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发展的网络媒介使不断细分的受众群体对节目要求不断提高:对同质化严重的泛娱乐化综艺节目出现审美疲劳,转而关注内在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审核力度不断增强,知识文化类节目开始回暖,重归大众视野。
基于此,国内文化类节目正经历重要转型期:科普教化向文化节目为了更适应现代媒介特性及受众需要偏向综艺娱乐化在生产制作上愈加追求与受众的互动,强调参与感,共识感,制造一场“仪式感狂欢盛宴”。在一些火爆的文化类节目中已经能初窥到综艺基因,而文化季播剧《上新了?故宫》进一步打破旧式文化节目常规,是针对更广大年轻受众制作的综艺轻文化类节目。
1.新媒介:强话语权引发全民讨论
新媒介不断发展,受众对新兴网络媒介接触频率更高,网络媒介话语权不断提高,传统大众媒介在文化领域价值观导引功能减弱,新媒介逐渐承担文化价值观导向和舆论态度风向标的社会功能。现代人媒介使用环境及方式也发生重大变化,个人手机微端设备代替合家观看电视,多频道个性化网络视频平台成为主要媒介形式。《上新了?故宫》由高知名度网络视频平台爱奇艺全网播放,借助平台热度推广自身,进一步增强宣传效果。
网络社交平台多个交叉融合的兴趣圈文化圈中一旦有如同意见领袖的自媒体用户开始发声,对节目发表看法,其声势便迅速蔓延,通过网络口碑传播和病毒传播进一步增强传播效果。《上新了?故宫》通过官方微博运营,发起超话讨论,借助明星效应提升点击率,运用话题打造全民参与讨论的文化交流狂欢,成为2018年收官之际的爆款文化IP。
2.内容创新:大众综艺化风格
2.1 “真人秀+收官晚会”模式提升娱乐性
户外真人秀更加强调体验感,通过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强共鸣感,达到强烈认同效果。与《国家宝藏》固定舞台的纪录式选秀式文博综艺相比,《上新了?故宫》脱离传统文化节目形式框架,流程环节设置更加灵活:采取实地探索,明星扮演文创开发员带领观众深入探索故宫未开放的处女地,零距离接触文物:不再拿上舞台远距离欣赏而是回归历史空间,又打破博物馆的界限,让观众回到真实的历史环境中感同身受地体味历史文物建筑的魅力。
在第一季最后一期,节目采取“文创上新盛典”现场文艺晚会的形式,与现场与屏幕前受众进行实时互动,对前几期主题进行总结回顾,并对节目外延文创产品进行宣传营销,达到双赢效果。
2.2 综艺特效剪辑增强趣味性
画面剪辑更加跳跃:多个特写镜头,故宫全貌俯视镜头及宫廷风景空镜头等多种镜头组合搭配,画面语言更生动 综艺风格字幕和动画特效辅助画面,达到知识点娱乐点齐飞的效果 将故宫萌猫拟人化,担任旁白解说,萌态声音包装故宫网红猫,在节目中延伸故宫特有的御猫文化,拒绝教科书式古板说教,打造轻松愉快的娱乐氛围。2.3 现代化文本编码引发观众共鸣
不同于《国家宝藏》现场舞台演绎,节目小剧场采用影视剧拍摄方式 主观性设置故事剧情,这种带有创作性想象性解构过程本身就会潜意识地带有现代思维 人物台词文本的编码也跳出原有历史时空,站在了当下与我们一起进行现代哲学观念与社会价值的探讨。第一集围绕着建筑“倦勤斋”设计的小剧场,乾隆对着镜子文物与另一个自己进行跨时空对话,现代化拍摄手法首先在视觉上便打破了以往影视剧中皇帝的刻板设定。
“我就是那个不用端坐在皇位上的你,我和你一样骄傲,只不过你的骄傲是在天下的版图上驰骋,而我的骄傲,是自由,是了无挂碍。”该对话表面上是对江南的向往和帝王治理国家间的矛盾冲突,却在具有现代思维的语言文本包装下影射了现代人对于自由和社会责任、权力间关系的解构:将江南与自由划等号 坐拥天下,肆意而为究竟是自由还是自私,不问天下事、无事一身轻究竟是自由还是无为,小剧场结尾并没有给出确切答复,镜子的特写,长达数秒的空镜头留白将这个问题抛给了观众自发思考。
由此,独特的镜头语言,具有现代批判性思维的台词文本,及独特人物形象,所有符号文本均体现着现代社会价值观,超出了以往文化节目中传统“学院派”美学逻辑中对于文化的固定历史时空的凝视欣赏,激发强烈认同感与代入感。

图2-1 小剧场中乾隆对镜自我沉思
3.重新定位受众:打造全民轻文化交流圈
文化传播交流圈深刻影响着相同文化意义空间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气质。如何进一步扩大传播,就需打破原有的僵化垂直的“文化层级圈”,面向更广大受众。新概念“轻文化”开始出现。这种轻,不仅仅是消费层级上的轻,更是文化产品化,IP化过程中内容不变,传播形式的减负。文化变得“举重若轻”,充满了亲和力与娱乐感,受众能轻松地进行文化学习与认知。打造全民轻文化交流圈,就是在不断交叉融合的文化语境中,借助活跃的网络媒介带给各圈层受众最直观易懂,快餐式的文化消费体验。
《上新了?故宫》以轻松娱乐的方式传达历史故事,深挖文化元素,见证文创产品设计过程,借助外延产品的营销推广延长文化传播线,使文物走出封闭的展柜,模糊博物馆的边界外延。打造故宫“轻文化”:传统文化不再因历史时空的距离而被我们束之高阁, 而是鲜活起来,故宫元素活跃在现实生活中传统宫廷文化走下云端,受众不再只是远距离欣赏赞叹,而是更进一步了解亲近,将传统文化融生活中,融进血脉之中。
这样,优秀传统文化就以一种轻松亲和的新生状态在社会传播并成为社会流行趣味,在现代社会重建传统文化新价值,与创新融合,得到进一步的传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