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蒋梦麟 北大的“功狗”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书文摘 热度: 17039
蒋梦麟曾写作文让日文老师中川批改,作文中有“中日同文同种”的字句。中川老师批改时,毫不留情地写道:“不对,不对。中日两国并非同种,你的国家即将被列强瓜分。可怜,可怜。”当晚,蒋梦麟为国家的前途黯然神伤。

  蒋梦麟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不过他的校长地位相当尴尬,校方组织撰写的校史中,称蒋梦麟为“典型的国民党新官僚”,“在北大是不得人心的”。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经常是在职而不在校,代为处理行政事务的就是蒋梦麟,以致当时就有人评价:“这五六年来的北大校长,与其说是蔡元培,不如说是蒋梦麟。”

  1930年12月,蒋梦麟辞去教育部长,正式出任北大校长,此后直到抗战胜利,15年间他始终是北大的行政负责人,是北大历史上掌校时间最长的一位校长。在此期间,针对北大“大度包容,思想自由”这两种著名“精神特点”所产生的“纪律弛,群治弛”两个缺点,他致力于“整饬纪律,发展群治,以补本校之不足”。这一新思路,使得北大的教学和科研在风雨飘摇的战乱年代也有稳步上升,实为一大奇迹。蒋梦麟自己说:“从民国十九年到民国二十六年的7年内,我一直把握着北大之舵……一度曾是革命活动和学生运动旋涡的北大,已经逐渐变为学术中心了。”

  去台后,在某次北大周年纪念时,傅斯年在演讲中称,孟邻先生学问比不上孑民(蔡元培)先生,办事却比蔡先生高明;而他自己学问比不上胡适,办事却比胡适高明。蒋梦麟听后笑言:“这话对极了。所以他们两位是北大的功臣,我们两个人不过是北大的‘功狗。”

  (选自《晚近中国名人逸闻录》/张永超 编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