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试分析某一翻译作品中的翻译技巧

时间:2023/11/9 作者: 新生代 热度: 8929
瓦热斯江.胡加买提 新疆大学人文(中国语言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1.常用翻译技巧

  1.1 什么是翻译技巧?

  所谓翻译技巧指的是翻译的具体手法,即翻译原文时在某些场合需要对译文的表达做一些必要的调整和改变。

  1.1.1 加词法 ?? ???? ????? ???? ??? ??? ?? ???

  加词就是在译文中增加一些原文字面上没有的词语。加词须以忠实原文为前提,加词绝不等于增意。加词法常用于以下情况:

  一.加词以充分达意

  有些字句如照原文字面翻译,或者意思不完整,或者会造成歧义,必须适当地增加一些词、词组。

  如:13亿中国人民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满怀信心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例句将原文中“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句中潜存的“之路”一次加以补充,使其意义更为明确且清晰,使译文达到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译文中以《??????》 加以补充,使其充分达意。

  二.加词以合乎语法

  为了使译文符合用词造句的习惯,可以增加一些适当的词。

  如:这三件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的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

  

  三.加词以润饰文字

  有时不加词基本上也忠实于原文,译文大体上通顺,可是读起来,总是人感到好像缺少了一点什么东西似的。如:我们的人民勤劳勇敢,坚忍不拔,有智慧,有理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顾大局,守纪律。

  

  1.2 减词法

  减词同加词的情况正好相反。翻译实践中有时需要在译文中省略原文的个别词,否则行文显得啰嗦。不合译文表达习惯,有时甚至会影响原意的确切表达。

  一. 减译重复的词语

  全党同志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例句中原文两次重复了“勇于”,“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中三次重复使用了“不”,但是在译文中都只译了一次。

  二.形容词、动词作定语而被修饰的中心语是抽象名词时,被修饰的名词可以省译。

  三.双音节动词之前加上“进行”、“加以”、“予以”、“感到”之类的动词组成述宾词组时,翻译时,如能用一个动词表达它们的意义,可以省去这些词。

  如:

  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

  

  译文中将原文里的“进行”一词没有翻译出来,就属这种情况。

  1.3 引申法

  引申是翻译中一种普遍现象。所谓引申,是指根据上下文,不拘于词的字面意义或词典上提供的译文、释义,而对词义做必要的调整变动,或另辟蹊径。这里包括原文词义的引申和译文表达的引申。

  一. 转译:

  如: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170多年的历史,概括地说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

  

  二.词义具体化

  有时原文中某些词或词组的含义比较抽象或比较概括,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词义,将它们译为意思比较具体的词或词组,以便确切表达意愿。

  三.词义抽象化

  有时原文里某些词或词组的意思很具体,翻译时如照样移植不合译文表达习惯,往往需要抽象化的方法来处理。

  1.4 反面着笔法

  反面着笔法是指翻译时从反面着手处理原文的意思,以便更好地表达原文意义,使译文通顺、流畅、或达到一定的修辞目的。 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 从反面着笔处理原文的肯定语气,即:把肯定译为否定。

  如:要敢于负责,不要怕。

  

  二.从反面处理原文的否定语气。即:把否定译为肯定。

  如: 如果硬要照搬,造成动乱,那是很不利的。这是个非常实际的严重问题。

  

  结论

  本论文正是着重论述了汉维翻译中常用的几种翻译技巧,以及相关的翻译学知识。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民汉双语版报告和《邓小平文选》民汉双语版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维汉互译中所使用的翻译技巧,通过完成本论文,本人也收获颇丰,希望今后从事何种工作,而运用到本论文所涉及的翻译技巧知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