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探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新生代 热度: 17523
赵天宏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高场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网络是许多计算机专业必须了解的课程,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及学生对相应的知识和能力的理解是非常必要的,培养创新意识与现代教育能力的结合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主动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利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发展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一、教学理念

爱因斯坦说过这样一句话:学生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产生兴趣,学习自然面然就会变得积极,这样也能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能力也随之变强。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以前旧的方式教学,重新开启新的教学方式。

  新的教学方式就是根据学生的目的和教学的内容,运用新的教学方式来启发诱导教师传授知识的和培养学生积极兴趣的新的途径。在古代,教育学家孔子是很注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采用访问式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现在的教学应用中,老师本来是一个传播者的角色,现在教师要转变这种观念,变成一个引领者,引导着学生自己打开思维,对新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理解通信操作模式概念时,将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三个概念与收音机、对讲机、电话三种常见设备进行类比教学,既简明又通俗。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老师在讲述理论的时候,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来激发带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也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大胆地讲出来,教师在旁边给予指导和评论。这样学生记忆会比较深刻,自己也会去思考和探索问题,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而以人为本的教学也必须重视学生的需求,长时间以来,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使命,在学生的头脑中呈现出来的是具有权威性的,反而会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填鸭式的方法。只有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才能促进教学的发展。另外就是要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个性,知识水平不同,教师必须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不同的学生开展教学,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每个学生水平都得到了提高;采取合作和互助的教学,引导学生,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我们的教学目的最终是使学生成长,成为能够独立生存,能够奉献社会的人才。所以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来设计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其一要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二要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培养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可以为他们设立相关专业课题去独立思考和研究,以培养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介绍一些当前研究的热点,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二、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手段就是粉笔加黑板,再者就是简单的PPT讲稿演示教学,然而这些都难以收到较佳的教学效

  果。随着教学改革深入,一方面必须采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达到让学生“看得到做得到”的教学效果。另ー方面得改变以住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围绕一个任务,在兴趣的驱动下,通过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完成既定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素中学习。

  现今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学习仍然是非常之罕见,这主要是由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老师的教课习惯所致,

  显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的教学需求。对于这种师生之间交流不足的情况,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几点措施来改善,同时将课堂气氛搞得更加活跃:

  1.每节课前,告诉学生这节课要讲的内容,给他们几个问题,需要他们在这节课的课堂上回答,促进学生的课前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课。

  2.授课过程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和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最后再由老师作出评论,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3.增加学生互动交流时间。课堂中,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各小组内部讨论,最后由负责人进行总结。针对问题,再由学生踊跃回答或者教师给予解答。

  4.让学生走上讲台。对于某些比较简单的内容可以由学生来完成。学生们必须认真预习,并深刻理解课程内

  容后才能把课讲好,这样既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交互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

三、量化考核

由于教育体系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学生仍以成绩为动力,因此,在整个课程进行过程中评分环节依旧是很重要的。老师可以在课程的各个环节对成绩进行评估,比如上课时的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情况、期末考试等。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学生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维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例如可采用以下评分方式:总成绩的30%是平时成绩,20%是实验成绩,50%是期末考试试卷的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上课提问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而实验成绩可以参照之前所述对学生进行要求,保证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而最后的考试题目的难易程度,也需要老师根据本次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做到既可以考察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又可以把学生的掌握程度最大化地区分出来。这样经过三个部分的考核成绩,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保证课程教学的效率。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