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对哥哥来说,是快乐的,也是不幸的。
2007年的5月4日,他将半个家搬到了长白山脚下的二道白河镇,开始了长达六年的半个森林人、半个写作人的快乐生活。
2017年的5月4日,他没有任何征兆的离开,让他的亲人和朋友们猝不及防……
走的人绝尘而去,留下的人暗自神伤……
2017年5月2日晚上,接到哥哥的电话,约好第二天上午来我家,早饭后我便开始准备,想跟他一起吃午饭。近十点还不见他到,正要打电话去,他恰好打了过来,“我起来晚了,刚刚吃完早饭,下午过去吧!”
下午三点半左右,哥哥来到我家,聊了许多,人和事以及他的女儿与外孙。4月26日他为自己的新书去广州签售刚刚回到家,其间顺路去深圳看望了女儿和半岁的外孙。好事连连,但从他脸上却看不出喜悦,反而有一丝忧郁。或许是许多计划中的作品尚未完成,或许是对他所了解到的人和事有所不满与忧虑,又或许是厌倦了城市嘈杂的生活而心生烦恼……果然,他从椅子上站起身:“我在城市里生活太久感觉憋闷,还是去山里自在……”于是,他跟我讲起,8月打算去长白山西坡的松江河镇,租房重新开始每天上山的快乐日子。
从他的山林笔记中,明显可以看出他在城市与在山里生活的不同——回到城里,他的日记基本不记,或只是记些流水账及发些议论,毫无生气;回到山里,他立刻变了个人,兴冲冲,乐颠颠,每一篇山林笔记都长篇大论,充满激情。山林就像是他的家,那里的一切都像是他的亲人,只有在那里他才感到自由和自在。
胡夏林
山猫河谷位于中国唯一一座寒温带原始森林边缘,于我如同活生生的自然博物馆,也如同神圣之地。生态环境关乎生存与毁灭,当下的动物写作不同以往,必须揭示动物主人公的生存之道与森林万物互利互惠、共生共荣的进化奥秘,使读者去了解、尊重、呵护它们,进而思考如何珍惜我们身边的环境。山猫和自然万物一道,在默默无闻地维护着森林的健康亦维护着脆弱的地球生态系统。当人类利益与野生世界发生冲突时,我永远站在野生世界一边!
——摘自2012年3月15日《山林笔记》
2012年
2月1日
整日在桌前修改《山猫河谷》稿,至凌晨一时已见光亮。这一天下来非常疲乏,眼睛干涩,但还是有收获。发现一些错处,也改了些表达上的累赘。晚饭后曾有一段时间困得不行,喝杯咖啡坚持干到午夜之后。
这个稿子写得艰难,不断遭遇各种干扰,如今总算完成,心里不大有底,但总体感觉还好,我也倾尽和发挥了所有能量。
人类最古老的宗教萨满教认为,自然万物皆有灵魂。那么,山猫有一个永不屈服、苦难中求生的灵魂。
2月2日
上午又接着改几处感觉不妥处,终于彻底结束了这篇稿子,一块石头落地!
回头再看一遍修改稿,自己认为脉络与文字比较顺畅,只要功夫到了,结果自然显现。看看发表之后读者的反应吧,小安应该会满意的,只是我耽搁得太久,感觉有些对不住小安。
接上海《文学报》陆梅电话,要《蘑菇课》的电子版,她打算把此文报给“现场主义”评委会,参评散文奖。陆梅在圈内一直口碑很好,聪明能干,而且她工作极忙,还想着帮我,真要感谢陆梅,这个好人!
晚上睡前重读一遍《蘑菇课》,自豪感油然而生,并不是自夸,这篇散文的确写得相当好,在全中国能写出这样的作品的作家,恐怕只有我一人,能在长白山区住下来,直接采集创作素材的,恐怕也只有我一人。心中隐隐感觉,拿到这个奖应该不成问题。
2月3日
陆梅来短信:已把《蘑菇课》转发给“在场主义”评委会,《文学报》会在2月9日刊登初评篇目。据说竞争蛮激烈,祝愿能进终评名单。回短信感激她对我的关心与推荐,有这份关心比什么都重要,對我来说。
森林里有40%的动物以树桩或枯树做巢,用来长期居住。除非发生意外,有些巢穴一直被动物反复修缮利用,甚至可存在几十年之久。由此想到,可写一篇散文就叫作《枯树与树桩》。
枯树里面住着鸮、、戴胜、啄木鸟、鸳鸯、秋沙鸭、松鼠、鼯鼠、山猫、猞猁、獾等等。枯树是原始森林的一大宝贝,上山时注意多观察,争取拍一组这样的照片与文章相配。
2月4日
喜彦来长春,说二道白河天气极冷。从他那里还得到一个消息:我挂念的那头老棕熊没被打死,逃到和龙境内去了。不过它已无活路,最终仍将死于贪婪的猎人之手,这头一直令我心痛的熊呵……
我一定要用心写好长白山这片地域、长白山这片森林和森林里这头可怜的老棕熊。
已慢慢地沉入《熊冬眠树》的写作中,有些感想在逐渐冒出来。
2月5日
天气稍稍转暖,预报明后天还会转冷。春寒料峭时节的冷,是浸入骨髓的冷。
明天是放鞭炮的最后时间段,谢天谢地,后天开始,夜晚会变得安静起来了。
该张罗出散文集了,争取夏秋之交能看到书。目前散文集组织好的文章已有20万字,《难忘青鼬》与《山猫河谷》现在都可以加入其中,共计大概会有近24万字。要把全部作品重新认真审读一遍,肯定也少不了有改动和增补,这是一个大活儿,而且还要抓紧干。抽空再写一个两千字左右的后记及封四的文字,就可以交给出版社了。
终于把最后完稿的《山猫河谷》发给小安,其实自己并不十分满意,但总算又完成一件作品!至此,今年就算已发出两篇东西:《作家》1月号的《难忘青鼬》和这一篇《民族文学》约稿的《山猫河谷》。计划还要再写两大两小四篇散文,并准备关于野菜的散文素材积累,估计得用两年的时间。眼下最要紧的是先闯过《熊冬眠树》这个大难关!
