中的施皮尔伯格先生,而他的现实身份凑巧是移民官,华丽服饰和吹笛技巧也许是他吸引年轻人的手段。他这次的宣传鼓动也许太过成功,以致失去孩子的父母认定这是一种“引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吹笛捕鼠”确实有科学依据——频率较高的笛声能使老鼠因神经紧张而产生激素紊乱,从而纷纷投河自杀。有史记载,在中世纪,欧洲大陆鼠害不断,就曾出现一个带着锡笛巡游捕鼠的人,将成千上万只老鼠驱入陷阱。

  直到現在,每年6月26日,哈默尔恩城还会上演关于“彩衣笛手”的戏剧,而那七百多年前的移民悲情早已散落风尘。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