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个常被忽视的细节,那就是袁绍、何进谋杀太监。汉灵帝死后把皇位传给大儿子刘辩,还留下两件法宝:大将军何进和十常侍。何进身为皇后的哥哥、刘辩的舅舅,是外戚,而十常侍是太监。
百年来,皇帝、外戚、太监组成的铁甲战车统治着帝国。虽然马车的两个轮子也常争宠,想证明自己最给力,但输的轮子总被换成新的轮子,保证马车稳定前行。现在何进想彻底废掉另一只轮子,袁绍举双手赞成。结果何进没杀掉太监,反而被太监骗进宫中砍了头。
后来十常侍也被人砍了头,十常侍之首名叫张让,他临死前说:“臣等殄灭,天下乱矣,惟陛下自爱。”杀了太监就天下大乱了?还别不信,他们扮演的角色是“中间人”,一旦没有中间人做缓冲,皇帝很快就被虎狼大臣撕得血肉模糊。
汉朝建立时,做中间人的是外戚和大臣。当时的社会结构泾渭分明——皇族、外戚、大臣、百姓。皇帝和诸侯是董事长和大股东,投票权起码占60%。萧何、张良、曹参等追随刘邦打天下,成为帝国的中坚力量,对上捍卫皇帝,对下管理百姓。而为了不让他们过得太滋润,刘邦又给他们找了个小伙伴——吕太后,这就是外戚参政的来源。刘氏皇族则坐在双轮马车上安享太平。
可是后来,大臣们变心了。他们手中握着巨大的权力,眼中看到的全是便宜。于是,在汉朝常能听到类似的话——“这块地不错,便宜点卖给我吧。”“哎哎哎,湖泊和山林也一起划进来啊。”“老乡们,给我种地不用交税哦。”
日子一天天过去,帝国境内大部分资源都被大臣瓜分,土地、湖泊、山林、人口……全部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他们成了帝国豪门。于是,汉初的社会结构变了——大臣和百姓合二为一,直面孤零零的皇帝,唯一的中间人就是外戚。
这时,王莽发言:“我是豪门也是外戚,所以就当皇帝吧。”没有中间人的下场,就是上层被下层绞杀。
东汉的皇帝很识时务,打算重新修理战车,具体来说就是安个新轮子。新轮子是谁呢?太监。于是,东汉的政治结构就成了皇族、外戚、太监、豪门。皇族是上层,外戚、太监是中间人,豪门是底层。至于老百姓,还算人吗,老老实实地吃土去吧。
这就明白为什么袁绍支持杀太监了吧?张口闭口都是“我乃四世三公之家”的袁绍属于豪门,外戚和太监杀得两败俱伤,帝国的马车也就报废了。那时皇帝坐在车顶哭都没用,社会资源、舆论渠道,甚至发动机、生产商都是自己人,皇帝就算喊破喉咙都没人搭理。紧接着,董卓进京,关东诸侯组建军队,三国乱世就此开启。
中国史上,太监的势力巅峰在汉、唐、明三个朝代。如果细扒的话,他们不过是在履行责任。
“安史之乱”后,朝廷和遍地节度使抗衡,而朝中只有皇帝和大臣,不论怎么说都不稳定,于是皇帝把禁军交给太监。后来,太监在皇宫北面设办事机构,号称“北衙”;而宰相在皇宫南面办公,号称“南衙”。如此一来,皇帝、大臣、太监形成稳定的权力结构,帝国境内朝廷、藩镇、太监又相互牵制,皇帝居中调停。
明朝也类似。“土木堡之变”后,朱棣苦心培养的武将勋贵被一网打尽。虽然文官也牺牲了不少,但人家是生生不息的野草啊,总不能让皇帝和文官唱二人转吧?于是,太监趁机站出来,接过皇帝的橄榄枝。
宫中有所专门培养太监的学校,把智商高、相貌好的小太监选拔出来,教他们读书写文。经过多年训练,他们足以成为皇帝的合格秘书,优秀太监甚至可以润色大学士的文章。每当奏章送入宫中,太监们先分析,然后用准确干练的语言向皇帝描述,再送入内阁让大学士写下意见。最后在皇帝的同意下,太监们用御笔写下:“知道了。”
這就是明朝的办事流程。皇帝、太监、大臣组成一个圆圈,既稳定又高效。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太监做中间人的话,皇帝和大臣之间该是何等鸡飞狗跳。
不过,明朝恰有这样的例子。崇祯登基时只有17岁,一上台就把“九千岁”魏忠贤干趴下,然后废了太监的武功,朝野皆大欢喜,终于“众正盈朝”了。年少气盛的皇帝和大臣正面杠了17年,终于把大明折腾垮了。
1644年,李白成兵临北京城下,有人却说:“忠贤若在,事不至此。”崇祯也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关键,派人厚葬魏忠贤,可又有什么用呢?五天后,他走向那棵歪脖子树。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