关于熊,我需要了解和搜集的资料,实在是太多了,只要留意,随时都会有。
熊在特殊情况下攻击人时,人躺下不动装死或昏迷,熊认定人死亡会离开,但离开之后如果看见人动弹还会再返回来。
哺乳母熊的初乳极富营养,可使新生小熊體重在几周内翻一番。
熊的一生离不开树,与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会爬上枯树洞扒蜂巢吃蜂蜜,并扒开烂倒木在里面寻找可吃的东西,这种做法同时也利于树种生根发芽,长出新的树苗。
熊的视力很好,它能看清水下的鱼,水底的鱼也能看见它。熊的嗅觉极其灵敏,是寻常猎犬的七倍,鼻黏膜的面积是人类的一百倍,熊可根据细微气味判断周围发生了什么事。
公熊向母熊求爱时,一次次用吻部轻推母熊或者由下颌向上拱动,拱脸部、下巴、颈、肩、腹、侧胁等处,母熊略略后退,却不离去,意味着同意。
熊在地上快步走时速度很快,四条腿极其协调。
如果生两只或三只小熊的母熊在一年后仍带着那些小熊,说明它是个好母亲。
小熊在野外嬉耍的时间越多,生存的机会越大。
森林养育了熊,熊也给森林回报。但树也会给熊带来灾难,比如我曾经记下的,那只在爬下树时卡在两棵离得非常近的树的杈缝里慢慢死去的熊。
2月6日
等到开春鸟儿们回来的时候可以动笔写《鸟天堂》,不一定像以往那样坐下来闷头一直写,这篇散文可以想到一点写下一点,花些时间慢慢打磨,一年后能发表出来就好。
下面记下的这篇散文的一个片断,是曾经为一个摄影作品集写的前言中用过的,一个山中独居老人与鸟的感人故事,将是文中极其重要的情节:
四月的深山突降大雪,草籽及可食的东西都被厚雪覆盖,那些早来的候鸟因此吃不到厚雪下的食物冻饿而死。独居山里的老人扫出一块干净的土地,把自己的口粮撒在地上,吹响自制的柳笛召唤鸟儿来吃食。被救活的鸟儿们从此与老人相处如亲人,每年都来这里造窝建巢,养育后代,与老人为伴。老人也时常吹起柳笛与众鸟对歌,鸟儿们常常聚集在老人的草屋周围,欢快鸣叫,嘹亮的鸟歌传遍山林。十几年后,上了年纪的老人一病不起,在将要告别人世之际,只想最后听听小鸟们的歌唱。他慢慢爬出草屋,倚坐红松树下,手哆嗦着取出柳笛,刚吹了几声便合上了双眼。听到柳笛的召唤纷纷赶来的鸟儿们围拢在凝坐不动的老人身边,唱起了悲伤的鸟歌,哀啼阵阵回荡在林间。然后鸟儿们纷纷叼来各种造巢材料,覆盖在老人身上,用枯枝、细草、苔藓和羽毛,为老人搭建了一座坟墓。
林中的鸟儿都有自己的地盘,每年在自己的地盘上举办与自己同一种类的鸟儿大聚会,并排挤其他鸟类参加。但这一次所有的鸟儿都不顾种群差别,来到这个告别的聚会,一起用各自的歌声发出向老人告别的哀鸣……
今天元宵节,鞭炮声震得人心烦意乱,沉不下心写东西,好在明天就会归于平静。
2月7日
各种杂事纷至沓来,创作又受到干扰,心中的想法必须要及时记下才行。
中国作协小孟约稿,要我写一个在长白山体验生活的创作心得。脑子里杂乱无章,用茶、咖啡帮助理清思绪和困乏,直写到清晨5:30。
必须要回长白山了,在城市待得太久,人甚至都有些迟钝了。
据相关专家调查得知,大约有一百余种昆虫给花朵授粉。
2月8日
省电台要来采访,发来18条采访提纲,约好后天见面。中国作协要的稿子得抓紧赶出来,抄写修改直到清晨6:30。
