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睥睨”是一个书面语,形容斜视的样子,有厌恶、轻蔑或高傲之意。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词最早却是名词,而且特指女墙!女墙也叫女儿墙、女垣,是古时城墙上面呈凸凹形连续排列的齿形矮墙,作用是守城士兵瞭望来犯之敌,同时又可作为掩体。今天很多古城的城墻上还完好地保留着“女墙”的形制。
那么,为什么女墙又称作“睥睨”呢?明清之际著名才子李渔在《闲情偶寄》一书中引《古今注》:“女墙者,城上小墙。一名睥睨,言于城上窥人也。”“言于城上窥人也”,意思是指从女墙的孔中窥伺敌人的动静。显然,这种窥伺之状跟“睥睨”之斜视的样子非常相像,女子则更善于“睥睨”之态,故把女墙称作“睥睨”。斜视的样子很容易跟厌恶、轻蔑或高傲联想起来,因此“睥睨”由此而引申为此类义项。
若子摘自《这个词,原来是这个意思!》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