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上海成为一洋货一推销的宝地。最初,民族资本家并无广告意识,西方品牌则擅长海报宣传。对比之下,国货销量不佳,才意识到广告在商战中的重要性。于是,结合西方实用主义与东方艺术形式的新型广告文化——月份牌悄然诞生。
最初的月份牌更像传统年画,不仅与商品不搭,还显得古板。后来改印商品,又变得笨重土气。经过再三探索,摩登女性一跃成为月份牌上的主角。
“比比谁更美”成了当时商品销售的黄金法宝,不看宣传语和品牌商标,连卖什么都不知道。
存世量最大的广告海报是香烟类,当时国破家亡,百姓颠沛流离,香烟则很好地充当起“解郁剂”。更为有趣的是,由于当时的摩登女性为广告中的主角,所以大多香烟广告中都有女性抽烟的画面。
小清新、文艺范在那个时候也极为流行,许多民国香烟广告上均有此类海报。这种海报在宣传自己的同时,也便于人们把它贴到家中,起到装饰作用。
20世纪20年代,香烟广告风靡至北京,许多烟草广告开始加入京剧元素,将京剧名角和各类京剧形象印制成广告画。
直到1925年才出现了第一则用真人形象(名伶吕美玉)做宣传的香烟,这则广告还引发了我国近代商业史上第一起关于“肖像使用权”的案例。
从此明星代言基本成为业内定局,可口可乐打开中国市场,就是请了上海著名影星阮玲玉做广告。
后来当时著名的“电影皇后”胡蝶更是成了众多广告商的邀请对象,堪称热门代言人。
无论肖像图画还是真人形象,这些广告上的美女都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韵味。她们明艳大胆的造型、丰富多彩的生活,也展示了那個时代的女子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