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卡夫卡:我的孤独是隐形的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 热度: 16286


  如果让你给林黛玉介绍男朋友,你会把谁介绍给她?在中国当代文学家木心眼里,与林黛玉最般配的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先驱——卡夫卡。

  卡夫卡像林黛玉,有肺病,也爱焚稿,所以应该把他介绍给林黛玉。

  卡夫卡一生三次订婚、三次悔婚,离41岁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因肺病引起喉咙疼痛,无法吞咽食物而饿死。他笔下的主角总是孤零零的,要么一觉醒来变成被家人嫌弃的甲虫(《变形记》),要么刚起床就被逮捕(《审判》),要么莫名其妙地成了全村的敵人(《城堡》)……

  他的人生经历和他的作品相互交叉,人们似乎认定,卡夫卡就是那个为了文学而保持单身的孤独王子。其实,卡夫卡的孤独是隐形的。

  如果卡夫卡生活在今天,他拿起手机,看到“隐形抑郁人口”这几个字,肯定会会心一笑。

  按照“隐形抑郁人口”的定义——“喜欢社交,喜欢大笑,与人为善,不争不抢,一切都很好的背后是无数个夜晚的垂头丧气、挠墙焦虑与默默哭泣”,卡夫卡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

  和朋友在一起时,他特别喜欢讲笑话,而且总爱在大家刚讨论完严肃话题时搞突然袭击。卡夫卡的好友布洛德说,卡夫卡是他见过的最有趣的人之一。他那群朋友总是凑在一起办小型朗诵会,每次在朗诵会上搞事的人总是卡夫卡。

  在保险协会的办公室里,他的人缘也很好。上司欣赏他的认真负责,同事们喜欢他的老实没心机。卡夫卡的朋友,哲学家韦尔奇笔下的他几乎没有缺点:他身材修长,性情温和,仪态高雅,举止平和,深邃的目光坚定而温和,笑容可掬,面部表情丰富……对所有人都友好、认真,对所有朋友都忠实、可靠……

  但是,一回到家,他就变成一只不受父亲待见的甲虫。卡夫卡的父亲赫尔曼·卡夫卡完美地继承了犹太人善于经商的基因,白手起家,从经营一间高档时装礼品店到拥有自己的品牌。卡夫卡算是一个非典型“富二代”。和很多“富二代”一样,小时候的他缺少父母的陪伴,长大后的他因为职业被父亲讨厌。与典型的“富二代”不一样的是,他想买什么,父亲就不给他买什么。在卡夫卡家里,父亲有着绝对权威,父亲说什么,全家人就必须照做。

  父亲看不上卡夫卡在保险协会的工作,对卡夫卡写的东西,更是一点都不关心。

  然而,卡夫卡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和父亲住在一起。在朋友面前时不时就调皮一下的卡夫卡,回到家里就成了一个隐形人。他也曾努力与父母亲近。父母喜欢打扑克,他就坐在他们身旁当记分员。但或许是因为童年留下的阴影太重,类似的努力没有给他任何回报。

  卡夫卡不敢当面与父亲说话,只能在信中说出心里话——在您看来,事情仿佛是这样的:您一辈子含辛茹苦,为子女,尤其是为我牺牲了一切,我才得以过着“奢侈放纵”的生活。您要求我们至少态度亲近点,我却一直躲着您,埋头于书本,与癫狂的朋友交往。我从来没有跟您推心置腹地谈过话……于我而言,您做父亲太坚强有力了。特别是我的兄弟们幼年夭折,妹妹们又是多年以后才出生,于是我一个人就首当其冲。而我又太虚弱,大有不堪消受之感……

  在家,卡夫卡拥有的只有“丧”和抒发“丧”的笔。

  卡夫卡活在100多年前,但他活出了现代年轻人的风采。他不仅是隐形人口的一员,还喜欢熬夜。可是,他丰富的夜生活只献给写作。他喜欢晚上11点坐在桌子前,开始写作,写到眼皮打架为止。他只用一个晚上就写出了《判决》,仿佛只有夜晚才能给予他喷涌的灵感。

  大学毕业后,卡夫卡来到一家意大利大型保险公司工作,在那里待了近一年。可是,他活得很“丧”。他对自己的工作时间表——从晚上8点到早上6点——感到不满。这让他错过了写作的黄金时间。辞职后,他在波希米亚王国工人意外保险协会找到一份下午2点就可以下班的工作。

  如果说喜欢熬夜还不足以让卡夫卡成为现代年轻人的一员,那么下面这一点能一下拉近他和现代年轻人的距离。

  他边熬夜,边把养生挂在嘴边。他喜欢运动,经常组织朋友们徒步,是可以参加比赛的骑手、游泳选手和赛艇手。他也是什么流行就追什么。20世纪初,一名叫穆勒的丹麦运动员兼体操教练靠一本《我的体系》走红德国。这个健身大师红到成了体操的代名词。所以,卡夫卡在信中说“练穆勒”,也就是做体操。

  除了穆勒,卡夫卡还迷恋过咀嚼大法。当时,某冒牌营养学家提出一种万能养生法——每吃一口东西都咀嚼数百次,直到把食物“蹂躏”成液体才可以咽下,这样能获得更多的营养成分。卡夫卡是他的粉丝。

  出于伦理学和美学的考虑,卡夫卡吃起了“草”。他本来是吃肉的,但在观察了一条鱼之后,他再也吃不下肉了,“一个人坐在桌边谈笑风生,与此同时,牙齿之间的微小肉丝会产生腐烂和发酵的病菌,就像一只死老鼠被压在两块石头之间”。

  怪不得卡夫卡一直那么瘦,1.82米的个子,最胖的时候也就110斤。

  历史上有这么一群作家,他们想一把火烧掉自己的作品,卡夫卡可能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个。他希望自己死后,好友布洛德烧掉自己所有的作品,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私人信件和涂鸦。结果,布洛德选择做背叛好朋友的“罪人”,却成就了卡夫卡伟大的文学作品。

  布洛德比卡夫卡大一岁,他们在同一所大学学习法律。但上学的时候,布洛德已经是文学新星了。二人成为死党,是“不打不相识”。

  布洛德在学校做了一次关于叔本华的演讲。在演讲中,布洛德把尼采说成是骗子。这句话激怒了听众中的一员——卡夫卡。演讲结束后,卡夫卡找到布洛德,和他理论。一顿“互怼”后,两个人成了最好的朋友。

  神经质的犹太人、神秘的犹太人、憎恨自我的犹太人、典型的存在主义者、现代主义的标志性声音……评论家送给卡夫卡那么多称号,但最适合卡夫卡的还是他最爱的那首古诗:“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这首《寒夜》出自清代大才子袁枚。卡夫卡是袁枚的粉丝,曾经两次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袁枚的诗。

  袁枚懂在布拉格小房间里熬夜的卡夫卡,布洛德也懂想烧掉自己作品的卡夫卡。百年之后的读者懂卡夫卡在1914年8月2日写下的那句“德国对俄国宣战。下午去游泳学校”。

  卡夫卡的小说“唤醒了19世纪沉睡的想象”,这就是文学的魔力。

  编辑/汪微微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