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藏在课本里的爱:感恩生命,感谢有你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绘阅读 热度: 24437
叶绍继 何翠

  人生之路走得坚实,只因我们心中有爱。爱是延续的河流,流淌着人与人之间的绵绵情意。就像树叶对于根的感谢,花朵对于阳光、雨露的感谢,人怀感恩之心,让生命中接收到的哺育,得到的温暖,蒙受到的无私,都成为照耀在生命中的光芒,折射到人间,在感恩的表达中真切地活着。感恩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跟着名家的成长经历,用文字书写感动,用生命创造价值,用智慧追寻梦想。

  老王(节选)

  文/杨 绛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名师对对碰:杨绛的《老王》是一篇回忆性文章,记叙作者过去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生活片段。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三轮车夫,因为在北京解放后没有加入组织而落伍,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他物质上艰苦,精神上凄苦。因为是单干户,没有组织,思想上怀有极大的恐惧,这是老王最大的不幸。老王也是一个极其善良的人。他愿意给作者家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接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以至在去世前一天,“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上门感谢作者。这里节选的就是这一情景。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幸而善良的老王,是不是值得我们深深地思考?

  一棵小桃树(节选)

  文/贾平凹

  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

  名师对对碰: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描写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经历风雨仍然顽强生存的小桃树,赞颂小桃树同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一棵小桃树的顽强生长,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志。作者明写一棵小桃树及其生存环境,却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作者及其同代人所面临的那个年代,让读者从中品味到小桃树的成长经历与贾平凹成长经历的相似之处,從而揭示了一个生活哲理:不屈不挠地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作者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反映了自己对美好未来、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

  这里节选的是文章结尾两段,描写小桃树在暴雨中“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但“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坚强地挺立着,这让作者非常感动,也深受启发,感悟到人生哲理。因此,我们不仅要感恩给我们帮助的亲人、同学、老师及其他所有人,还要感恩社会和自然,感恩生活给我们的启迪。

  母亲,我不识字的文学导师(节选)

  文/梁晓生

  我心里内疚极了,一转身跑出去。我没有用母亲给我的那两元钱买《红旗谱》。

  几天后母亲生了一场病,什么都不愿吃,只想吃山楂罐头,却没舍得花钱给自己买。我就用那两元钱,几乎跑遍了道里区的大小食品商店,终于买到了一听山楂罐头,剩下的钱,一分也没花。

  母亲下班后,发现了放在桌上的山楂罐头,沉下脸问:“谁买的!”

  我说:“妈,我买的。用你给我的那两元钱为你买的。”说着将剩下的钱从兜里掏出来也放在了桌上。

  “谁叫你这么做的?”母亲生气了。

  我讷讷地说;“谁也没叫我这么做,是我自己……妈,我今后再也不向你要钱买书了!”

  “一听罐头,妈吃不吃又能怎么样呢?还不如你买本书,将来也能保存给你弟弟们看……”

  “我……妈,你别去做活了吧!”我扑在母亲怀里,哭了。

  今天,当我竟然也成了写书人的今天,每每想起儿时的这些往事以及这份特殊的母爱,不免一阵阵心酸。我在心底一次次呼喊:我爱您,母亲!

  名师对对碰:文章情感真挚,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刻画出伟大母亲和知恩儿子,使得读者深深为故事所打动。母亲虽不识字,但她崇尚文化,生活再艰辛也支持孩子读书。沐浴在这样伟大的母爱中的孩子,自然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如饥似渴地吸收一切有营养的知识,最终成为一位作家。由此可见,父母的文化程度在家庭教育中固然起着重要作用,但绝对不是决定性因素,更重要的是指引正确的人生方向。母亲用微薄的工资,全力支持培养孩子读书的热情,懂得感恩的孩子,会把父母之于自身的爱回报给父母,并且努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回报父母,报答父母。

  多年父子成兄弟(节选)

  文/汪曾祺

  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候,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他画画,我小时也喜欢画画,?但他从不指点我。他画画时,我在旁边看,其余时间由我自己乱翻画谱,瞎抹。我对写意花卉那时还不太会欣赏,只是画一些鲜艳的大桃子,或者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瀑布。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给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这建议是很好的,到现在我写的字还有“张猛龙”的影响。

  名师对对碰:本文作者记述了父亲与自己、自己与儿子之间那种亲近、温馨、平等的关系,文章提出了许多颇具教益的观点,对于招待人们如何“做父亲”,如何处理好家庭父子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借鉴。语言生动、简练,体现了“短篇高手”汪曾祺先生一贯的幽默风趣风格。做父亲的能尽量保持一点童心,与儿女处成兄弟一般的关系,或许是父子人伦一种较高的境界。那么,推而言之,多年夫妻能否成兄妹?多年母女能否成姐妹?倘如是,人间亲情将更温馨、更融洽。

  其实,父子关系是很微妙的。中国的父子一般是缺乏沟通的,大多时候是互相的心领神会。就这样在沉默中,双方度过一生。临了,回头一看,说是父子,莫若兄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