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今天南京中山门外的西山地名,已经淹没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之中。而在79年前的西山,这里是残酷激烈、枪炮声震撼山林的抗日战场。中国军队为了荣誉而战,战旗飘扬,浴血西山,演出了一曲保家卫国的血泪悲歌。
西山高地,守卫中山门的最后屏障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兵分三路扑向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其中上海派遣军第十六师团下辖第十九旅团和第三十旅团,主攻紫金山地区,意图夺取中山门进入南京城。驻防紫金山的中国守军是约三万五千人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以下简称教导总队),从紫金山老虎洞、西山到工兵学校,和日军第十六师团展开了长达四天的殊死搏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
西山高地是守卫南京中山门的最后屏障,西山保卫战也是紫金山地区的一次重要战斗。岁月悠悠,白驹过隙,时间的流逝让往事变得模糊不清。关于西山保卫战参战部队、战斗进程以及阵地位置等诸多细节,或者语焉不详,或者有了各自不同的说法。有鉴于此,笔者和抗战史学者唐恺、军史爱好者汪骏多次去西山保卫战遗址实地寻访,并研读了关于这次战斗的相关文献,试图让西山保卫战浮出尘封的历史。
笔者研究认为,西山保卫战中的中国守军应为教导总队步兵第一团,团长秦士铨。时为教导总队第二旅步兵第三团团长的李西开在《紫金山战斗》中这样记录:“步兵第一旅,附工兵一连,担任工兵学校左侧、孝陵卫、西山、中山陵一带地区之守备。右与工兵学校之第八十七师,左与第二旅联系。步兵第二旅,附工兵一连,担任陵园新村、中山陵西侧、灵谷寺至老虎洞一带地区之守备。右与第一旅,左与第三旅联系。”这里明确指出守备西山的是步兵第一旅。文章还回忆:“副总队长兼第一旅旅长周振强,辖第一、二团,第一团团长秦士铨,第二团团长谢承瑞。”因为教导总队谢承瑞团守卫光华门,那么守卫西山的,只能是秦士铨任团长的教导总队步兵第一团。而教导总队步兵第三团的防区,李西开自己回忆:“我们步兵第三团的防御阵地为:由陵园南端之林森公馆起,向北沿中山陵东侧,灵谷寺高地至老虎洞一带地区。”时为教导总队步兵第三团团副彭月翔以及教导总队步兵第一团第三营第九连排长李慕超的文章,也佐证了李西开的记忆。
那么,具体实施进攻西山的是日军哪些部队呢?日军老兵山田芳造在回忆文章《最先登上西山高地》中说:“12月11日傍晚6时,我联队的血达魔队松尾小队第六分队的八名勇士率先到达并占领了中山门东面2000米的西山84.6高地,在血达魔队长的带领下三呼‘万岁。”山田芳造为日军第十六师团老兵,隶属于步兵第二十联队第一大队第四中队。另外,根据步兵第二十联队第一大队第四中队老兵田中实男、板根照、增田六助,步兵第二十联队第一大队第三中队卫生兵大小田正雄以及步兵第二十联队第十中队牧原信夫的回忆,表明攻击西山阵地的包括日军步兵第二十联队第一大队第三中队、第四中队和第三大队第十中队等部队。
马革裹尸,中国将士血染西山阵地
从1937年12月8日开始,侵犯南京的日本军队,在老虎洞和红毛山与教导总队展开激战。守卫老虎洞阵地的教导总队步兵第五团第三营,营长罗雨丰壮烈殉国,全营官兵牺牲大半。守军在12月9日入夜后奉命放弃老虎洞阵地,退守紫金山第二峰。红毛山位于孝陵卫东南,教导总队步兵第一团第三营在此驻守,营长周石泉。一团三营在教导总队吴曙青军士营附战车防御炮的增援下,顽强抗击,使得日军伤亡重大,日军被迫以主力攻击光华门外的工兵学校。
时为教导总队副总队长兼任第一旅旅长的周振强在《教导总队在南京保卫战中》回忆,12月10日拂晓,敌人占领老虎洞阵地后,即开始集中兵力向紫金山第二峰、孝陵卫之西山主阵地攻击;由10日至11日晚上,在第二峰和西山同敌人反复争夺。李西开在《紫金山战斗》中也有相近的回忆,12月10日拂晓,敌炮兵猛烈向教导总队第一、三、五团西山、陵园新村、第二峰之主阵地逐段加强攻击,左路敌军由孝陵卫街向西山第一团进攻,右路敌军由灵谷寺向中山陵、陵园新村进攻。
