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和电子产品的普及,颈椎病呈现年轻化和普及化现象。颈椎病[1]是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据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七型: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食道型颈椎病及混合型颈椎病。当代大学生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力学失衡所致,颈椎退变较轻,症状以颈肩部疼痛为主,并伴有神经根症状或病理征,符合颈型颈椎病表现。近来,国内一项研究对2000例颈椎病患者开展调查显示:青少年颈椎病患者陡增,其所占比例由8.7%上升到12%。
1 资料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均被临床确诊为患有颈椎病的聊城大学大学生22例,年龄18—24岁,其中男生14例,女生8例。
1.1.2 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无急性外伤性椎间盘突出或颈椎先天畸形,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无服用镇痛药或激素累药物。
1.2 综合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2012年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原临床症状消失,肌力正常,机体功能恢复。
显效:原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机体功能改善明显。
有效:原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机体功能部分改善。
无效:原临床症状及机体功能无改善。
1.3 治疗方法
1.3.1 手法治疗
1.3.1.1 袁氏整脊手法
袁氏整脊手法特点:发力时随发随收,发到即止,收发自如,运用了功夫中的寸劲和弹抖劲。手法治疗原则: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发力于无形,矫正于瞬间,健康于永远。动皮不伤肉,动肉不伤筋,动筋不伤骨。
安全:以小角度、小力度、小幅度,在关节活动限度内进行矫正,是一种最为安全的矫正手法。
简单:手法施术简单直接,简便易行,一般不受环境、体位的限制。
省力:生物力学与杠杆原理的科学应用,要求医患同体,不同的关节和部位以及不同的手法都要求有相应的体位,以追求力的最佳传导,最舒适和最小力的治疗效果。
高效:把脊柱上移位的椎体以及脊柱相关联的各个关节的错位关系、通过特定的矫正手法使其恢复原位,使病变的器官,软组织或细胞能重新获得经脉的滋养,进而达到痊愈,可以说手法整脊是一种最彻底、最有效、最温和的疗法。
艺术:劲力柔和圆润,遒劲刚强,手法如行云般连绵,如泰山般沉稳,给人一种艺术享受。
境界:“大道至简”“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使治疗成为一种享受。
1.3.1.2 龙氏正骨手法
龙氏正骨手法操作分为四步,即放松手法;正骨手法;强壮手法及痛区手法。
放松手法:主要通过掌心和拇指揉法,也可应用擦法、按法和摩擦法,在棘突、横突附着的肌腱紧张压痛点处做震法。其目的使患者颈椎上下6个椎间以内的软组织充分放松。
正骨手法: 选好“定点”及“动点”,在操作中加一个有限制的“闪动力”,以使颈椎关节因受短速有力的“闪动力”而复位。
强壮手法:对于颈椎椎旁硬结粘连组织,可用弹拨、拿捏、推拿等理筋法,以散结调理软组织的平衡机能。对于松驰、萎缩的软组织,可用点、捻、摩等法,以强壮激活,对颈椎关节失稳有康复作用。
痛区手法:在结束治疗之前,于颈椎复位后,应在痛区局部常规施行简易手法,起到促进局部组织康复的作用。
1.3.2 针法治疗
运用特种针松[2]解深层僵紧、痉挛的肌肉。运用特种针加强和激活深层松弛、萎缩的肌肉。
1.3.3 功能训练
治疗同时需患者行自主功能锻炼[3],根据颈椎曲度的形态和颈部肌肉力量来选择练功姿势,例如:新编八段锦的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和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通过拉长躯干、上肢与颈椎各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及软组织,对预防与治疗肩部疾患和颈椎病有良好的作用。
1.3.4 习惯纠正
《黄帝内经》有云:“习性造病。”
现代大学生的颈椎病几乎都是因为平时的不良习惯造就的。不当的工作学习姿势,长时间处于屈曲状态,这使得颈椎关节、韧带、椎间盘受到长期的负荷,从而使颈椎间盘内压明显增高,造成颈部肌肉长期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使颈椎进一步损伤,从而易发生颈椎病;不良的睡眠体位,长时间的头向一侧俯卧位,枕头过高或过低,不良的睡眠体位因其持续时间长, 不能及时调整, 可能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张力大的一侧因疲劳造成程度不同的劳损,由椎管外的平衡失调波及椎管内组织,从而加速颈椎退变过程。这些都是导致当代大学生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平时工作学习一个姿势保持不易超过20分钟,此时应稍微活动。晚上睡眠时采取平躺的姿势,枕头选择软硬适中,高度自身一竖拳高度,颈椎枕于枕头最高处形成良好的颈椎良好曲度。平时站立、行走时保持头顶百汇,微收下颌。通过纠正习惯首先会改变其日常习惯以在根源上减少椎间关节应力与肌力的不平衡,在根本上杜绝病情继续恶化的可能性,其次避免疾病康复后再次复发。
2 结果
经上述治疗1个疗程(12天)后,22例患者痊愈18例,显效4例,痊愈率81.8%,显效率18.2%,有效率达100%,未出现并发症及加重病例。3 结论
由本次研究结果看出,手法、针法、功能训练、习惯纠正四者结合的方法对治疗当代大学生颈椎病有着显著的效果,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当代大学生的颈椎病实际上为颈椎病的早期阶段, 发病常因颈部肌肉等动力平衡失调引起, 而颈椎的稳定性取决于这种动力平衡。其病理特点往往是纤维环和椎间盘刚刚开始变性,由于脱水或微结构的改变致使椎体间关节平衡失调,其中包括椎体间关节、 钩椎关节及小关节的松动和轻度变位等。手法、针法、功能训练、习惯纠正四者结合的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强、自由度高、疗效好的特点。
4 讨论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颈椎病患者的年轻化趋势更为明显,这不仅对患者造成严重的身心痛苦,也造成高额的医疗卫生花费。一方面临床中要重视大学生颈椎病, 确诊后尽早的行综合的非手术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恶化;同时,应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该病的发生,包括普及颈椎病的相关知识,改变不良的学习工作生活习惯和方式,适当的体育锻炼等,减少大学生颈椎病的发生。另一方面,手法、针法、功能训练、习惯纠正四者结合的方法有待在临床中继续摸索和完善, 使之更好的为患者解除病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