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为官之道在于为民谋福

时间:2023/11/9 作者: 百家讲坛 热度: 11837
翼雨

  河南南阳内乡县衙是与故宫齐名的古代官衙建筑,其衙内贴有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副名联书于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它承载着内乡知县高以永的为官之道。

  清初战乱导致农事荒废,百姓流离失所。高以永一上任便以赈济灾民为急务,力图让当地百姓不再逃难远去。他命府衙免费发放农作物种子,调剂各家耕牛数量,又亲率府役广开荒田,以此来号召全县百姓勤于农事。在粮食问题初步得到解决后,高以永开始鼓励农家种桑养蚕,种植麻、枣等经济作物,从此百姓安居乐业,民风淳厚。此后,高以永又向朝廷请求“六年之内不收赋税”,朝廷予以采纳这一举措更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当地累计开垦的荒地达到了四千余顷。

  有着如此耀眼的政绩,高以永自然是要得到拔迁的,他却应地方百姓的请求,拒绝了朝廷的提拔,请求留任。他在此地悟出了自己的为官之道,于是秉烛夜书,写下了那副楹联,永悬于县衙内,这也成了他一生为官的写照。

  反观现在的某些官員,在任上非但不好好做官、为百姓谋福祉,还一门心思地拍上司马屁,最终落得登高必跌重的可笑下场。高以永这种“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只为百姓谋福的官员堪称所有为官之人的楷模。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