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最倚重的汉臣之一王文统不仅懂政务,抓经济更是一把好手,他主政短短两年便一扫经年积弊,可惜当年他尚未发迹时,一时糊涂选错了女婿——李璮,结果是一步错、步步错。
中统三年(1262年)二月,主政山东多年的世侯(元代世袭军职)李璮不满足于仅做独霸一方的土皇帝,打算趁忽必烈亲统大军平叛之际与朝廷分庭抗礼,自立为王。他打的如意算盘是:自己身为汉臣,只要打出“讨伐鞑虏”的口号,登高一呼,那些受尽元人欺负的汉人必会义无反顾地力挺自己。
李璮虽经营山东几十年,手下十几万人,可他眼高手低,没有威望,也没抱负,一会儿投靠南宋,一会儿又拜在忽必烈脚下。这么个首鼠两端、有奶便是娘的主,但凡有点主见的人,谁愿和他合作,自取其辱呢?于是当李璮真的举起反旗时才发现,响应他的汉臣寥寥无几,他便开始后悔了。
但開弓没有回头箭,李璮只能死扛到底,为此,他使出撒手锏——逼迫夫人给王文统写信,以求得他的暗中相助。
以王文统的精明,必然早已断定李璮根本不具备帝王之质。既如此,他当初为何会把宝押在李璮身上呢?
原来,王文统结识忽必烈之前不过是个落魄至极的知识分子,他虽看出李璮志大才疏,不可能有太大作为,但还是抱着一丝侥幸心理——李璮有地盘有势力,只要他能接受自己的谏言,也许将来会小有成就,自己也能跟着沾光;尽管李璮道德水准不高,但哪个开国帝王又做得了道德楷模?还不都是流氓、无赖之辈!王文统最终还是把自己的前途、女儿的幸福和李璮绑在了一起。
王文统接到女儿来信,知道形势对李璮不利,只得写信规劝道:“忽必烈雄才大略,北方之乱不日即可平定,你若这时起事,不但无人相助,往日和你称兄道弟的那些人还会趁机落井下石,以此邀功。”李璮却不听劝,觉得王文统瞻前顾后,完全是文人见识。王文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女婿就这么一条道走到黑啊,于是劝说信件往来不断。
见岳父这么不支持自己,李璮有时竟骂骂咧咧,完全一副目无尊长的嘴脸。后来王文统便不再正面劝说,因为李璮毕竟也是武人出身,唯有改变策略,让他静待时机,或许还事有可为。
后来事情的发展果如王文统所料,忽必烈很快解决了叛乱,然后回师平叛,李璮兵败被擒。处死了反臣,忽必烈犹不解心头之恨,觉得王文统身为叛臣岳父,竟知情不举,便将他及其儿子一起杀掉。
最可怜的还是王文统的女儿,李璮兵败后,认为自己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岳父在关键时刻没有帮忙,便把一腔怒火发泄到夫人身上。为泄私愤,他杀死夫人后又连捅数刀。王文统摊上这个倒霉女婿,最终搭上性命不算,还赔上一双儿女。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