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四军官兵住在我家的回忆

时间:2023/11/9 作者: 钟山风雨 热度: 15154
郁兴莲+郑桂发+陈明华

  

  我叫郁兴莲,家住泰州市姜堰区罗塘街道太宇村郁园庄。我是1922年出生的,90多年的沧桑岁月,我经历了许多难忘的往事,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1945年春天,一位新四军首长带领官兵住在我家。这件事经常勾起我们一家人一连串的回忆,我和家人既感到无上光荣,也对人民子弟兵的优良作风有了近距离的了解。此情此景终身难忘。

  1945年,我23岁,刚刚结婚。我的婆家是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由于祖祖辈辈吃苦耐劳,家境尚可。这一年4月中旬一天下午两点多钟,天气特别好。我眼看三四个身着便衣的陌生人在我家屋前屋后走来走去,不停地观察,因在战争年代,家里人不免感到有些担心。我壮着胆,紧跟着他们,眼看这几个人向南走到邻居家,同样在观察房子和周边环境。然后,又返回到我家观察房子,我看他们个个面带笑容,并有几位身穿新四军服装的士兵也跟了上来,这才放心踏实了。有一位同志对我说:“大嫂,你是房主吗?”我笑着点了点头说:“是的。”这位同志又说:“大嫂,我们首长带领官兵准备在你家住上几天,可以吗?”我一直知道新四军善待老百姓,当即答应说:“欢迎!欢迎!老百姓喜欢新四军,欢迎新四军。”

  我家房屋前后两进,前排第一进四间草房为厨房,设有三个灶台做饭,后排第二进五间瓦房,东侧有一个东门头,东门头进门有一个小院子。家中的家具物件虽不是很多,却不够整洁有序,我和家人一起动手,清理掉杂物和旧家具,将家中收拾得井井有条。堂屋中央留了一张柜子和一张小方桌,以方便官兵办公,堂屋安排两张床铺,又在屋内空地上打了几张地铺,这样堂屋可以方便十来个官兵住宿。才收拾好,新四军就来了,几名士兵一边将行李运到西房间,一边说道:“首长住这个房间。”我家西房间原有一张床,我说这张床就由长官用吧。一名首长模样的新四军听后不同意,他说:“你家的床我怎么能随便用呢?我睡门板就行了。”于是我的公公黄庆楠从第一进房子的北门拆下两扇木头门板,作为首长用的床板,另外搬来两张木凳子,用来搭床铺。这名首长见我们一家人如此热情周到,连声感谢:“你们真是太好了,谢谢!”床铺和行李等物品到位后,我们一家人又将四间厨房收拾得干干净净。当时,我发现水缸里只有少量用水了,于是,我挑起水桶,从西侧的姜黄河中挑了两担水,盛满了水缸。随后,几位官兵对我说:“我们要在你家房屋顶上架设无线电杆。”我的公公一听,赶忙扛起木头梯子。那位新四军首长却说:“不用您老,我们自己来。”首长没有丝毫架子,和官兵们一起架接无线通讯设施。经过一阵忙碌,东西架好了已接近傍晚,这位新四军首长就在天井中与我们亲切交谈。在交谈时,我的公公特地问道:“请问首长尊姓大名?”他用一口湖南口音回答道:“我姓钟,名叫钟期光,这次我们给你家添麻烦了。”我们真切地答道:“不要紧,我家安排不周啊!”在以后的几天时间里,新四军官兵不肯要我们家人过多地操心,官兵们自己打扫卫生、挑水、收拾东西。

  我清楚地记得,新四军官兵在我家的第二天,我的长子黄绍军,因尚未过周,太小不懂事,经常哭闹。我们住在客厅东侧的房间,我心中很不踏实,心想肯定会影响新四军官兵的正常休息和日常办公,便与家人商议,一家人全部搬到第二进最东边的一间房屋居住,也就是说,第一进四间厨房和第二进的四间主房,全都腾出来,让给新四軍办公休息。当时,我家厨房中有三口锅,二尺、一尺八、一尺五,其中,两口大锅子都留给新四军官兵用,我们家人仅用一尺五的锅子。我记得他们的食物以粥为主,有时还会添一些油炸花生米。整个村庄共设了五六个这样的食堂,每天士兵们按时到食堂分餐。

  白天我们都去田里干活,傍晚上才回来。官兵们非常喜欢我家孩子,经常抱着我儿子玩,有时还把他抱到我的娘家。有一天吃早饭的时候,我婆婆在给小孩喂米粥,钟期光也在吃早饭,见小孩有些哭闹,他特意将吃的肉松递给我婆婆,让她喂给小孩吃,见有好吃的,小东西破涕为笑。

  在新四军官兵住在我家的日子里,主房门前、门头前和房子外面每天有三道警卫值班,安全保卫工作井然有序。除了我和家人外,外人不许随便在我家进出。官兵们整天忙碌不停。每天都有很多人向首长汇报事情,无线电报机也响个不停。当时我们郁家园庄、周家舍、唐家舍,家家户户都住了十来个新四军士兵,一般都是打地铺。我的娘家离我家不远,娘家腾空了三间草房,用作临时医院,但没有见到伤病员入住。我家屋后有一大块空场地,每天上午,我们都看到官兵们上操练兵,还经常看到有不少女兵带领士兵们唱革命歌曲。

  在我的印象中,住在我家西房的新四军首长待人和蔼可亲,性格温和,为人实在,对我家人的举动十分感激,经常对我们一家人说:“你们一家真是太好了!”这位新四军首长住在我家时,常常看到我的小叔子黄永贵练习书法。小叔子时年20岁,且为人忠厚老实,首长十分喜爱他,便在离开我家的前一天,特意和我的公公商量:“我打算将这个小伙子带走,跟我去当兵。”当时,我婆婆没有同意,舍不得儿子去当兵,后来老人每每提起这件事,都感到十分遗憾。

  新四军官兵在我家和村上大约住了一个星期后,就又开拔了。他们整理好行装,拆下屋上的无线电设施,打扫了室内室外卫生,便整队踏上了新的征程。当时,官兵们在我家的墙头贴了一张“安民告示”,向乡亲们表示感谢,文末写上了“钟期光”三个大字。我清楚地记得,新四军官兵动身离开我家和郁家园时,是下午两三点钟。乡亲们眼看新四军官兵四人一排,排着长长的队伍,迈着矫健的步伐向南挺进。当时,我们郁家园人目送着可爱可敬的新四军官兵久久不肯离去。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