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味甘性平,清热明目。
母亲抓了一把枸杞泡在青花大碗里。清水中,干瘪的枸杞逐渐饱满,红润。母亲随手择出几枚,递到我的唇边,瓷碗中,清水荡开几圈涟漪。舌尖上跃动着枸杞的甘甜,还有母亲手上那点微凉。
正是黄昏,暮色浓郁,泼开的天光像碗中的枸杞,红了半边。母亲正在准备晚饭。家中外婆年事颇高,总要吃得清淡些。于是,母亲便花了心思把清粥小菜尽量多做出些滋味来。
精致却不烦琐,一口锅,一柄勺,一捧米,一碗水。
碗底的枸杞已经舒展开来,清水泛着夕阳的光,母亲把水沥干,加在洗净的米中——透白的米,鲜红的枸杞,犹如雪原上燃得正艳的簇簇红梅,隐隐透着些温润的香气。
母亲用筷子轻轻搅拌一番,成簇的“梅”便被“大雪”覆没,星星点点,难得看见了。香气倒是如旧的,或许更多了些包容与柔和。
米粒还未成粥时便早已融合了母亲的细腻柔软,在冷冷的冰凉中酝酿着百般温情。
大火滚着,粥咕嘟着;文火焖着,粥呢喃着,余热煨着,粥便稠了。
于是粥饭重新被盛进先前装着枸杞的青花大碗里,厚而浓郁,白里透红。暮色四合,远远地,几只雀儿扑棱着翅膀回到巢中。母亲唤来电视机旁的外婆。四四方方的桌子上,三世同堂,几副碗筷,几碗枸杞粥,几颗流着红油的咸鸭蛋,再无他物。满室热气袅娜,清香萦绕,外婆有些心切地尝了尝,许是太烫了吧,她的脸红了吧,而母亲也红着脸。我想是霞光,是热粥的熨帖,抑或是心底流淌的幸福染了这样的绯色。
粥,冒着一缕热气,從遥远的农耕文明萦绕至今。它在平凡琐碎中被重复了千年,于是成了生活中一枚独特的烙印。
正如亲人的陪伴,初尝寡淡如水,却涓涓地温暖着生命所有的岁月,简单中却又透着生活的最真意。
点评:在作者笔下,热粥不仅能填饱肚子,还融合了母亲的细腻,酝酿着百般温情,在平淡的岁月里,流淌着幸福与温暖。作者刻画了一位勤劳能干、关心子女和孝顺老人的母亲形象,表现了“亲人的陪伴让岁月静好”的主题。全文借物寓意,将母亲的温暖寄托于热粥之上,以小见大,含蓄隽永。文中有许多句子可圈可点。例如,作者把“泼开的天光”比作枸杞,又把“鲜红的枸杞”比作“簇簇红梅”,比喻巧妙新奇,彰显着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再如,作者善于将物与人联系起来写,如“我想是霞光,是热粥的熨帖,抑或是心底流淌的幸福染了这样的绯色”。这样的句子,常常借助想象、粘连等手法,由具体的事物写到抽象的情感,由物及人,有画龙点睛之效。(特约教师: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戊戌中学 陈平英)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