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遏制历史虚无主义、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时间:2023/11/9 作者: 新生代 热度: 17854
张长江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借助各种形式在高校进行扩散和渗透,对思政课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帮助学生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真面目,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成为摆在全体思政课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历史虚无主义在高校的传播及实质。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大学生关心时政的特点,借助抨击中国的人权、腐败等问题,宣扬西方的价值观, 敌视社会主义、共产党的领导,培养亲西方的思想。这在部分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了影响。他们中存在的问题不是事实是什么,而是他们相信的是什么。这种心态才使得历史虚无主义有了可乘之机。历史虚无主义披着“解放思想”“范式转换” “ 重新评价”“ 反思历史”的外衣给人一种学术研究的假象,增强了其认同度。

  历史虚无主义利用影视、文学作品,对真实的历史事实进行碎片化的加工,进行了艺术性的夸张或修改,会造成学生们对历史的错误理解或认识,学生就会在心中埋下对真正的历史怀疑的种子对学过的真实历史的怀疑,往往更容易相信这些所谓的非正统思想,给历史虚无主义可乘之机。

  习近平提出,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集中表现为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一种社会思潮。 其根本目的在于从根本上动摇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是西方敌对势力对华实施和平演变的重要举措

二、历史虚无主义对思政课教学的冲击

(一)质疑课堂教学内容的真实性 ,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度不高。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些学生认为课堂内容都是愚弄人的,是对学生的洗脑,都是冠冕堂皇的假话,这种认识降低了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感兴趣、对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缺乏信心、对社会主义道路持怀疑态度、怀疑党的历史的真实性。 甚至一些学生, 倾向于接受所谓的“ 新观点”,而这些“新观点”则恰恰是历史虚无主义渗透的表现。有的学生认为课本的知识、观点和中学阶段相似,总是抱怨没有新颖之处。而历史虚无主义文章“可读性”较强, 又体现了“ 新”的观点,迎合了一些学生“猎奇”的心理。 这些学生更乐于接受那些颠覆传统的“ 新观点”。

  (二) 有些学生学习的功利性较强,教学实效性不高。有些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拿到学分,至于学习过程中的素质教育和收获,很少关心。认为这门课程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作用不大,即使历史是虚无的但那又不影响自己的工作、学习,仅仅是一种认知上的错误,仅此而已。

  (三)部分教师受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 致使政治立场不坚定,影响到思政课教学质的实效性。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个别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发展历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思想动摇。 集中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把思政课的教学仅仅当做一项任务来完成,而不是考虑真正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这是值得警惕和纠正的。

三、遏制历史虚无主义,增强思政课的时效性。

遏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冲击, 高校应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推进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推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优化教师队伍的组成。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仅表现在学历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上, 还表现在教师队伍的组成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离不开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班主任的辅导。 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学生大学阶段重要的人生导师。如果把辅导员纳入到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而言,言传身教、以身示范才能更具有说服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 , 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 。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思想的偏差,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不回避热点问题, 及时纠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较高,借助于社会热点问题得出以偏概全的结论是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惯用手段。 课堂教学不仅不能回避热点问题, 而且应该适当讨论社会热点问题,及时纠正学生认识的偏差。 在课堂讲授中,要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而且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注重案例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跃课堂氛围, 提高理论说服力。 在案例教学的运用过程中, 要注重案例选取的恰当性,课堂教学要注重有理有据, 尤其是历史资料的支撑。 以历史事实说明问题, 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说服力, 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平台的运用,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 展示丰富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提高了直观教学的效果。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