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基于“大类招生”下大学生适应力的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新生代 热度: 16975
曾刚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天津 300300

一、前言

“大类招生”改革模式已经成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的重要途径和趋势。在学生对学校和专业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二次分流选择理想的专业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选择和特长发挥。中国民航大学自2018年9月开始试点工商管理类大类招生,探索航空运输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本文将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探讨大类招生下学生适应力及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协同提升模式。

二、大类招生下的工商管理类学生适应力调查

1、入学后对于新的学校环境适应程度?

当问到入学后对学校的适应时候,有15.3%的同学一开始完全适应,79.45%的同学依靠自身调整后基本适应,同时,也仍然有5.25%的同学仍然不能适应。从绩点来看,从一开始就完全能适应的学生中绩点3.0-3.2之间有17.4%,绩点3.21-3.49的占26.87%,绩点3.5-3.99的占26.87%,绩点4.0以上的占1.49%,绩点3.0以下的占25.37%。这说明,大约95%的同学能够很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而有少部分同学依然不能适应,这些同学也是高校需要重点关注和帮扶的对象,因为这些学生往往伴随着旷课、挂科、网瘾等不良行为。

2、对大类招生分流专业,你有没有明确的目标?

当问到对于分流专业的目标时候,15.53%有清晰的目标,制定计划努力实现,65.75%的同学表示有初步想法,但是离实现还有差距,15.98%的同学表示很模糊,没什么目标,安于现状,2.74%的同学表示没考虑。这说明很多同学的目标感弱,或者制定了目标,但是执行力还有待提升。

三、大类招生模式下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老师协同育人调查

1、你对于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评价如何?

28.77 %的同学表示非常满意,很多专业老师既传授知识又教为人处世之道,51.6%的同学表示满意,很多专业老师上课认真也兼顾立德树人,17.35%的同学表示一般满意,很多老师以传授知识为主,开展少量德育活动2.28%的同学表示不满意,专业老师仅仅传授知识,其他很少。这说明大部分专业课教师能够做到不仅传授知识,还积极教学生为人处世之道,积极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你认为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在协同育人方面的作用如何?

27.85 %的同学认为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在协同育人方面协同度很高,39.04%的同学认为协同作用明显,29%的同学认为协同性一般,4.11%的同学认为缺乏协同性。另外,从不同绩点分布的情况来看,4.0以上,3.0以下,3.0-3.99各个区间段的同学的看法总体保持一致。这充分说明高校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具有共同的育人目标,能够积极做好立德树人工作。

四、提升大学适应力的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老师协同育人策略

1、利用第一、第一、第三、第四课堂构建大类招生模式下的新生入学教育模式

针对新生出现的适应性问题,可以在新生一入学阶段,利用第一课堂全面系统地介绍学校的相关课程体系。在第二课堂,为新生提供更多了解民航企事业单位的机会,通过邀请民航业内专家进课堂,优秀校友讲座等方式加强新生对行业的认同。另外,通过第三课堂利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行业中去。最后,在第四课堂,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对大类招生学生管理的模式进行系统介绍,对分流专业、方向进行详细的介绍。第一课堂的教育需要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共同配合,协同合作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2、构建“学区+社区”的大类招生学生适应力提升平台

由于大类招生学生经过2年的通识教育学习之后,需要二次分流确定专业,必然出现同一个宿舍4名同学4个不同专业的情况,但是大部分同学之间经过2年的相处已经培养了共同的兴趣,情感和习惯。如果重新调整宿舍,必然造成学生新的不适应。因此,在学生管理环节,辅导员可以依托宿舍,构建社区化管理的模式。同时,在学区方面,专业分流之后,学生会以专业为划分形成新的班级,在学区方面,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共同合作,做好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德育发展工作。

3、推进有效的辅导员、班导师和专业教师联系班级工作机制

高校辅导员、班导师和专业教师在学生的德育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班导师既是学生班级的班主任又是学生的专业课教师,在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方面,可以起到纽带和桥梁作用。三者需要达成协同育人共识,加强沟通和联系,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专业教师在班风建设、学风推动中的作用,形成定期交流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