2月9日
把写了两个整晚的稿子拿出去打字,终于完活儿。准备明天接待省电台的采访,把发过来的采访提纲细看一遍,心里有数了。省委宣传部又指派一家报社找来,希望采访报道,只好明天再约时间。
感觉疲乏,前几年熬夜赶稿第二天很快就恢复,现在熬夜后第二天无论怎么补觉都很难恢复,总要两三天时间才能重新进入状态。以后写作都尽量不熬夜,体力与精力都不比从前了。
2月10日
早七点起收拾屋子、做饭,泡上茶。省电台的秦爽两人近九点来到,坐下后我便开始滔滔不绝讲故事并阐述我的环保理念及对长白山应有的保护。口若悬河一个多小时,两人对我的许多观点都十分赞同。这两个女孩高高兴兴完成了采访任务,并表示听到了一堂好课。
她们走后,马上电话约东亚经贸新闻的小胡及摄影的两个小伙前来,一小时完成采访,拍照并看了我的手稿。
两伙采访都轻松完成,午饭后开始上床睡觉,补一补这几天熬夜缺失的睡眠,晚上又要开始接着干自己的活儿。但愿不要再有干扰,尽快回二道白河安静写作。
2月11日
一整天沉入熊散文的写作中。
关于熊一生离不开的树,文中可以用一个接一个我想的文章题目串下去,比如先出现冬眠树,接下来是秋千树——坐垫树(吃橡子树)——挂爪树——蹭痒树——唤妈妈树——舔树脂树——救命树——杀熊树——蜂蜜树——蛀虫树等等,树是熊一生的家园。
这样写下去文章会加长,但会变得更深刻厚重,也会非常有分量。到底琢磨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主题,那就是:所有与熊相关的树都归结为一种树——熊种的树。我盼望亲眼看见熊种的树,那应该是野果子树,一丛丛的。我想到了印象中曾走过的秋天的熊小道,两边都生长着结出很甜的红浆果的树,果子含有浓浓的浆汁。春天要去确认一下那条果树小道,开满香喷喷白花的果树熊小道……
这些构思是在一天里漫长的行走中或听到一个悲惨故事后产生的。在这部作品中,无论是每一次的行走或由行走所产生的故事主题,都是中国文坛的唯一,是我的唯一。
2月12日
山里人讲故事不提枝蔓,开口直奔主题。
问题:熊一个鼻孔流血是哪里中了枪?
答案:一个鼻孔流血是气嗓中枪,两孔及嘴巴出血,是被打炸了肺。
森林里有熊的灵魂。公熊围着树打转,是追求母熊的一种方式,那是它的爱情之舞,而树则是公熊追求母熊过程中所跳舞蹈使用的道具。春花烂漫,香气袭人的野果树小道,是熊最喜欢散步的地方,公熊会带自己喜欢的母熊来这里共同品尝美味。
2月13日
每当灵感枯竭,我便会走出家门,奔向林中,向大自然寻求帮助,而且每次必有收获。
在城市中,灵感一旦枯竭,情绪则极度低落,无所适从。此时只有读书才能缓解那种近乎绝望的情绪。而梭罗的书,经常在这种情况下给予我及时的安慰。这个与我灵魂相通的先人,常常将我从情绪的危难中解救出来并带来温暖与愉悦。
且看他的描写是多么诗意与温暖——
有时我在春天能闻到一种无法言说的甜香,却无法找到它的具体来源。这也许是古人所说的土地的甜味。尽管我没有发现发出这种香味的花,也许这种味道是它的水果发出来的。很自然,大地孕育的第一个水果应当吐出春天的气息,也就是说,它应是春天香气的焦点和体现,最近的空气里充满了这样的味道。草莓就是上天的甘露啊!每一种水果的汁液不正是从空气中重新萃取出来吗?
