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白骨迷案

时间:2023/11/9 作者: 今古传奇·故事版 热度: 11231
谢志飞

  

  年前,入选上海市刑事侦查系统三十大精品案入围奖的浦东新区东沟镇(现高行镇)白骨案,探案者勘查路径之巧、侦查思路之妙、缉查手段之高,堪称名案。

  探案人员从现场勘查入手,大胆假设,细心求证,终于让白骨“开口”,叫腐尸“指证”,精确锁定凶手,成功缉拿案犯。整个探案过程,至今回想起来,仍让人拍案称奇、击掌叫好。

  春夏之交的这一日黄昏,浦东东沟警察署值班室跌跌撞撞走进一个报案人,脸色苍白,一迭声地吼道:“撞见鬼了,撞见鬼了。”问及缘由,确让人毛骨悚然。

  报案人说晚饭后散步,溜达到东沟镇东首一处停建的公房二楼时,看见一具尸骨在蠕动的蛆虫中间横陈。

  旋即,公安机关的刑事侦查机器高速运行起来,刑事现场勘查车撕裂心肺的警报声划破了夏夜的宁静。现场位于东沟镇东南部蔬菜地东隅的一栋烂尾楼内,四周散列着已初步建成但尚未交付使用的公房。警车到达现场,立刻有寄居在烂尾楼的众多流民围观上来 。

  勘查人员忍着刺鼻的腐臭尸味,在二楼卫生间内一个用红砖垒起的窝棚状的藏尸处,查见一具尸骨,骷髅头朝北,脚掌骨朝南横着。骷髅下开裂的喉骨散乱着,尸骸双脚踝骨处有黄铜电线缠绕,直至双手臂骨后,反剪捆绑至腕骨处绕两圈结扎。

  法医根据啮噬腐尸的蛆虫繁殖周期推定,被害人已经死亡两周时间,尸体经历300多个小时夏日高温的炙烤,已经化为白骨,现场经过风雨的侵蚀,也已经面目全非,时间似乎要将现场有刑侦提取价值的微量痕迹吞噬殆尽。屋内,鸦雀无声,骷髅张口无语,只有残阳斜射进来的些许光线,映在龇牙咧嘴的骷髅上,白森森泛着幽光,骷髅上两只黑洞洞的眼窟窿和一只黑洞洞的口,大张着,似乎在向刑警哭诉。

  刑警埋首于一摞白骨、一堆红砖、一根黄铜电线,试图从现场仅剩的、谜团一般的物件中读出这起悲惨血案后面深藏不露的犯罪信息。思索破案的大脑在高速运转……面对此类受到时空制约性强的杀人移尸案,刑警不因死者化为白骨,不因现场被伪装,而轻易放弃、轻视现场勘查这个刑事侦查破案工作的首要环节,他们力争在一堆白骨中提取有价值的痕迹信息,从中读出死者生前的体貌特征、职业特质、生活特性,为查找尸体身源,提供基本条件。

  白骨无语,刑警凭借经验和技术,根据颅骨生长密合度,测算出被害人年龄在60岁左右;根据盆骨内径,测定被害人为男性;根据喉骨裂痕,推定被害人死于喉咙被掐窒息;根据胫骨长度,推算出被害人身高在1.65米左右。

  藏尸的红砖无语,刑警凭借经验和技能,推断出现场要垒起藏尸的红砖窝棚,需要进进出出运砖,案犯必须二人以上、能往返出入楼房不至引起周围人员怀疑,且掌握砌墙技能。绑人的铜线无语,刑警凭借经验推断出案犯心狠手辣必欲致被害人死亡,可能与被害人熟识,并且具有绳索结扎职业习性,有从事打包捆货劳动经历……

  突然,正在分析着现场的刑警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在了尸骨上残留衣片的翻卷处。这个发现实在是太重要了,这是案犯移动、拖拉尸体时形成的衣服褶皱。再根据现场没有打斗痕迹,警方认定该处是藏尸的第二现场,杀人第一现场不在此。刑警们分析案情的大脑像电脑般奔腾着,他们放眼四周漆黑的烂尾楼,努力复原罪犯杀人运尸场景:这应该是一件经过谋划的凶案,排除由义愤而起的激情犯罪。

  案犯在甲地将60多岁老头掐死、捆绑后,趁着夜色运尸到乙地,也就是他们熟悉的这个烂尾楼,寻找并开启房间、搬砖、砌墙、藏尸。由是,这件甲地杀人、乙地藏尸的血腥惨案,刑警通过现场勘查,基本读懂了白骨案背后深藏着的犯罪秘密,刻画并锁定了作案对象。进而运用逆向思维拓展侦查视野,对现场现象、案情表象做出全面、客观、科学的分析,把视线聚焦在烂尾楼这一特定的时空维度中间,捕捉最佳战机,在收队返回的警车上,刑警通过警务通讯内线,连发三道“令箭”。

  一是组织警力查找尸体身源。派出侦查小组,会同案发地警察署,以发现尸体地点为中心,在方圆一公里范围内,全面排查两周前失踪的60岁左右、身高1.65米的男性。力争通过尸体身源找出杀人第一现场。

