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圣五年(1027年),北宋官员章粢(jie)出生于浦城(今属福建南平)一个官宦世家,父亲是三朝元老,官至资政殿学士。按理说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章楶应当生活得自在优越。但是,章家素有规矩,家教尤其严格,父亲希望章粢能秉承家风,科举入仕,成为文武双全的儒将,为保家卫国、守卫北宋江山贡献力量。
好在章粢生性温顺,乖巧懂事,规规矩矩地按照父亲规划好的未来走:一边苦读圣贤书,一边学习武艺。他两耳不闻窗外事,竟也不觉日复一日的读书习武之事无聊。当同龄人在玩乐时,章粢在读书习武;当同龄人已经娶妻生子时,他依然在读书习武。长期的枯燥生活总算没有白费,治平二年(1065年),38岁的章粢终于进士及第。
踏入官场后,章粢依靠自己的才华和能力稳步前进,先后出任京东转运判官、成都路转运使等职。为官期间,章粢兢兢业业、勤政爱民,因政绩卓越而声名显著,开始在朝廷崭露头角。但是,文武兼修的章粢不甘心只做一个文官,他有更大的梦想:期待自己的功夫有朝一日能在战场派上用场。
终于,苦苦等待的章粢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元祜六年(1091年),章粢奉命出任庆州(今属内蒙古赤峰)知州。当时,朝廷正在讨论是否将边疆领土安疆等四寨割让给西夏,以规避战争、谋求和平。章粢认为西夏向来贪图私利,畏惧声威,北宋割地议和并非长久之计,必须以战明志,震慑西夏。对此,章粢还提出了削弱西夏的具体方法:用古代对诸侯削地的办法削弱西夏,以加强、巩固北宋的边防。为了表示决心,他请求调去边境,统帅军队,抵御外敌。
可惜,尽管朝中有章粢等一批有识之士主战,但在主张以割地、赔钱来换取和平的保守派的反对下,宋哲宗最终选择将安疆等四寨割让给西夏。章粢只能暗自长叹,做好迎战西夏的准备。
结果不出所料。次年,贪心不足的西夏就忘记了一年前割地的和平协议,率领十万大军进攻北宋边境重镇木波镇(今属甘肃庆阳)。得知军情紧急,章楶一面严令边境守军死守木波镇,一面亲率数万大军火速前去救援,并实施游击战、埋伏战、诱敌战等多种战术。西夏大军不堪其扰,久攻不下,便准备撤军,却全然不知章粢早在他们撤军的必经之路布置了精兵埋伏,只等着他们往里跳。结果,西夏军大败,死伤无数,只得溃败而逃。
经此一战,章粢声名大震,也让西夏见识到了北宋军队的彪悍与骁勇。章粢凯旋时,百姓夹道欢迎,满朝文武兴高采烈,丝毫不吝赞美之词,朝堂之上一片沸腾。可贵的是,章粢并没有因为一次的胜利和众人的赞美而沾沾自喜,反倒异常冷静,建议边境守军依据地形加固工事,勤练军队,继续巩固边防,以准备抵抗西夏的下一次进攻。
果然,绍圣四年(1097年),西夏又发动数十万大军进犯北宋边境,但在章粢等人的死守下又以失败告终。不仅如此,在作战中,章粢还发明了“在一个州建立九个寨,各寨共同防御”的边防系统。各城寨相继建成后,在训练有素的边境守军天衣无缝的配合下,西夏不敢轻举妄动,边境也逐渐安定下来。
这时,章粢仍没有闲着,而是冷静分析前几次的战争,从中找寻西夏发动战争的后备力量。他发现西夏之所以敢屡屡侵犯北宋,多半是靠着位于其境内的天都山提供足够的良马与粮草,如果北宋能够抓住机遇,主动进攻,夺取天都山,不仅可以大幅度削弱西夏的物资供应与战斗力,还能给北宋在西北边疆建立一块“根据地”,从而为巩固北宋边防提供极为便利的交通与物资供应。
于是,章粢上疏陈述了天都山的优势,建议趁其不备,攻下天都山。
朝廷觉得有道理,同意了章粢进军夺取天都山的计划。随后,章粢迅速集结军队,整装出发。而此前一败涂地的西夏得知章粢又要前来夺取天都山的军情时,又恨又怕。他们深知天都山对自己的重要性,于是出动40万大军与章粢抗衡,大有“山在人在,山无人无”的决心。
面对西夏大军压境的阵势,就连镇守边关多年的老将都有点儿心虚,章粢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他在战中进行大量宣傳动员工作,鼓舞了广大士兵的士气,打得西夏军伤亡惨重,西夏军无奈之下只得暂时撤军,结果又被章粢指挥的宋军围追堵截。雪上加霜的是,西夏大军在撤退途中恰逢天降大雪,寒冷异常,其人马冻死无数,损失惨重。西夏大军至此士气全无,只能望风而逃。
常说穷寇莫追,章粢却不理会这一套,他毅然带领2000名精兵奇袭天都山,追击西夏残军,不仅擒获了一名西夏大将,还俘获西夏士兵三千余人、牛羊马匹数十余万。当然,章粢在收缴战利品的同时还不忘指挥军队歼灭西夏军的一支主力部队,致使西夏再无能力夺取天都山这块富饶的军事重地。章粢又带领宋军多次乘胜进攻西夏,致使整个西夏人心涣散,向北宋投降的西夏人越来越多。
至此,一向以骄横霸道著称的西夏不得不向北宋低下头,主动求和。从此,北宋的边境终于得以长久的安定,百姓也能安居乐业了。
元符三年(1100年),73岁的章粢以年老为由请求辞官,打算在东京(今开封)找个僻静的宅院安度晚年。宋徽宗深知章粢对北宋的重要作用,不仅极力挽留,还任命他为同知枢密院事,并让章粢的儿子在开封府做官,以方便照顾章粢。章粢推脱不得,只好走马上任。过了一年有余,章粢又极力辞官,考虑到章粢确实年老体衰,宋徽宗便同意了,加封其为资政殿学士。两年后,章粢去世,宋徽宗悲痛大哭,追赠其为秦国公,不仅竭力安抚章粢的家人,还协助其家人办理丧事。
章粢前半生以诗书为伴,以文治理国家;后半生提剑为将,浴血沙场,保北宋边境安宁、百姓安居乐业。他就这样屹立在北宋的历史上,永远提醒后人:在国家危难面前,从来都不分文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