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文人气可敬不可失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 热度: 15672
游宇明

  大文人一般容易有文人气。所谓文人气,就是一个人活得特别感性,不在乎他人的看法,也不看重即时的利益,只依照自己内心的想法说话、做事。

  当然,不同的人,文人气的表现各有不同。

  1930年4月,上海文藝界聚会,参加者大约有30人,现代著名诗人冯雪峰、时任复旦大学教授的洪深、鲁迅等都在座,洪深还带来了一个穿着摩登的女学生。大家聚谈时,洪深突然兴致大发,和女学生演起戏来:洪深竟向他的女学生下跪。别人都觉得没什么,冯雪峰却忍不住当场发起脾气,指责洪深将“肉麻当有趣”,弄得洪深满脸通红。

  还有一次,冯雪峰与儿子送一位客人到门外,客人走到车前自己没有伸手拉车门,而是站在那里一直等着司机出来开门才上车,冯雪峰见状气得暴跳如雷,觉得这位客人太讲派头了,当即破口大骂。这样还不解气,客人走后,冯雪峰还使劲摔自家的门来出气。

  冯雪峰是有文人气的,这种文人气表现在他给自己树立了一个相当高的道德标杆,然后要求别人也必须做到,稍不如意,则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冯雪峰为人处世的方式未必正确,其良好的用意却不可否认。

  历史学家杨联陞(sheng)的文人气则表现在对他人的赤诚相待。1948年,杨联陞将夫人接到美国,于次年在康桥购置了一宗房产。此后,他每周都要接待一两次朋友。老舍、张大干、曹禺等文艺界与学界大腕都是他的座上宾。他还特别在家中设了一个留言簿,客人往往会在上面留下一段话。

  中国台湾历史学家沈刚伯题词:“同是天涯沦落人,把杯不觉青衫湿。”大陆历史学家瞿同祖留言:“甘二年前客居康桥,常为座上客。旧地重游,久别重逢,畅谈古今,为此行快事。”

  杨联陞还特别喜欢打抱不平。有段时间,中国台湾学术界门户之见比较严重,钱穆、房兆楹等学者受到不公待遇。对此,杨联陞非常不满,在肯定他们的同时,多次为其抱不平。

  在世俗人眼里,文人气等同于迂腐、不切实际、自我放纵、故作清高,但他们往往忽视了文人气里的真诚、担当、温润以及希望现实变得纯粹、美好的愿望。生活告诉我们:一个人跟城府深的人打交道很可能上当,跟具有浓郁文人气的人相处却是安全的,完全可以放心。

  文人气本质上是一种不惧袒露的情怀,可敬不可失。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