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提高产业质效推动沅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11/9 作者: 新生代 热度: 16043
赵勇飞 中共沅江市委党校 湖南省益阳市 413100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发力,但最为重要的是提高产业质效.即以创新动能支撑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人才支撑高质量发展,以政府改革支撑高质量发展.

  沅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有优势有不足.优势方面:一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沅江市处在长江经济带、"一带一部"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大益阳城市圈的战略叠加区域,在发展机遇上可谓左右逢源,可获得多方面的政策优势与政策支持;二是产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沅江县改市已有近30年,产业规模在益阳保持领先地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园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发展环境持续改善.不足方面:一是发展基础薄弱.沅江市不靠边不靠海,过去以农业经济为主,经济结构不够优化,经济发展起步晚,发展质量不高;二是产业规模不大.相比省会长沙周边县市差距较大,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仅为浏阳的13%、宁乡的14%,长沙县的17%.受市场、政策、企业自身等因素影响,当前有近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停产并申报退库.新增规模工业企业数量少,投资项目不足,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

  尽管如此,沅江市还是有自身潜力未充分释放,产业总量、结构、布局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坚持创新驱动.要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破除旧动能,培育新动能,提高创新对经济的贡献率.

(一)抓住企业创新这个"点".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一是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加大政策、人才和宣传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大智能化投入,促使企业成为创新需求、研发投入、研发活动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力军.三是组织和支持企业定向攻关,紧密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促进成果转换.四是制定创新激励制度,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推动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市场化.

  (二)推动产业转型这根"线".产业转型升级无止境,这是因为市场在变化,人们对产品的消费需求在改变,科学技术在更新.正因为这几点,产业转型升级的脚步不能停.一是根据市场需求淘汰落后产能.有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企业,要不讲条件、不谈困难,坚决引导退出工作.二是加快产业升级.某些产业虽然低产出低效益,但市场需求量大.这就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创新发展方式等,做到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三是引进、培育新兴产业.要优化发展环境,把握政策机遇,筑巢引凤引进新兴产业.要政企校企合力、商企联合,加强科技研发投入,改造传统产业,培育一批新兴产业.

  (三)构建创新平台这个"面".一是构建科技平台.加快园区管理创新,组建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产学研平台,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二是构建开放平台.始终坚持走创新开放之路,出台并实施"两湖新区"规划,积极对接大益阳城市圈、推动城镇建设和旅游开发.三是构建特色平台.以湖为依托,加快"双创"步伐,构建湖城、湖景、湖鲜相互融合又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平台.

二、壮大实体产业.要加快培育一批市场空间巨大、发展前景广阔的支柱产业,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打造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沅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温润,为培育优质农副产品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考虑种养优质环境问题、品种改良问题、集约化生产问题、技术服务问题、产业升级等问题.基如此,一是加强农村水利基础工程建设,确保抗洪防旱御寒,打好环境污染整治攻击战,创造农副产品优质生产环境.二是培育高档优质稻产业发展,通过实现订单生产,创建高档优质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积极推进"沅江大米"品牌整合和创建.三是加快土地流转,为集约化生产提供条件,为基地建设提供平台.四是引进先进技术,助推品种改良.

  (二)做强园区产业.做强园区产业就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提高产品质效.做强一个产业,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可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效果,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二是推动政府园区建设,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政府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为企业投产创造了无障碍环境,政府的保障建设用地需求,提供强有力的劳动力资源,优化了产业发展环境.有利于有效整合资质,推动产业聚集、转型和升级.三、抢抓机遇,准确研判国家投资和产业政策.要围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的实施,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比较优势,捕捉政策机遇,争取招大引强.四、扩大开放、众人参与.要推动区域大融合,加快融入"大益阳城市圈"和对接"长株潭一体化".

  (三)推动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产业竞争力,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要在打造"湖城——湖景——湖鲜"特色的基础上全面铺开湖业,促使产业融合,产生新型产业:一是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大力实行"互联网+"融合发展,着力促进"互联网+绿色农副产品"、"互联网+湖特色加工产品"、"互联网+湖乡湖景旅游"等等.二是产业间的延伸融合.要以服务业向第一、二产业延伸渗透,形成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等,形成以"活动带动人气、项目促进融合"的发展路径,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产业内部重组融合.如,第一产业内部的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等产业之间,以生物技术融合为基础,通过生物链重新整合,形成生态农业等新型产业形态.沅江较为成功的有稻虾共作、稻蛙种养,不仅绿色而且高效.不仅如此,还有畜-沼-果-采摘休闲模式、畜-沼-草-鱼-垂钓等生态种养休闲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