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六君子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书文摘 热度: 15536
掌故新知之一

  人文琐屑:

  六君子

  拥袁世凯称帝最力的筹安会六君子之一杨度(皙子),后来成为中共地下党员,住上海杜月笙家,常约党内同志借下棋为掩饰,闭门密谈竟日。杨是曾国藩重要幕僚王壬秋(湘绮)高足,当时筹安会杨是主力,杨自谓继承老师的“帝王学”,所以别号周公。时人曾写诗讥讽杨度,诗为:“拥戴袁家作帝王,思潮起落总无常。筹安有会劳研究,复辟何人首主张。师徒一时相济美,王(壬秋)、杨(度)没世定流芳。他年洪宪编新史,应把周公作子房。”近年有人写《杨度传》,其中颇有缺笔,此诗自未收入。洪宪故事,所知或亦不多,未必能得全貌,杨度一生“思潮起落”,极为复杂,洪宪以后曾任孙中山驻北平密使,民国十年以后,和梁任公也甚相得(梁在袁称帝时,发动蔡锷倒袁最力),可见时势变迁,影响到政治家之间的感情离合。

  六君子中的刘师培,也是清末民初著名学者,光、宣之际,上海《国粹学报》是主张反清的学术刊物,师培以刘光汉笔名经常刊文主张革命。他是仪征人,字申叔,治春秋左传,著述甚富,有《春秋左氏传例略》、《庄子校义》等。但其后忽然投靠满官端方门下,民初又参加筹安会。某些知识分子年轻时正义凛然,其后有因形势、有因利禄等等而转变初衷,清末至今,这种由坏变好,由好变坏的知识分子很多,例子不胜枚举。

  严复的译述,至今还被承认是把古老中国推向新潮流的前驱,在中国现代思想界,功不可没,但他也被拉入筹安会,糊里糊涂地赞成帝制。他那时沉湎鸦片,已经不大与闻外事了。这三人以外,六君子中的孙毓筠、李燮和、胡瑛都是官僚政客,没有什么可道的。

  (选自《人文琐屑》/黄苗子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8月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