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1958年的金门炮击作战是我军以地面炮兵为主,在海空军密切协同下,对位于金门岛的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惩罚性联合作战。金门炮击作战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综合运用军事、政治、外交和宣传等手段实现了对台湾国民党反动统治者的惩戒打击,同时有力震慑了美企图分裂我国的恶劣行径,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扩大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金门炮击作战中的思维能力运用对今日解决台湾问题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牢牢把握军事行动主动权在于拥有审视全局的战略思维
金门炮击作战是毛泽东亲自指挥的一场作战,也是我军的一场特殊军事行动。金门炮击作战过程中的打与不打,主动权完全被我所掌握,而促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毛泽东能够在复杂的内外环境中娴熟的运用战略思维,站在全球的角度看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岛屿的作用,这其中蕴含的道理就可以充分说明战略的角度是全局性的,也是综合性的。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一直叫嚣着要“反攻大陆”,并且对我东南沿海实施不断的骚扰,严重威胁到我东南沿海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1954年,美国不顾我国的主权问题,与台当局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企图通过武力干涉来造成“两个中国”的局面。1955年,在我成功解放浙东沿海岛屿,并于同年发出国共双方和平谈判的呼吁后,国民党反动势力仍然叫嚣要“反攻大陆”。
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曾经说道:“对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反帝斗争,对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我们就是要支持”。1958年5月9日黎巴嫩人民举行起义,美、英等国为了维护自身在中东的利益,公然以武力干涉黎巴嫩等国的事物,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谴责,所引发的中东事件成为我发动金门炮击作战的直接原因。
毛泽东综合分析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审时度势,决定在1958年夏秋季节发动对金门的炮击作战行动。既可以惩击国民党蒋介石反动势力,也可以支援中东地区人民的解放事业,还能挫败美国人分裂中国的“美梦”。
二、有力回击美对我国的分裂行径在于坚守底线思维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不允许任何国家或者个人可以侵犯的。1949年美国支持的蒋介石政府败退台湾,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的胜利,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壮大,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让美国很担心其在亚洲的利益受到损害,美国是不允许一个强大的中国在亚洲重新崛起的。因此,美国一直支持蒋介石反动派不断骚扰大陆,甚至叫嚣“反攻大陆”,其目的就是阻止中国再次强大,维护其在亚洲的利益,保持其对社会主义阵营的优势。朝鲜战争的失利让美国人在亚洲的利益圈再次受到了削弱,中国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也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行动,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想要利用台湾制约大陆,让台湾成为制约新中国建设发展的一个绊脚石,麦克阿瑟曾狂妄地说,要让台湾成为永不沉没的航母。1985年10月6日《告台湾同胞书》中这样写道:“这是中国内部贵我两方有关的问题,不是中美两国有关的问题。美国侵占台澎与台湾海峡,这是中美两方有关的问题,应当举行谈判解决”。美国人的分裂行径就是在挑战中国人民的底线,福建军区官兵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对金门的炮击作战实际上是在对美国进行警告和探底,炮击金门作战挫败了美国企图搞“两个中国”的阴谋。
三、扑灭国民党反动统治者的嚣张气焰运用了辩证的创新思维
金门炮击作战是毛泽东以军事斗争为主,结合政治、外交和宣传手段进行一次“特殊作战”,这场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蒋介石和美国拴在金门岛这个问题上,令台湾对大陆保持血肉联系,同时用炮击护航编队摸清美国政府的底细,揭露美国人企图分裂中国的行径。1958年10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令》中明确道:“停停打打,确是如此,但非诡计。你们不要和谈,打是免不了的。在你们采取这样顽固态度期间,我们是有自由权的,要打就打,要停就听。”毛泽东利用创新式的、前所未有的办法,获得了军事行动的主动权,做到“打而不登”,采取“封而不死”、打打停停、半打半停的策略,一方面给金门的蒋军留有生路,另一方面堵住了美要撤离金门的嘴,增加了美蒋之间的矛盾。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曾这样表示:“我奇怪我们是不是在进行一场滑稽歌剧式的战争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金门炮击作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综合运用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解决了当时复杂国际环境下的国内问题,历史表明,军事手段是我们捍卫国家和主权领土完整的保底手段,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底线,应时而为、顺势而动是创新思维的源泉和动力。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理,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才能走得更加坚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