其中守卫西山的步兵第一团团长正是秦士铨,拱卫中山陵、陵园新村的是教导总队步兵第三团。12月10日,日军在狂轰滥炸以后,由坦克引导步兵向前冲击,教导总队步兵第一团、第三团的战车防御炮勇猛还击,一连击毁日军坦克2辆,敌人不敢继续前进。步兵第一团战车防御炮连连长王峻和全连战士在12月10日这一天的战斗中,全部阵亡殉国。
12月11日至12日两天,围绕西山主阵地和紫金山第二峰,中日双方展开激烈争夺。李西开在回忆中特别指出:“十二月十一日,南京全线复廓阵地之战事极为猛烈,尤以紫金山第二峰、陵园新村至西山一带的主阵地的战斗为最。”战斗到了12月12日下午6时,步兵第一团之西山阵地被日军攻占,第一团撤守卫岗。时为中国军队炮兵第八团第一连连长的谢耀华在《南京保卫战亲历记》一文中,描述了其所在炮兵部队配合西山阵地第一团抗击日军的过程,该炮兵连观测所先后设于紫金山四方城东侧和中山门城墙上。
近年陆续发表的日军官兵日记和回忆录,从侵略者的角度提供了关于西山保卫战的叙述。日军第十六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在1937年12月11日的日记中说:“这天晚上,第二十联队通过夜袭占领了西山。”12月13日中岛今朝吾在日记中这样叙述:“在西山邮局进行善后处理,直至下午6时,今夜在此地宿营。”12月14日中岛今朝吾仍“滞留在西山高地”。原步兵第二十联队第一大队第四中队第二小队老兵增田六助,在12月11日的日记中说:“下午2时向前推进、占领了前面的陵园邮局。6点攻占了西方高地,击退敌人的数次进攻,彻夜保持警惕对峙。”12月12日的日记又说:“数次击退敌人的反击。”
面对敌人的凶猛进攻,中国军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日军官兵日记对此有不少记录,常常发出感叹,并对中国军队表示尊重。如日军第十六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12月11日的日记记载,中国军队“几乎整夜不停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反击”。第十六师团参谋木佐木久12月13日记于西山的日记:“敌人充其量是为数不多的残兵败卒,而装备着步兵的重炮兵、骑兵表现得如此惊慌失措,听起来简直太荒唐了。”步兵第二十联队第一大队第四中队老兵田中实男有这样的印象:“敌人在拼死抵抗。”步兵第二十联队第一大队第四中队老兵板根照在《攻击南京》中写道:“尽管天上有战机,地上有战车,都在猛烈地攻击,但是不顾死活的敌人看上去不像要退却的样子。”还有步兵第二十联队第十中队老兵牧原信夫12月11日的日记:“敌人受到如此强大的炮击还仍然顽强地抵抗到最后,实在令人佩服。第十中队或被这些残兵反击,或在冲上去后还受了相当损失,虽然是敌人,但也叫人佩服。”
守卫西山的步兵第一团在南京城陷落以后的命运,文献中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源出李西开的《紫金山战斗》和彭月翔的《从坚守阵地到北撤长江》,在廖仲恺墓南端的步兵第三团预备指挥所掩蔽部内,秦士铨和李西开共同商议了撤退计划。依据李西开的回忆,秦士铨的步兵第一团经过西山保卫战后伤亡过半,至12月12日晚,步兵第一团官兵已不足千人,仍在中山门外卫岗高地及农场地区与日军激战。另一种说法源于周振强的《教导总队在南京保卫战中》,12月12日晚10时以后,周振强赶到富贵山教导总队部,召集官兵布置撤退事宜;晚12时各部队开始逐次由阵地撤退,其中步兵第一团团长秦士铨率本团为后卫。根据周振强的记录,步兵第一团团长秦士铨在南京阵亡殉国。
今日西山,建议规划建设遗址公园
