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古代的灯烛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书文摘 热度: 16296
考古发现最早的灯,是战国时代的。战国时代已有连枝灯、兽形灯、盒形灯等等各种造型的铜灯,但普遍使用的是豆形的陶灯。

  秦汉时代,灯的式样更加繁多,有造型精美的人形灯、兽形灯,也有简朴实用的豆形灯、卮形灯。有座灯、吊灯,也有行灯、提灯。不管哪种灯,必不可少的是有一浅盘。盘中心大多有一尖状突起,用来安放灯捻或灯烛。汉代还不会制造蜡烛,灯中的燃料是用植物油或动物脂膏。云南昭通出土过一盏东汉时期的灯,上面还残剩一段烛芯。烛芯是用八九根细竹条,缠上一层3毫米厚的纤维做成的。用这种烛芯浸透油或动物脂肪,就制成了灯烛。不过,这种用脂膏做成的灯烛都比较粗短,不能做得很细长,而且这种灯烛无法插在针状的烛钎上,所以,魏晋隋唐时期的灯座上常常有一根或几根用来插灯烛的灯管,而没有后世烛台上的那种烛钎。

  大约到了西晋,才发明蜡烛。《世说新语》写石崇和王恺斗富,“用蜡烛作炊”,可见晋代已有蜡烛了。但因为蜡的产量远比油脂要低,所以用蜡烛照明是一种奢侈的生活,而“用蜡烛作炊”更等于是在烧钱了。

  (选自《趣味考古(插图本) 》/叶文宪 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7月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