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立德树人",当前还有不少小学生缺少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遇到事情容易放弃.这都说明对当前的小学生实施德育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但是,当前依旧有不少小学体育教师忽视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这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介绍几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做法,以供同行参考.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培养小学生规则意识至关重要,体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就是学生要用合理的方式取得胜利,不难发现,小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他们的内心感受常以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如何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并正确面对胜负应成为教学中必须重视的环节.在一次换物接力赛中,一名学生在完成换物返回队伍时,发现他刚才放的球滚出了放置区.于是他折返重新把球放入圈内.而他的这个举动直接导致了整个小队在比赛中的失利.完成比赛后,同组的队员有责怪他的,也有表面不说,但终因比赛失利而失落的.我及时把握了教育的时机,肯定了这个学生的行为,并建议大家都能像他一样,在严格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再来比试一次.
事实证明,学生的规则意识是在教学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细致观察,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和发扬,既是对当事学生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其他学生的一种教育.
二、鼓励学生完成任务
体育教学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体育锻炼,一些学生怕苦怕累,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这不利于他们的发展,所以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挑战困难,比如耐力跑项目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艰苦而枯燥的练习.但在艰苦的练习过程中,我们却能找到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力的契机.在一堂普通的耐力跑练习课上,我让学生自己设定跑步里程和线路,并让学生们设计各自在小组中的排位,保证在耐力跑中不掉队.学生小组完成目标和线路设定后,我主动加入学生小组中一同进行耐力跑的练习.有了教师的加入,加上路程距离和线路都是学生们自己设定的,他们的练习兴趣被激发了.在完成300米的中速跑后,部分学生开始身体不适.此时,我及时跑到他们身旁给予鼓励.学生们基本都能克服身体不适带来的困扰,努力完成预定的目标.
通过这次活动,我意识到在耐力跑的练习中,教师要设置更多的方法、教具,甚至亲自加入耐力跑活动,这都会给予学生极大的练习动力,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我们教师要认识到,无论耐力跑练习的手段和方法设计得是否有趣,学生本体感受肯定是疲劳的.耐力跑的关键,除了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让他们掌握耐力跑的方法,体验耐力跑过程中的身体感受,还能帮助学生看到自己努力后的成果.通过成果的展示和肯定,不断增强学生直面困难的勇气.
三、树立自信,克服恐惧
在一堂武术课的侧手翻教学课上,我发现学生小Z在侧翻时比较胆怯,不敢尝试.究其原因,是学生心理恐惧,缺乏自信.那么如何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增强学生练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勇敢地跨出第一步呢?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把小Z分到胆子比较大、身体素质和他接近的一组,组织学生一起观看课前各小组收集的优秀运动员的图片,讨论侧手翻的动作要领,欣赏比赛场面.我建议小Z放松心情,先进行模仿练习.他完成了.然后,我慢慢提高要求,让他将动作做得非常标准,他也做到了."勇气不是说的,而是要展现给别人看的."我鼓动大家请小Z展示,"小Z是不是勇敢的男孩?""是!""相不相信他也能翻过去?""相信!"在同学们的鼓励和掌声下,他终于勇敢地做出了非常标准的侧手翻的动作.对于那些有恐惧心理的学生,教师要在教学中经常向他们提出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解答,先锻炼他们敢说的勇气.练习时,尽量让他们靠前些,促使他们先做、敢做,锻炼胆量.通过这些有挑战性的练习,让学生在掌握动作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克服困难的信心.
四、促进交流与合作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很多活动需要同伴合作,这也隐含着渗透德育的契机,比如在进行双人跳绳教学过程中,学生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基本以平时的"友情"作为唯一选择因素.而我引导学生通过给自己积分的方式来完成和多个伙伴的合作.每交换一次伙伴得十分,两人合作跳绳个数超过十次再得十分.然后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开展双人跳绳的练习.在目标的引导下,学生展开了积极的合作练习.期间,我就个人跳绳技巧及合作方法进行介绍,及时帮助学生更密切地开展交流和合作.通过这次活动,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双人跳绳的环节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通过交换伙伴得分的方式,激发学生尝试与更多伙伴合作.同时,学生又在跳绳次数的限定下,积极开展方法、节奏上的交流和练习,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常能听到教师要求学生开展交流和合作,但怎样交流与合作的引导往往是教师忽略的.这样,教学要求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为学生的合作提供必要的基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设计合理的目标,布置合适的问题,设立以合作为导向的学习目标,切实让学生在活动中紧紧围绕动作学习的关键开展交流和合作.
总之,在体育教学之中处处都存在着德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时机,正确利用表扬鼓励,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随时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陶冶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成为真正"健康"的人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