时间拥有磨洗世间万物的惊人力量,近八十年的时间也足以沧海桑田。那么,当年西山保卫战的主阵地究竟在哪里呢?2012年出版的《南京地名大全》相关词条“西山”,并非指中山门外的“西山”。而近年出版的《南京城市地图》、《南京市城区图》、《南京交通旅游图》,也没有关于“西山”的标识。笔者查阅了二十多份民国南京地图,其中《首都城市全图》(1931)、《新测南京城市详图》(1933)、《南京全图》(1946),把临近孝陵卫附近的高地标注为“邵家山”;而1931年发表的《总理陵园地形全图》,把“邵家山”以南高地明确标注为“西山头”,其最高处海拔75.4米。
笔者曾经和唐恺、汪骏多次去西山保卫战遗址实地寻访,初步判断,今天钟鼎山庄和铁匠营之间的高地,就是昔年杀伐之声震天的西山保卫战主阵地。其东面为老邮局路,南面临中山门大街,北面是沪蓉高速公路南京连接线。这里保留着4处南京保卫战遗址,包括1个营连观测所和3个机关枪掩体。营连观测所位于西山头山顶,为半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的混合建筑,共有三个观测孔,其防雨檐皆为炮火所毁,甚至部分外壳已经脱落,可以想见当年战斗的激烈程度。以营连观测所为中心,分布了3个机关枪掩体,各有3个射击孔。笔者建议这里可以开辟为南京保卫战遗址公园,成为警示后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表达抗战精神的南京保卫战纪念公园。
南京需要一个表达抗战主题的纪念公园。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集中体现,除了北京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上海的淞沪抗战纪念馆,近年来庐山、重庆新建有抗战博物馆、抗战遗址博物馆,孤军抗战的衡阳恢复了抗战纪念城,玉石俱焚的台儿庄也重建了台儿庄古城。2015年上海新建了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1937年的南京,有十万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保卫祖国而献出生命,牺牲之众,实为惨烈,南京应建一处怀念他们的纪念公园。
西山保卫战遗址基础条件较好,并且交通十分便利。西山保卫战遗址距离地铁二号线孝陵卫站仅数十米,地理优势非常明显。这里现名“邵家山公园”,是一处供市民娱乐锻炼的免费公园,基础条件较好,只要稍加规划和建设,即可开辟为南京保卫战遗址公园向游人开放,成为钟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一个引人入胜的新景点。将来中外游客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可以在地铁二号线云锦路站乘车,行20分钟在孝陵卫站下车,实地走访南京保卫战遗址公园,就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当年战争的残酷以及今天和平的宝贵。
在山东威海寻访刘公岛炮台遗址时,笔者见到刘公岛主峰旗顶山山腰处建有北洋海军忠魂碑。受此启发,笔者建议可在西山保卫战遗址建南京保卫战殉国将士纪念碑。孙宅巍先生在其著作《南京保卫战史》中认为:“南京保卫战作为全面抗战初期一次举国瞩目的战役,在抗战史上自然地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并载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光荣史册。”79年前南京的土地,被烈士们的鲜血染红。南京保卫战中国守城官兵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全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十万中国将士为了保卫祖国,把美好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古城南京。向烈士们寄托哀思,向后人传播抗战精神,南京保卫战殉国将士纪念碑都将是一个适宜的重要载体。
(责任编辑:顾鸿)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