感谢你梭罗,我的知音,我心灵的守护者。
2月14日
睡了整整一下午,补觉。醒来看纪录片《水世界》,极好看。记下若干笔记,以后写《山间流水》时会用到。注意重播时间,还得再看一遍,并注意下面的几期将在何时播出。
蚋身体上有耐水流冲击的强大吸盘,可缓缓行走并同时吸食寄主体液。
鳟鱼喜欢在纯净富含氧的高山湖里产卵,橙红色的卵半遮半掩在石缝沙砾中闪烁,新生小鱼肚子上带一个半圆卵囊,供给它生长所需的营养。
河道两边的灌木树丛吸引众多鸟儿前来建巢,因此猎手与猎物的故事一直在发生。其中斑鸠尤其喜欢在河边灌木丛中做窝。它给幼鸟喂食时,小鸟会把嘴探进母亲嘴中,直探到食道口,吸取半乳化的食物(这个写《鸟天堂》可用)。
翠鸟每日的吃食中有65%是鱼类、蝌蚪以及小龙虾等,如果遇到不好消化的食物,就将其团成球从口中吐出。它头顶的蓝黑色中有鲜蓝斑点。
黑鹳虽然名字中有“黑”字,但羽色在阳光下有绿色荧光。而且它的红嘴红腿和肚腹,以及白色的大腿根部,与凤头麦鸡颇为相像。
溪水边的草丛中有水鼠(水鼠对溪流非常挑剔,不能受一丁点污染)、水蛇。后者还会捉鱼和蛙类。在电视画面中看见一个肚皮翻白的蛙横过水流,正在奇怪,镜头转入水下,原来下面有条蛇叼着它游泳过河。
水生莲花生命极其顽强,池水干涸种子不死,一百年后下一次水漫池塘它仍会重新生长,水蚤卵亦有如此特性(多么顽强的生命力!)。
每一个林中小溪和池塘,小湖泊,都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水世界,无数微小的生物生活在水下。
河底有许多毛翅目昆虫的幼虫附着在河床石上。树苔藓可以捕捉水蒸气和雾中的水分子,形成水滴。而一片温润的森林则会吸引蜗牛、蛞蝓来帮助分解枯枝落叶,并让它们将卵产于温暖潮湿的腐殖质中,利于下一代蜗牛和蛞蝓的繁殖。
水流冲蚀深峡,峡底及两侧石头出现圆滑的表面,水流因此流速加快。
水在山脉中创造了最纯净最原生态最冰冷的河流,使高山低云充满水分,保障植被的湿润。山区的每条小溪、小河都有自己独立的生态系统,并无私地提供帮助给需要它的各种动物、水生物及植物。
小溪同时又是水貂和水獭的道路,它们沿溪流之途游行。
水鸟、山蛙、蜥蜴、小鲵都依赖于山中小溪生存。
春天鱼会游向上游,许多鱼选择在上游产卵。
夏日的森林小溪充满生机,食鱼鸟类黑鹳、野鸭、鸳鸯被溪流吸引,前来觅食。鹭也会来溪边捕捉蝌蚪、小鱼、水生昆虫、蛙、小龙虾。
小总爱往母亲背上钻,妈妈一个猛子扎入水中,把它甩在水里,转来转去不让儿女重新上来。妈妈自己吃小鱼,也喂给儿女吃。
巢鼠长五厘米,仅十克重,许多动物甚至鱼都把它当成食物。它吃芦苇,并用苇叶细丝做巢。
湿地、池塘、河湖、浅滩与干燥地的交界处,土地异常肥沃,水草丰美,物种丰富,这里有一个水生植物迷宫,鸟类众多。
加拿大科学家认为,北方森林的大片砍伐是使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因为森林和沼泽是吸收二氧化碳、阻止气候变暖的最强大力量。事实上,熊和野猪及所有森林生物都在帮助人类帮助地球,只有人类自己在破坏它。在富含地下矿穴化石燃料、旅游等资源的森林地区,人类破坏和砍伐的力度最大,因为贪婪的人类要谋利、聚敛钱财。
我的身体有一部分是植物,一部分是动物,在长白山生活的时间里,這个感觉十分明显。
2月15日
上午求朋友帮忙拉回一百多本《巨虫公园》,这是一本倾注了我多年积累与心血的成果。写成之后曾遭到多家出版社拒绝,在妹妹的电脑中搁置了十多年之久。回想起当年构思和决定写这本书的情形,不免感慨良多。
今天是爸爸去世八周年的日子,这八年来我总算没辜负爸爸的在天之灵,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下一个八年成绩应该会更大,会出更好的书,用来向爸爸妈妈汇报。
女儿也发来短信:非常怀念爷爷,爸爸这么勤奋多产,爷爷的在天之灵会感到很欣慰。
妹妹告诉我,爸爸有一首叫《老树》的诗,很像他自己生命的写照。翻出爸爸的诗集,找到了那首诗:
老树
一棵老树默默地倒下了
默默地默默地倒在路边
一蓬蓬枝叶不知究竟
仍然肆意地伸向云天
不跟谁枝叶拍打,不跟谁根须牵扯
不歌唱不舞蹈也不炫耀青春年华
当自知重病缠身
它只默默隐忍,不呼救也不呻唤……
终于在昨夜那狂暴的风雨中
它闷声地倒下了,不肯惊动邻居和伙伴
生不要赞美,死不要哀哭
也不要亲人悲怆的召唤
他默默生于大地
默默返回大地
默默地倾其所有把毕生奉献
请尊重它的心态,它的遗愿
请尊重请保持它的谦卑、它的尊严
1995年
2月16日
《熊冬眠树》,这篇散文的题目,产生于一次艰难的山林跋涉中,那是一次寻找熊冬眠树的经历,那一天在我的生命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使我终生难忘。
把搜集到的关于熊常识记在笔记中,方便写作时取材——
棕熊的最大功绩是进化出了北极熊这个新物种。
棕熊在秋天抢膘时会吃进去40公斤左右的果蔬。
成年公棕熊在冬眠前需要增加35%的體重,达到200公斤才能进入冬眠。
熊在冬眠中自然死亡占80%,如果熊能够一生无忧地生活,十只有八只会在冬眠中老去。
小熊守望妈妈时爬到树上,心理上觉得那是安全的庇护所。
熊遭受惊吓会立即上树。
曾有日本研究者看到熊秋天吃杮子吃得太多,不断排泄橙色稀粪,排到脱肛。
老年独居的熊对人类威胁最大,而且这种熊一般都是受过猎人伤害,被枪击过的。
我们的远古祖先曾像熊那样顽强生活,才有了今天的我们,但过度追求奢靡的我们,已经在客观上不允许熊活下去了。因此它们受本能的激发在与我们拼争与逃避,其结果十分清楚:灭绝。也许再过五十年或一百年,我们要花费无数代价去引进山猫。
看央视九频道的纪录片《水世界》和《地狱里的生物》,这个频道办得好极了,解决不少我创作上的疑问,而且带来全新的环保理念。
《山猫河谷》中需要补加一句话:我们的下一代可能失去北极的整个生态系统!
