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6年10月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国有企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并从坚持党的执政地位等多角度多层面,对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出要求,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指明方向。时隔一年后,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从严治党提出新要求,明确指出全面从严治党一直在路上,必须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从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提出了新的总体要求。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也一直在路上,党建工作作为改革的重中之重,必须抓牢抓实,真正看到实质和成效,才能确保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清晰明朗,才能真正发挥改革的效用和成果。一、坚守政治定位,提高党建工作政治站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依靠力量,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是发挥其基础和力量的根本。“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固本之源要坚守住政治定位,提高党建工作政治站位。首先要做到“两个坚持”。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一方面,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并将其作为党建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从思想上武装国有企业党员干部,从意识上带动国有企业干部职工,从政治上引领国有企业事业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真正分析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目标导向,守好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原则,着力全面解决党建工作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
其次要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将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政治任务,作为根本之根本贯穿到国有企业各项事业改革之中。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结合所在地区各省市区的规定,始终践行“两个维护”,坚决纠正各项政策规定落实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切实将“两个维护”落到实处。
最后要把政治建设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首先任务就是要把政治建设同国有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紧密结合,政治建设作为各项业务开展的前提,必须始终以党的政治路线为指引,坚守政治原则、明确政治底线、严守政治纪律。要完善国有企业民主集中原则的各项制度,特别是“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在政治纪律面前有据可循。从决策源头把好关、守好纪,发挥程序决策的制度效用,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公开化,更好地开展国有企业业务经营方面的各项工作。
二、全面从严治党,发挥党建工作引领作用
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历史时期,国有企业的发展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自改革开放以来,回顾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史,每个阶段都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也不同程度存在着多方面的矛盾与问题。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又面临新的挑战,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应对新时代下的新问题新挑战。首先要坚持好党建工作的主线地位不动摇。党建主线代表着先进性、纯洁性、指导性,发挥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并将其贯穿改革发展的始终,激发国有企业内生动力,提升国有经济的带动能力。
其次要加强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阶段,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全面从严治党一直在路上的原则不能变,责任落实要求不能变。首先,要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保证党和国家部署决策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的会议精神与会议指示,结合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将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其次,要督促全面从严治党的职责责任,明确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主体责任,始终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严肃监督问责机制,追讨失责人员主体责任,形成制度红线。
最后要把握“全面从严”四字。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核心,在把握从严二字的前提下,又要把握全面二字,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巩固反腐败斗争的坚实成果,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常态化,夺取反腐败压倒性胜利。
三、明确各级分工,发挥基层组织堡垒作用
首先要完善组织建设,明确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各级分工。一是国有企业党委主体作用不可撼动,国有企业党委主体责任是保障党建工作落地生根的关键,要从主体提高对于党建工作的认识,提高党建工作建设力度,聚精会神抓好党建工作,明确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二是国有企业党委书记要认清本职责任,要将党建作为本职工作尽心竭力开展,要树立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作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带好头、引好路。三是党委成员实行“一岗双责”,在抓好经营业务的同时,要在头脑中时刻上好党建工作的弦,一方面为经营业务开展把好方向,另一方面也为国有企业发展抓好根基。纪委书记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面对问题要坚持原则,明确政治红线,更要主动作为,加强监督执纪,真正将全面从严治党从口号变为行动。其次要加强队伍建设,培植适应新形态的优质干部。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是国有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党和人民将国有企业国有资本交由其经营,代表了党和人民对他们的信任。国有企业队伍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如何在新形势下培植优质干部已经成为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关键。一方面,要建立有效合理的用人机制。坚持选好人、用好人,打造灵活的用人机制,确保干部能上能下,职工利益得到保障,才能真正激发队伍建设活力。“得人则安,失人则危。”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与关键,成也在人,败也在人,用好人、把好关,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兴企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构建合理的党建队伍。明确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层级,打造三级队伍模式,明确支部队伍建设、党小组队伍建设以及广大党员队伍建设。支部、党小组以及广大党员队伍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基层力量,也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根基,必须做好队伍建设的相关工作。
最后要明确党管干部的原则,健全党建工作人才配备。从目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人才配置来看,很多企业存在人才配置不健全、岗位设置不合理以及岗位职能不完善的情况。新时期新形势下,特别是在十九大召开之后,党建工作被提上主体地位,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建设也同样需要跟上。首先要加强国有企业内部人才储备,选好支部带头人、选好党小组负责人,切实将党建工作细化分解,落实到人。其次要健全党建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结合党建工作的各项要求,健全党建工作培训体制机制,打造一批政治本领过硬、业务能力过硬、敢于担当作为的人才队伍。最好要创新党建工作形式,建立与时俱进的新型党建人才。转变工作理念,利用好信息技术手段,挖掘大数据时代下的新型党建工作,通过信息收集实现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合理化。建立党建工作信息库,完善日常党建工作管理机制,健全党员信息收集整理机制,利用大数据实现对党建工作、党员管理的信息化、智慧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