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交换学校,交换人生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绘阅读 热度: 17785
贾晓静

  阅读分享:虽然接受教育已经成为每个公民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城乡差异、阶层身份造成教育机会失衡的现象依然存在。私立学校在强大的财力、过硬的师资和优质的生源等条件的共同推动下,蒸蒸日上,而有一些公立学校则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下日渐落寞。但是,并不是私立就代表优异,公立就代表糟糕。其实,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教育模式,各有可取之处。因为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其内容不只限于课本,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理解到真正的教育。(特约教师: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戊戌中学??陈平英)

  英国贵族与平民沿着两条不同的路径接受教育。“私立学校”向来是“昂贵”“精英”“优质”的代名词,全英国仅有7%的人口毕业于私立学校,而31%的英国国会议员曾接受过私校教育,而“公立学校”则显得有几分落寞——良莠不齐的学生素质、有限的教学资源,学费低廉,教育质量很难保证。

  当私立名校的“学霸”和公立学校的“学渣”交换身份,会对他们造成怎样的改变?英国广播公司(BBC)近日播出的纪录片《交换学校:阶级划分》试图通过为期一周的真人实验探寻答案。

  就读于有着300年历史的英格兰名校威尔特郡沃明斯特中学的乔恩、桑德与凯蒂,是此次交换的主人公。除乔恩有在公立小学求学的经历外,其他两人从未接触过公立学校的同龄人,三人对即将就读的贝姆罗兹公立学校充满好奇。

  走进教室的第一天,3位“学霸”就被新学校里复杂的情况搞昏了头。

  对乔恩来说,贝姆罗兹的学习生活显然过于轻松。“在沃明斯特,早上8点半到下午5点都要在校学习,课后还有不少家庭作业;可在这里,下午3点就放学了。我们有大把时间无所事事。”

  过惯了私校忙碌生活的乔恩对这样的闲适感到惬意,但没过多久,对“荒废时间”的悔恨就开始让他坐立难安。

  与两个男孩不同,凯蒂在公立学校的女伴纳斯让她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2011年,纳斯的爸爸从叙利亚逃亡到英国,在长达7年的努力后,他把妻女接到了自己身边。纳斯能在安全的环境里读书,尽管这是再普通不过的公立学校,仍令她充满感恩。纳斯告诉凯蒂,未来自己想到牛津或剑桥这样的名校就读。这让凯蒂颇为触动。

  为期一周的“放羊”生活讓3个富家子女备受冲击,而对于公立学校的学生布瑞特、卡西姆与纳斯来说,在沃明斯特这所寄宿制中学,私立学校里的“上流生活”同样令他们吃惊——每年2.7万英镑的学费、齐备的教学设施,甚至那把自都铎王朝时期流传下来的椅子。更让他们难受的是,学生踏入校门的第一课,就是学习遵守各种规矩——从定时起床、熄灯,到穿衣打扮的标准,再到使用手机的场合……每一项琐碎的规定都让他们如坐针毡。

  对布瑞特来说,私立学校里处处意味着束缚。渴望“自由”如他,也不敢在严肃的课堂上造次——在这里,学生稍有冒犯,就会被老师“请”出门去。

  虽然纪律严明,但学校重视每个人的心理成长。校长定期与每个学生对话,倾听他们的意见并答疑解惑。对来自公立学校的3个孩子来说,这可是从未有过的“礼遇”。更让他们吃惊的是,沃明斯特的学生除了专注学习,还有多达42个兴趣小组。

  在交换活动的尾声,向来无法无天的布瑞特显得有些惆怅。和桑德并肩靠在网球场边,他有些无奈地说:“我真的很想永远留在这个学校……”

  英国《每日邮报》指出,《交换学校:阶级划分》是一部充满“意外”的纪录片:“观察者把镜头瞄准了不同背景的学生。事实上,纪录片呈现出了多样的教育模式,且各有可取之处……教育来自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解了这一点,人们可能对这个国家的教育更有信心。”

  张秋伟摘自《新民晚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