2月17日
失眠,睡不着便起来在本子上拉出以后要写的散文名单,十篇大散文如下:
1. 熊树林
2. 听,小鸟非凡
3. 狍唳
4. 金角鹿
5. 乌苏里黑闪电
6. 山神祭(虎)
7. 秋天的橡树
8. 野菜课
9. 春湖夜上
10. 深山五日
2月18日
大森林是一个巨大的天然草药库。当你知道一种默默无闻的植物背后那种对地球的伟大贡献时,你会对它顿生敬意。
薄荷和玲珑香草被刺猬用来驱虫,它身上生有螨虫和跳蚤,将这两种草咀嚼后涂在身上便可杀虫止痒。狗亦用植物当强效杀菌剂,给小狗涂身体。
动物母亲在幼崽受威胁时变得极其勇猛,瞬间由弱小变强大,母爱会激发起超强的勇气,无所畏惧冲向入侵者。
中午把改过的几篇稿子送去给妹妹电脑上修改,晚上继续改其他几篇。还有《难忘青鼬》和《原始森林手记》两篇要细看细改。
2月19日
看到本子里夹着一页不知什么时候的剪报,是关于秋叶研究的。大概当时觉得写东西会用得上,就保留下来了。剪报已经很旧并有破损,大致内容还看得清。仔细读读,觉得很有道理。
英国及美国几所大学的博士,专门对艳丽的秋叶作了研究,并各自发表了观点,他们认为秋叶的颜色是有其特别作用的——
作用一:警告昆虫。秋叶艳丽的颜色包含了一个信息——警告昆虫不要碰它们。研究者认为,树木的这种视觉信息是传递给昆虫的,因为蚜虫和其他昆虫会在秋天会选择树木产卵。当第二年春天虫卵孵化后,幼虫侵蚀树叶,常常造成毁灭性的后果,而树木能用自身的毒素驱除害虫。
作用二:遮挡阳光。另有些学者认为,秋叶的颜色主要起遮挡阳光、保护树干的作用。
作用三:警告昆虫与遮挡阳光并举。这一学说认为,秋叶的色彩可能同时起到保护树干免受阳光和昆虫两者侵害的作用。
我选择站在第三的立场,鲜艳的秋叶具有保护树干和警告昆虫入侵的双重作用。
今日雨水节气,天气开始转暖。
2月20日
午后去单位取回妹妹打印出的散文集另外几篇打印稿,《难忘青鼬》一篇还得好好改一改。全部改完才会基本成一本书模样。
昨晚改稿至凌晨,严重睡眠不足,今天全天精神不振。午睡中间被妹妹电话叫醒头有些晕,真的是老了!
母狼在食物缺乏时会将饿死幼狼的尸体吞下嚼碎喂给活着的幼狼,母鹰也会这么做。许多动物用舌头来消毒,狼、狗、熊、鼠、猫的唾液具有强效杀菌剂,不断舔舐自己全身及舔舐幼崽全身,起到消毒作用。如舔舐幼崽肛门、小腹、肚脐部位,是为了清除大肠杆菌。
鲟鱼的寿命可达一百岁,喜生活在河口地带,繁殖期溯河而上至河源沙质河床产卵,产卵数大致600万枚,卵核似棕色墨团,外罩似胶质物。幼鲟出生后循河而下渐至河口附近,一年之后才敢进入黑暗的河口地带,这时的幼鱼头大身小,瘦骨伶仃。
2月21日
终于把要编入散文集的所有散文都重新校对和修改一遍,可以交给出版社了。眼睛很累,又酸又干又疼。
想了几个书名,最后还是认为《狐狸的微笑》最合适,副标题是:写在原始森林中的动物散文。
该回头继续写《熊冬眠树》了,这篇散文完成之后,可趁热打铁写两篇七八千字的短散文,然后开始写《鸟天堂》。
2月22日
我一直在无数次地幻想着,在森林里遇见一头熊,哪怕只瞥上一眼熊的背影。或者在原始林中看见一对熊夫妇,背景中有原始大树,有青苔的乱石与腐朽倒木,在一派古老的自然背景中看到熊的身影……
在北温带森林,季节变化主宰着一切,春季是四季之首,北温带森林由于有数不清的大树,适合大型森林动物生存。
下了一整天的细雪,气温也要随之下降。
2月23日
二月二,龙抬头。写了一段《熊冬眠树》,人在城市里心总是不静,思绪也常常处于停滞状态,一直在为如何写出更好的开头而苦恼。曾经写好的开头不甚满意,又没有更好的灵感闪现,选出一段山中行走时记下的笔记,应该可以作为引子,先抄记下再说。
今日去西曙城,在爬山虎(履带式拖曳机)拖原木翻豁植被形成的小路边,见一株40年树龄的野果树,挂满殷红的果实。顺手摘一把手细看,此果山里红般大小,熟透后经月余秋阳寒霜,果汁浓缩,已半干瘪。果酱般的果肉有山楂的酸绵与海棠的甘柔,醇厚凉爽,是真正的山珍了。同行的菌类专家王柏说,这是山楂海棠,记入国务院《中国濒危植物红皮书》中的植物。吃罢生出小小的后悔,当时未多摘一把,没吃够。此念乍出,眼前又现一株,果实更盛。兴冲冲又摘一把,吃罢又生悔意,结果眼前现第三株……突然明白,脚下的路昔日是熊小径,它吃饱后边走边排便,粪中夹带的树籽落地,来看生根发芽,长成此树。我曾遍尝熊喜欢吃的野果、桨果,山梨、山杏、山李子、山里红、山楂、稠李子、楸、水榆花楸、山丁子、山葡萄。悬钩子(覆盆子)、越橘、笃斯越橘(蓝莓)、蓝靛果(黑瞎子果)、暖木条荚蒾、东方草莓、蛇莓、山菇娘、野生猕猴桃(软枣子)、东北茶藨子(灯笼果)、黑天天等皆属山野珍馐。今天品尝的果实是新收获。少年时上山打梨,老人们叮嘱,见成堆的褐色山梨不要捡,熊吃梨整吃整拉,来看会长出一墩子一墩子的梨树。原来,人砍树下山,熊上山种树,熊猫是游走四方的活的播种机。
