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泽州县青莲寺保护探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新生代 热度: 17983
徐云江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文物古迹是历史的活化石,是先民智慧的结晶和辛勤劳动的成果。保护文物古迹不仅是对历史的保护,对先民的尊重,而且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文物古迹的宣传与保护受到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文为时而作,青莲寺的保护与探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

  青莲寺位于山西省泽州县内,始建于北齐,一直保留至今,千百年以来,青莲寺以其悠久的历史演变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泽州县享有很高的声誉。青莲寺不仅丰富着泽州县人民的精神生活,而且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泽州人。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功利主义盛行,政府对青莲寺保护有所失位,再加上群众保护意识淡薄,专业人才大面积的缺口,青莲寺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了一种时尚,泽州县政府也意识到了保护青莲寺的重要性,对青莲寺进行了开发性的保护。

一、青莲寺概况

青莲寺分为古寺和新寺两个部分,大约相离500米,分属净土宗和天台宗的道场。从北齐创建寺庙以来,该寺成为古代建兴(今晋城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和自然景观胜地,誉满晋城。青莲寺现存主要建筑为宋代建筑,并存有珍贵的艺术珍品和文物资料,如唐代彩塑、密宗实物和北齐石刻。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110处]

(一)地理位置

《泽州府志》记载“青莲寺,城东南三十五里峡山”,今位于山西泽州县金村镇寺南庄附近,距晋城市市区东南17公里,是国内著名的佛教净土宗道场,一面临近丹河,一面依临高山,傍山而建,按照中国古代传统风水观念,它面山背水,风水极好。青莲寺因寺内释迦牟尼像庄严的坐在莲花座上面,所以取名为青莲寺。青莲寺所临山崖左侧有一池清水每年不涸不溢,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院由古、新两个寺院组成。古青莲寺位于下面,新青莲寺位于上面,因此也称上、下两院。青莲寺上、下两院均创建于北齐年间,下院于咸通八年(867年)赐名“青莲寺”[(雍正)《泽州府志》卷之四十六,第2084页],上院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赐名“福严禅院”。从唐朝以后,历代王朝均对青莲寺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缮和扩建。青莲寺的修建与北齐高僧慧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现存古建筑

青莲寺分古寺和新寺两部分,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该寺两部分的院落布局都使用四合院的布局方法,左右对称。青莲寺初创于北齐年间,一直随佛教沉浮而不断变化,后历经隋唐、宋金至明清各代的不断修建,其中在唐、宋、清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修建,以唐的修建规模为最大,而呈现出现在的建筑结构。古寺现存释迦殿(北殿)和弥勒殿(南殿),古寺东侧有明代建造的砖砌藏式佛塔,西侧有唐代的惠峰石塔。新寺的主线为南北向中轴线,从北向南依次有正殿大雄宝殿、中佛殿释迦殿和前殿弥勒殿,东西两边分别现存地藏阁、观音殿、讲经堂、僧舍、施房和斋堂等。青莲寺正是由若干个单体建筑构成的古建筑群。

  1.古寺

  正殿为释迦殿,殿内中心砖台上是释迦法像,释迦像长眉大耳,袒右臂及胸,右手外举。迦叶、阿难两位尊者位于两旁,表现得很恭敬,中间童子二跪于座上,有所残毁。台前坐右边为文殊和普贤两坐像。文殊像在左边,举左右手,盘着右膝,伸左腿而坐。普贤像在右边,举右手,左手放于膝间。殿内大小塑像七躯,都具有唐代塑像面相端庄,体态合理的风格。而文殊、普贤两像中出现的爬狮、象的作法,在唐塑中不曾出现过,很有可能是五代或宋初之作。

  南殿是弥勒殿,前后都有门供人通行。殿内共12尊塑像,中间为释迦摩尼像,左右分别为文殊、普贤两位菩萨和阿难、迦叶两位弟子,两侧为罗汉、韦驮、胁侍、供养人等,在佛像的背面是南海观音菩萨,这些都是宋代的遗物。

  位于古寺东侧的是舍利塔,于公元1596年建造即明万历二十四年,是由砖石建成的,塔形与国内楼阁式的塔不同,它是八角形的、像花瓶一样的塔身,总共十三层,整体呈圆锥状,是晋城现在唯一遗存的喇叭式塔。佛塔在中国的高低度,象征佛法无边思想的宣扬。

  在古寺的西侧的是惠峰大师塔,建造于公元869年,是为了纪念唐代大师惠峰而建成的。此塔原本位于古青莲寺的丹河岸边,1986年由于丹河水泛滥,塔基坍塌而被当地文物局迁于古寺的西面,属于亭阁式塔。

  2.新寺

  释迦殿也叫中大殿,是新寺的主体建筑,整个大殿看着古朴大方,雄伟壮观,是宋代标准建筑。殿内的主佛像为释迦摩尼像,在东部的是普贤菩萨,西部的是文殊菩萨,另外还有阿南站像一尊,迦叶像已经缺失。这四尊均为宋代哲宗时期修建的塑像。

  观音阁位于东厢房的楼上,内有观音塑像、十六泥塑罗汉像和广法天尊像,个个形态各异,十分生动。在楼下设有五百罗汉堂,但其塑像均已不存在了,在其正堂内完好的镶嵌着北齐石刻《五百罗汉名号碑》,这是目前国内名号最全的碑刻之一,其历史价值和宗教价值非常高。