  二是排查作案对象,以烂尾楼内寄居的男性青年为重点人群,派出刑警深入周边警察署、派出所,重点排查辖区内近期或经济反常、或手头急需用钱、或者行为诡异的对象。

  三是派员分赴附近建筑工地、建材商店,注意发现两周前曾购买、盗取、运输红砖的对象……

  “三道令箭”织就了一张缉捕凶犯的恢恢法网。

  治安防控与刑侦布控联动、案情通报与案犯信息互通传递,迅速构建起了立体式、全方位的“大刑侦”网络,瞬间,浦东东沟地界,布下了天罗地网,当天即有“渔获”。在田头地尾劳作的东沟村民,正就白骨案议论纷纷之际,警方查找尸源的协查通知发来了,立刻有镇东村民反映,借住在村里、从事收购废品的江苏兴化人小唐夫妇,这些天哭哭啼啼,正四处找寻其叔叔老唐。老唐年龄、身高与协查通知所描述的死者特征相符。

  闻讯而至的刑警们立即展开调查。经了解,失踪的老唐今年60岁,两年前,来上海做廢品收购业务。两周前,老唐带着现金,外出收购废品,一去再没复还。刑警立刻让老唐的侄子、侄媳,赶到封闭的案发现场,辨认尸骨上残剩的衣物,两人见到经过清洗的衣裤,一眼就确认,与其叔叔失踪前穿的衣裤一致。经过进一步了解获悉,其叔叔身高,与现场勘查推断死者身高一致,又经过基因比对认定同一,死者的身份就确定了。

  深入社区的刑警经过调查获悉,死者老唐生前从事废品收购业务,与镇上外来租住户多有往来,其中有些就寄居在公屋烂尾楼内。老唐化为白骨,随身携带收购金也不翼而飞,同时都与公屋、烂尾楼有牵丝攀藤的联系,于是,刑侦目光高度聚焦这几幢楼。刑警挨门逐户查访,有了重大发现。在东幢楼403室,搜索的刑警敏锐地捕捉到了散落在墙角的一段电线。因为有白骨案现场勘查经历,刑警已经对捆绑尸体的电线在脑海中有了深刻检索“内存”,遂即截获这段电线送检。

  结果很快出来,送检的电线型号、材料、截口与现场捆绑尸体的电线特征,认定同一,案犯杀人犯罪的第一现场,也随之被刑警认定,至此,403室居住者作案嫌疑就此被锁定。

  经调查,该室居住者叫李玉,安徽人士,年前来上海借住入户,一周前去向不明,李玉平日以偷盗、变卖废铜烂铁谋生。进一步调查获悉,李玉与租住在楼上、楼下的几个无业同乡,时常为赌博、盗卖废铜烂铁的事凑合在一起,死者老唐,生前也常来此,与这帮人捣鼓废品收购的事情。

  白骨案深藏不露的謎底,渐渐浮出了水面。李玉的居室发现作案工具,且具备杀人、移尸、藏尸作案条件,分析被害人生前与加害人之间有收购废品及金钱交往,不排除因财起杀意的因果关系。查找并正面接触李玉的时机已经成熟,侦破组当机立断收网。

  派出缉拿李玉的刑警,通过布建在东沟皖籍人员中的耳目,得悉李玉近期混迹在凌桥地区,刑警赶至当地派出所了解到,李玉一周前已因偷盗摩托车被警方拘押,富有经验的刑警不由会意一笑,刑警调阅李玉盗车案案卷,发现李玉前天竟然在公开场合作案,其果然是在玩“犯小事躲大罪处罚”的伎俩。刑警马不停蹄赶赴看守所。

  李玉见风尘仆仆的刑警,不审、不问他偷盗摩托车的事,而是单刀直入,审讯其隐案,知道躲在拘留所避风头的如意算盘被击碎,自己杀人移尸行径被警方“铆牢”、东窗事发了,顿时汗如雨下,心理防线崩溃,为了与同案犯“抢跑道”争取从宽处理,索性来个“竹筒倒豆子”的爽快,他彻底交代了作案经过。

  7月初的一天下午,李玉与同乡程连进两人在镇东村干活,边给废铜烂铁捆绑打包,边聊着天,正聊到为没钱喝酒、没钱打牌犯愁,合计着“搞些钱”,见到前来招揽废品收购生意的老唐,知道老唐有收购废品的钱财,两人顿生杀机。他们将老唐骗进借住处的403室,乘老唐不备,由程连进抱脚,李玉用双手掐住老唐的脖子至其窒息死亡,劫取老唐身上的现金。两人怕事发,合计到深夜,用废电线捆绑已经断气的老唐,将尸体搬移到东北面停建的公房二楼,用砖头把尸体砌盖隐藏。一切做停当,二人分了赃,各奔东西逃命。

  案情彻底明朗。事不宜迟,刑警立刻布控捉拿程连进。一周后,当程连进潜入东沟镇东一发廊时,被布控的刑警擒获。李玉则由办案刑警依法将其从治安拘留所转押至看守所,执行刑事拘留,并报检察院批捕。至此杀人劫财的凶犯,双双锒铛入狱。东沟悬疑重重的白骨案,终于大白于天下。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