2月24日
日后将要写的《原始森林手记》一书,可分成若干栏目,列出如下,备忘:
《银线草》:写林中植物
《秋天的橡树》:写树木
《野蜂巢》:写森林昆虫
《浅滩纪事》:写涉禽水禽
《鸟天堂》:写森林鸟类
《荒野回响》:写野生动物
《林下野花》:写野生花卉
《鸟巢》:写各种鸟巢
再加上各篇中所想到的小标题:素花羽扇、河乌歌啭、青鹰巢、绿啄木鸟、溪声、浅滩、倔獾、战熊记。
2月25日
昨夜失眠,爬起来列出一个“散文创作计划”,将来计划出的另一本散文集《原始森林手记》要写的一些散文题目。哎呀,可写的东西太多了!正好借这次填表的机会梳理一下,加上前些天列出的十篇散文题目,也许会梳理出两本散文集的内容,所列篇章都可以基本写出来,但完成这两本书至少用上四年甚至更多的时间。
躺下又想《熊冬眠树》一文,思路常常受阻,进展也极缓慢,但梳理出两本书的篇目让我十分兴奋。需要注意的是,今后的身体状况要保持好,争取把写作的年头维持得更长久一些。
水獭知道河里有多少鱼,熊知道森林是否丰饶。
河流污染和水量减少对自然生态会产生致命影响。
2月26日
昨夜睡眠充足,6:30起床,看窗外天光大好,天气开始转暖,真想赶快回到我的长白山去啊!
妹妹把我送去的散文集需要修改的部分都改完了,下午我又去她那里增补两处描写不足的地方。回到长白山还得继续改,那里的环境也许会让我的修改和写作都能顺利些。
森林养育了熊,熊也给森林回报,它扒开朽倒木,利于树种生根发芽,长出新的树苗。
熊的命运与鼠类的命运休戚相关。熊喜欢抓挠硬度高的枯树干磨爪子。
曾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见过一张刚从池塘里沐浴出来的棕熊照片,它在夕阳下猛摇身体,甩去水花,无数金色水点在夕阳中闪闪发光,包裹住它金棕色的身体。它的周围,环绕着金色的大片枯芦苇。整个画面是金黄色的暖调,美极了。从画面上看得出来,那头熊的心情正处在浴后的舒爽惬意中,精神抖擞,跟刚刚出浴的人一样。
2月27日
今年的两个月马上过去,编了一本散文集《狐狸的微笑》,后记尚未动笔,写《熊冬眠树》散文,开了几个头,路子亦未完整形成,心因此惶惶。
今晚看奥斯卡颁奖礼,估计地球上有至少1/5的人在看。我也看看直播,作为休息。此奖一年只一次,电影与文学是互为依靠,息息相通的。
小安今天来短信,《山猫河谷》已定在《民族文学》第五期做特别推荐。要我的照片、小传和创作感言。这个消息让我很开心。
看来今年会好事连连。过些日子回长白山,在山野的纯净空气中安安静静写东西吧,好事该到时自然就到了,先不去多想。
俄罗斯古谚:狼靠双脚讨生活。换言之,熊要靠树林活着,当然北极地区的白熊除外。
2月28日
写作受干扰,无比烦闷,只好翻书缓解。
找出贾伯伯的书,重看写紫貂一篇,当年贾伯伯曾有言在先,我若写山中动物,可借用他书中的故事。这个故事现在重新再看,仍然会打动我。
长白山一个猎手,不打虎、熊等大型猎物,专抓“大叶子”——紫貂。山里人对黄鼠狼有一种迷信,而紫貂长得与黄鼠狼差不多,所以不直接称貂,加上貂皮是关东山的“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之一,对宝也不能露白,故而称其为“大叶子”。猎手认为打大猎物划不来,一旦不留神,自己这条命就得搭上。抓“大叶子”受累费神,但人没危险,并且来钱不少。
这年冬天刚一落雪,猎手就背上枪和干粮,领着猎狗上了山。先到往年住的地窨子住下,就背上猎枪带上猎狗,到河边去查看“大叶子”的行踪。“大叶子”的食性,不仅吃老鼠、蛇等动物,还喜吃鱼,经常在河边打转。猎手在周围转悠了两天,也没发现“大叶子”的踪迹。第三天中午,他来到了河边准备拢火烤干粮吃饭,忽听下游传来了汪汪汪的狗叫声,他知道这是猎狗发现了情况,急忙背起枪顺着声音寻去。走出不到半里路,就见猎狗在河岸边叫著边用爪子扒雪。来至近前看清楚,猎狗在扒一个洞,那近尺把深的雪下已呈现出一个碗口大小的洞。他知道猎狗肯定嗅出这是“大叶子”的洞。往四周仔细观察,全是“大叶子”的足踪!他蹲下来挨个儿爪印儿细看,没错,是“大叶子”的足印!而且大小不一,看来数量不少!
