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比较流行浓艳而华贵的妆容,这种妆容是怎么打造出来的呢?女子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敷粉,做好打底工作,接下来按步骤就可以了:抹胭脂一画黛眉一贴花钿 点面靥 描斜红一涂唇脂。
胭脂,是古代女子不可缺少的化妆用品。在敷完粉的两颊上抹胭脂,也有满面施朱或晕染眉眼等处。比较浓的,称为酒晕妆,淡的則称为桃花妆。
当时画眉,一般用一种青黑色颜料,名为“黛”,后期则多用“乌墨”代替。将眉毛剃掉,然后用黛描画各种形状,使眉毛的形状更为多变。
花钿并不起源于唐代,但无可争议的是,这一装饰物在唐朝时最为盛行。花钿也称花子,粘贴在眉心或前额,也可以贴在两颊或嘴角等处,颜色主要是红、绿、黄三色。
靥原指酒窝,面靥又称“笑靥”“妆靥”“花靥”。点面靥是指用各种颜料在两颊酒窝处点搽一定的形状或花纹,有红、黄色圆点或月、钱等图样,以增妩媚之效。
斜红始于南北朝,是在眼角两旁各画一条红色的月牙形,涂抹的深浅、粗细各有不同,有如疤痕,但在唐代的宫廷中却颇受女性欢迎。
唇脂,可谓面部妆容的点睛之笔,一般使用口脂或胭脂,口脂有红色、粉红、红褐色等。画好的唇形也多种多样,以小而红艳为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