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对何谓政府公信力以及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学、法学和行政管理等领域,未深入到道德层面。即上述几个领域对政府公信力的研究,是在伦理“缺勤”的情况下进行的。我们有必要从伦理视角对政府公信力进行重新建构,这也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必经途径。
一、何谓政府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获取公众信任的一种影响力,它是政府部门在行政活动中凭借自身信用而赢得社会公众信任的一种能力。政府公信力包括了政府信用和政府信任两个方面的内容。政府信任以政府信用为基础,政府公信力就是政府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中,依据自身的道德状况所表现出来的与社会公众建立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关系源自于政府信用,即政府履行其对公众承诺的状况。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体现,体现着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二、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及其伦理困境
(一)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
1.权力腐败严重。权力腐败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影响政府公信力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权力腐败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它并没有随着历史文明的车轮前进而消失,反而是相伴而行。众所周知,权力源于公共生活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公共性是权力的本质。单从权力的这一特性来看,权力与腐败是格格不入的,因为权力的“公共性”决定了它不能给腐败的滋生提供任何条件和土壤。2.权力错位。权力错位是指行政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的时候,权力的运行和结果与权力本身相背离。行政人员作为行使国家公共权力的代表者,自身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人民的“公仆”,又是具有独立意志和个人利益的个体。因而在实际的权力操作过程中,为权力错位提供了不可根除的隐患和操作空间,为权力寻租提供了条件。使他们在使用公共权力时不可避免的发生身份冲突和角色冲突,致使他们有意无意的为自己或所属的利益集团谋取私利,致使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最终导致政府公信力流失。
(二)伦理困境
1.行政人员的伦理缺失。近几年来,随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开展和公务员录用采取考试制度以来,我国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是,存在于个别领导干部中的行政伦理缺失现象比较严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个体道德观念上存在的偏差,导致权力腐败行为的生成。他们的行为不仅否定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美德,而且还与其正大光明、勤政廉洁的职业道德相背离。摒弃了履行国家公共权力职责时应遵守的基本道德原则。2.政府缺乏诚信。政府诚信是政府公信力的脊梁,也是健全整个社会信用体制的保障。诚信对于政府来说不仅是一种道德义务,更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一种政治道德维系,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及其部门“依然满足于计划经济时代那种一切围绕着政府转的权威感,习惯于运用行政权力,发号施令,强制性地推行自己的行政目标”。政策朝令夕改,严重的影响了公众对政府能力的信任。
三、政府公信力伦理建构的路径
提高政府公信力,需要我们从公务员自律和他律双管齐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即提高政府公信力的路径有两种: 内部伦理路径和外部伦理路径。(一) 外部伦理路径
1.加快政府伦理制度化。我国政府公信力流失、政府伦理失范的表现之一是制度缺乏伦理关怀。法律和道德在社会上都起调节的作用,法律是道德的最低要求。道德在调控中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的信仰起作用,是“软”的一面,法律则通过国家机制强制社会成员遵守,是“刚”的一面。若要有效遏制有些行政人员无畏公众压力、道德沦丧的行径,就必须要把道德软的一面转化为刚硬的一面,即把伦理制度化。2.建立有效的道德监督机构。在我国,政府工作人员一定程度上拥有自由裁量权,而且行使过程中弹性比较大,一些权力使用的不合理、不公平导致了种种的社会问题和社会不满。反观国外,为了有效的监督政府工作人员,一些国家专门设立了道德监督机构,如意大利设立了“审议庭”,这些机构的设立有利地促进了政府工作人员对道德准则的遵守,也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有章可循。
(二)内部伦理路径
1.加强官德建设。所谓官德指的是为官从政者在行使公共权力、从事公务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以及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我国以德治国的关键。加强官德建设需要我们抛弃“官本位”思想,需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2.加强公务员队伍道德修养。良好的公务员队伍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保证。行政人员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政府公信力也是通过他们在处理政务、解决老百姓问题时的出发点、态度、言行举止中表现出来。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就是加强公务员自身的“内功修炼”,从而能够自觉抵制各种“灯红酒绿”的诱惑和被“腐败之虫”侵蚀。
3.加强公务员的道德教育。地方公务员工作都比较繁琐,平时根本没有时间给自己“充电”,更没有时间来加强自我道德素养,政府部门应该定期或不定期的为政府工作人员提供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和培训,从而防止腐败等各种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因素生成,同时提高受训人员的思想境界,正确引导行政人员的价值取向。
值得注意的是,从伦理道德层面提高我国政府公信力,需要我们把外部伦理途径和内部伦理途径有效的结合起来,只有将二者有效的融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调节和制约作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