猎手回到地窨子第二天并没上山,留在家里拾掇夹子。一切器具收拾好,第三天先到山上打了一只孢子,然后拽到“大叶子”洞附近踪迹多的地方,狍子开膛,内脏喂狗,留下几块好肉给自己吃,剩下的用刀乱割了,用雪埋好,并把雪拍实,在雪上挖出“大叶子”可钻进去的洞口,洞里面下上夹子,“大叶子”嗅到雪洞中诱饵的血腥味觅食,才能钻进去取食并被夹住。
第二天一大早,他带着猎狗来到下夹子的地方,发现五个夹子只有一个夹子夹住了一只“大叶子”,毛色不算上等,也还不错。可是当他再做雪洞下夹子时却发现竟多出了一个洞!仔细察看才发现那个洞是“大叶子”自己拱的。扒开雪看,发现孢子肉被吃掉一些,他只好重新下上夹子,再把雪洞做好,然后才离开。从下夹子算起,一连七八天,猎手下的夹子有时会夹住一两只,但他同时也发现,每次总有一个雪洞是“大叶子”自己拱的,下的夹子也总是空的。它会在旁边另拱一个洞,吃饱诱饵再离去。这只狡猾的家伙!
猎手决心要和这只精明的“大叶子”做一番较量。这天,他把夹子下好,天一黑就把猎狗拴在地窨子里,独自扛上猎枪来到下夹子的雪洞附近,找个隐避之处藏好,静观“大叶子”的动静。天大黑以后也没见“大叶子”出来,待到小半夜,才见到一只像黄鼠狼似的东西拖条粗长的尾巴跑到有诱饵的雪洞边,东瞅瞅西抓抓,要钻又不敢钻,只是蹲在那里嗅闻。接着又跑来第二只、第三只,到后来竟达七八只之多,都蹲在雪洞口不钻洞。最后从河边又跑来一只,这只看上去比前面来的那些都大,很粗实,尾巴比身子长出两三寸。只见它到这个雪洞口闻闻,再到另一个雪洞口嗅嗅,而后又到没有雪洞的地方用两只前爪扒了起来,扒一会儿嗅一嗅再扒,直到把雪扒透,它才钻了进去,可是刚钻进去又立刻退了出来,脸冲外蹲在雪洞口,四处张望,察看动静,见确无其他危险才转身进了雪洞,猎手随即明白,这是只精明的老手。这时,蹲在下有夹子的雪洞边的一只“大叶子”有点急不可待,一头钻进了雪洞,接着就听“叭”的一声响,夹子被拱翻,它被夹中了。其他“大叶子”闻声四散奔逃,唯独自己拱进雪洞的那只“大叶子”却毫无声息。直到近天亮,才見它懒洋洋地钻出了雪洞,朝河边走去。又累又困的猎手真想端起土炮给它来一下子,又怕伤了皮毛不值钱,只好眼巴巴地看它走了,只提了被夹死的那只“大叶子”往回走。
猎手回到地窨子思谋好久也没想出个捉到这只“大叶子”的好办法,最后决定还是用笨办法——撵。他把已装好的土炮中的弹药倒了出来,多装了点药,少装点铁砂,这样使土炮发射时更有劲儿,铁砂散布的面大,一旦打中“大叶子”,损坏皮子面小。而后他准备好人与狗吃的干粮,第二天天不亮就带着猎狗去了猎捕地。这次他自己先把“大叶子”去河岸的道守住,让猎狗到下夹子的诱饵雪洞去赶。猎狗在这个雪洞前嗅嗅,扒两爪子,又到另个雪洞前闻闻,然后到一个新扒的雪洞边嗅了嗅,好象闻到了什么气味,就汪汪汪地叫了起来,并用两只前爪使劲扒雪。这时正在里边大吃的“大叶子”被惊到,但它没从它自己扒的雪洞出来,怕被捉住,而是重新掏了个洞,一下子蹿了出来。待狗发现扑过去时已不来不及了。只见“大叶子”蹿出来转身就往河岸跑,它没想到的是,前边也有对手在等着,当它看到猎人时稍愣了一下转头向东飞奔而去。这时猎狗已追了上去,猎手也快步跟了上去。“大叶子”跑得虽然快,但它哪里是狗的对手,狗身长步大,一步等于它蹿好几蹿。可是在这荒山野林里,体小灵巧的“大叶子”,有个地方就可钻进去,狗反而显得笨拙多了。狗与“大叶子”就这样一个跑一个撵,从天不亮开始一直跑到晌午,猎手在后边跟着它们留下的雪踪赶。