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解说乡愁

时间:2023/11/9 作者: 钟山风雨 热度: 15606
谢波

  乡愁,应当是全人类共有的情感,尤以我们中华民族为甚。在中国,乡愁十分古老。《诗经·小雅·小弁》即道:“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桑梓,就是故乡之地、父母之邦。在古代,古人对家乡眷恋的表现内涵十分丰富。这里我们仅以诗词为例,粗略地举例说明。一是衣锦荣归,比如汉高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二是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比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三是表达对故乡情感的,比如张九龄《西江夜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四是怀念故乡景致的,比如李白《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五是漂泊天涯与故乡失去联系的,比如施耐庵的《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六是表达征战之苦的,比如范仲淹的《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七是感叹人生不得意的,比如杜甫《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八是哀叹身体不佳的,比如欧阳修的《戏答元珍》:“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九是抒发独处他乡心态的,比如崔涂《除夜有怀》:“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十是感叹老之将至的,比如高适的《除夜作》:“故乡今夜思千里,秋鬓明朝又一年。”十一是闲情逸致的抒发,这一类的表达尤其多,比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曹丕的《燕歌行》:“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谢眺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有情知望乡,谁能鬓不变?”杜荀鹤的《送人游吴》:“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等等。此外,古人也不乏好儿男志在四方之雄心壮志者,比如令狐楚的《年少行四首·其三》:“未收天下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李流芳的《黄河夜泊》:“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韦庄的《菩萨蛮》:“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到了近代,现代国家制度建立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联系加大,置身海外的游子乡愁又是另一番情致。比如秋瑾的《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梁启超的《金缕曲》:“故巢似与人留恋”。此外,由于台湾孤悬海外,祖国仍未统一,余光中的“思乡曲”更是牵动了两岸人民的心肠。

  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近十多年,用“日新月异”来概括形容我国城乡面貌亘古未有的变化,一点也不为过。千千万万个乡村有的变化,有的彻底消失,于是关于乡愁、乡村记忆的一系列话题便常常被人们热议起来。

  乡愁,广义指的是故乡,狭义指的是乡村。这里我们侧重说说乡村这一方面。乡愁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愁”,而是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情,一种对故乡的记忆、牵挂和惦念。

  乡愁是依托于乡村的。我国的乡村面貌是个什么样子呢?在一些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地区,有着深宅大院,但是总体上看,直到改革开放初,过去乡村的外在面貌是十分落后的。从分布看,分散的星罗棋布,像件百衲衣;從交通看,广大乡村长期几乎都是泥土路、道路泥泞;从居住看,绝大部分都是千年沿袭的泥草房;从卫生看,长期处于缺医少药的状态;从文化教育看,由于封建社会政府基本不办教育,能够进入乡村私塾读书识字的人少而又少,文盲占乡村人口的绝大多数;从乡风民俗看,人们勤劳朴实、温和谦让、孝悌忠义,但是追溯历史,物质极度贫乏,社会极度封闭、朴实中不乏愚昧。

  如今乡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人们从乡村走出来再回首乡村的时候,结论只有两条:一是消失的乡村,二是变化的乡村。

  对于消失的村庄,根由在于其上千年的原始状态,已经远远无法适应当今人们的生活,比如供水、供电、交通、卫生、教育等需求,或者说,要满足这些需求,其投入成本十分高昂,消失是必然的。而变化的乡村,则是对上千年传统乡村的一场伟大的革命,是传统乡村向现代乡村华丽转身的生动见证,是亘古以来乡村嬗变最为精彩的壮丽史诗。变化的乡村,完全摒弃了传统乡村由民间自发盲目择居,而由政府筹划规划;变化的乡村,有道路、供水、供电、网络、教育、卫生、文化、消费等综合配套;变化的乡村,以高层住房为主体,辅之以两居左右的低屋,已经与城市民居别无二致,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城市居民;变化的乡村,大多能够注重历史文脉的链结,比如在某个村落,曾经生活过哪些姓氏人家,生产过哪些五谷杂粮、瓜桃李枣,使用哪些农具,如犁、耙、扫帚、扬场掀,有过哪些婚丧嫁娶、喝酒猜拳的习俗,还有哪些吹弹拉打的曲艺、哪些烧砖烧瓦剃头缝衣的活计、哪些孩子们曾经打闹玩耍的套路,更有哪些头面人物的佳话传说、神话鬼怪故事,如此等等,在江苏北部宿迁市一些地方的“乡愁馆”,一一都能找到真真切切的注脚。

  一个人由童年走向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到了年迈之时,童年和少年的光阴最值得回首回味。过去的时光不会再来,正因为如此,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便会归结为乡愁。而乡愁又会随着乡村的变化而愈加浓烈。假如说今天的某个村落和50年前、500年前相比,始终就是那个样子,能够勾起回忆、成为乡愁,那么变化的乡村也许会给我们更多的回味与思考。在历经千年沉睡之后、在我们近代几百年与世界现代国家相比大大落后的历史背景下,变化的乡村正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伟大进步的象征,其伟大意义已经远远不是乡村变化的本身。

  面对可喜变化的乡村,我们应当作出什么思考呢?

  其一是传承。发源于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丢。乡村铸就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永不褪色的底版。用照相的原理来阐述,传统乡村文化是一张黑白照片,今天我们正在制作色彩鲜艳的彩色照片。相较明天、后天,这张照片将会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彩。其二是创新。“九斤老太”不可取。“九斤老太”的历史观,就是一代不如一代、老祖宗不可违,天不变道亦不变。要坚信苟日新、日日新,坚持发展变化观,改革创新观。既不能拘泥于老祖宗所有的东西,也不必为新生代担忧。年年江花红似火,年年观花人不同。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仅以新中国建立以来为例:50年代,人们企盼的是20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60年代,人们企盼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70年代,人们企盼的是三转一响一啪嗒(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照相机);80年代到上世纪末,人们企盼的是空调、冰箱、电视机。进入新世纪,人们比较普遍地享用了汽车、网络和宽敞的房子。伴随而来的还有,由文盲、半文盲为主体到高等教育普及化,基本医疗建立,人的预期寿命大大提高,上亿老百姓走出国门观光旅游,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全国乃至世界的商品等等。由此不难看出,乡村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个乡村,也不可能永远还是那个传统意义上的乡村。

  如今的乡村,出现了“空巢”,年轻的后生们奔进了城市;挑担子赶牲口的看不见了,骑电动车开汽车的多了;你来我往递支烟打招呼的少了,通过微信、QQ联系的多了;孩子们放风筝、推铁环、摔土炮不见了,各种电子玩具、网络游戏多了;上千年延续的方言土语也许不会讲了,但是普通话、外语却比上一辈都牛了;靠着墙根晒太阳,围着火炉取暖拉家常的看不见了,空调房里筹划做买卖的多了。

  乡愁感受,人人不一,但是无外乎人、事和物。如同一个人永远回不去童年一样,乡村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应世代留念的不仅是外在的乡村,更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内在精神。

  乡愁啊,有过我们祖辈真真切切的过往和不堪回首的辛酸,那是穷愁、苦愁、兵荒马乱愁、灾害连年愁、外敌欺侮愁……而在新时代的今天,乡愁是对“愁”的拨乱反正,是“喜”、是“乐”,是小康生活之喜之乐,是社会安定之喜之乐,是幸福健康之喜之乐。

  (责任编辑:苏)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