这时“大叶子”钻进了一一个洞里不再出来,人与狗只好在离洞稍远点的地方打火堆吃干粮。正当猎手与狗吃到一半时,“大叶子”猛然从洞中蹿了出来,还是猎狗眼尖耳灵,也随之扑了过去,猎手扔下吃得一半的干粮望去,发觉这只“大叶子”有点异样,正在琢磨,从那洞口猛然又蹿出了一只“大叶子”。他忙叫了声狗的名字:“黑虎!”先蹿出的那只“大叶子”已被猎狗咬穿了气嗓,后蹿出的那只“大叶子”此时已踪影不见,原来被撵的“大叶子”找了个替死鬼。猎狗好像也觉得自己打了败仗,蔫头耷拉脑地把咬死的“大叶子”叼了回来。猎手立即动手把“大叶子”皮剥下来,把肉扔给狗吃了。被撵的“大叶子”虽然跑了,估计它也没跑多远,于是猎手又坐下来继续吃干粮。
当猎手与再次起身顺踪撵这只“大叶子”时,却没有上午那个劲头儿了。这一上午也确实累得狗困人乏,只是顺踪往前撵。走出约莫二里来地的光景,前边有个烂树桩,猎狗忽然来了精神,三跳两跳来到烂树桩的洞里,把头伸了进去,接着回到猎手跟前,嘴里叼着半个被吃剩的死耗子。猎手用手捏了一下,不仅没冻硬,还有点温,说明“大叶子”也饿了,抓了个耗子充饥。人和狗立即来了精神,快步向前撵去,走出没到半里地,猎狗在一个灌木丛中把隐藏的“大叶子”轰了起来,于是这一貂一狗又马拉松似的跑了起来。“大叶子”跑着跑着钻了林子,猎狗撒着欢也撵了上去。
因为进了林子,灌木丛与矮棵子就少了许多,猎狗可以有用武之地,跑起来也快多了。尽管“大叶子”绕着树跑,但狗一纵就是几米远,进了林子没多久,“大叶子”很快就被狗追上。谁知这只奸狡的“大叶子”,看到就要被追上,竟然来了个180度大转身,迎着猎狗“噌”地顺着猎狗身边蹿了过去。这时,猎狗正四爪撒开躬腰往前蹿,哪还收得住,这一下就拉开了近二十米的的距离,待猎狗回过头再追,“大叶子”已蹿出几十米远。只见它来到一棵树下往上一蹿,四爪抓住树干噌噌噌爬上几米高,回头瞅了瞅猎狗,好像是在说:现在看你能把我怎么样?然后噌噌噌爬上了树顶,急得猎狗围着树连蹿带跳,汪汪汪一直叫,狗不会上树啊!猎手赶来,见此情景也毫无办法。这一人一狗在地上急得直打转儿,“大叶子”在树上一会儿跳到那根枝上,一会儿又跳回来,眨巴着小眼儿往下看这一人一狗,好像故意在气他们。猎手被它气急了,端起土炮往它旁边的树枝上“轰”地就是一枪,那铁砂子打得树枝噼叭直响。这下“大叶子”被吓毛了,顺着这棵树的树枝一猛劲儿就蹿到了另一棵树的树枝上,急急忙忙跑开了。树下的一人一狗眼睛盯着树上的“大叶子”开始撵。“大叶子”虽灵巧,但毕竟不是树上的动物,穿枝飞树也比较费力。一人一狗在地上,眼睛得时时盯着树稍,撵起来也很吃力。就这样一个在树上跑,两个在树下跟,整整跑了一下午。眼看天要黑了,“大叶子”蹿到了一棵枝杈茂密的松树上,顺树干爬了下来,它实在太累了,想找个树洞歇歇。哪知它刚下树就被耳灵的狗听到了声音,鼻子也嗅到了“大叶子”的气味,朝它落地的方向猛扑过来。可惜,只差尺把远没扑着,但这一次可把“大叶子”吓得不轻,它四爪一落地,蒙头转向就跑,狗看到它跑当然又是一阵急撵,眼看要撵上时,前边正好有棵树,“大叶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急忙又爬上了树,狗只好望着树汪汪叫,刨了一阵爪子。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