  地藏阁位于厢房楼上,内有地藏菩萨和十殿阎君像,在地藏菩萨两侧有冥王居士和道冥和尚像,其神态生动、工艺古朴,与观音阁相互呼应,体现了古建筑的对称观念,文物价值很高。

  藏经阁位于弥勒殿的上面,由于北宋时经书的数量不断增多,鉴峦禅师遂把弥勒殿的上楼改建为藏经阁。佛教贮藏经籍的地方便是藏经阁,等同于寺庙的“图书馆”。藏经阁曾经存有罕见的梵文贝叶经700函5000卷,但由于日军侵华,导致经书不知去向。现存有金泰和六年(1206年)的《大金泽州硖石山福岩禅院记》碑,详细地记录着慧远出家、学习佛法和创建寺庙的事迹,是考证青莲寺历史的珍贵资料。

二、青莲寺保存现状及问题分析

青莲寺现存建筑整体结构稳定,保存良好,最突出的问题是彩塑和碑刻损坏比较严重,这种情况令人担忧。

(一)青莲寺现存遗址遭破坏

青莲寺内现存的国内罕见的塑像和碑刻在当代社会加速发展的过程中遭到了破坏。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不断追求改善生活环境,导致文物所在环境遭到严重变化,使文物在自然环境的侵蚀下,本身受到破坏程度加大,失去了原来的味道。政府在修缮的过程中,没能使用专业的人才,导致修复得不伦不类,好心办了坏事。周边居民缺乏保护文物的意识,有的人盗窃倒卖,使一些文物不知去向,并且当地有的居民不了解青莲寺里文物所具有的价值,在进行活动时将其有所损坏。青莲寺周围山坡上的挡墙有的没有建在基岩上,滚石灾害偶有发生,晋城市属于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山坡长期受洪水冲击甚至有泥石流的可能。青莲寺现存环境中,其基础设施较差,道路不平,排水不畅,电路老化,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青莲寺遗址遭破坏的原因

青莲寺的文物遗迹和周围环境遭到了一定破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对青莲寺的保护上,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和人民大众的保护意识不强,使我们对古代先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悠久的佛都青莲寺的保护工作不能有效地开展,使文物古迹遭到一定破坏。自然灾害的损坏、法律法规制度的执行不力、群众保护意识不足和文博专职人员的缺乏都使青莲寺保护异常困难。

  1.自然灾害损害

  青莲寺现存古寺遗址规模应小于以前建筑规模。考《凤台县志》及《泽州府志》,自商周以来,泽州、上党两地方经常受到地震和洪水的灾害,此时太行山崩塌、丹河水泛滥,这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灾难,而且对寺庙的建筑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坏。古青莲寺位于丹河的西侧,硖石山腰,丹河的泛滥对其破坏性非常大。而今寺前土隅不断受到丹河水的冲击,屡次出现塌落,已经对现在保存的弥勒殿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2.法律法规执行不力

  对于文物保护国家在立法上是高度重视的,但是具体法律法规方面仍有许多欠缺。如,权责不明,当发生文物纠纷时责任归因不明确;量刑没有具体的依据,法律权威难以确立。同时泽州县政府对此认识也相当不足,没有相关的保护措施,也没有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致使一些文物犯罪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其次,由于泽州县政府对青莲寺保护与修缮修复工作未能足够重视。直到2018年晋城市政府才决定对青莲寺进行大规模的修复,但“由于文物保护项目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修复中“度”的把握,目前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在如何理解把握文物保护修复“度”的问题上,不仅公众有不同的审美角度,即使业内人士在具体 项目实施过程中也有差异。”

  3.文物保护人员缺乏

  青莲寺作为一所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寺庙,其现存的建筑、塑像、碑刻和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物资料都因时间的流逝而有所损坏,,因此对青莲寺现存遗址的修复与保护工作显得格外重要。我国从事专门的文物管理人员和文物修复人员比较缺乏,对于泽州县而言,从事佛寺修复的专门人员和专门鉴定文物的专家更是异常稀缺。泽州县的文物保护人员更是极度缺乏。这一方面由于政府对文物价值认识的不足,从而导致无法对证下药;另一方面,当政府进行修复时缺乏专业性人才,往往造成了保护性破坏,造成了难以复原的结果。

三、青莲寺的保护建议

面对文物古迹被破坏的现状,2016年4月12日李克强总理指出:“加强文物保护,是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社会,厚植道德热土,用文明的力量助推发展进步。”文物古迹是活着的历史,是历史的活化石,妥善保护文物古迹就是在尊重历史,尊重过去,是对当代负责也是对未来负责。盛世当下,我们必须不忘根本,严守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物,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针对泽州青莲寺现状,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是刻不容缓的。根据李克强总理关于文物古迹保护方面的讲话,结合泽州青莲寺实际情况,对泽州青莲寺保护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政府主导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当今关于文物保护执法中经常引用的《文物保护法》第七十四条中“情节严重的”的认定困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74条(2017修正)]这种界定过于模糊,当文物破坏真正发生后,往往难以认定罪责,造成执法上的困难。《文物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文物的鉴定,应当以办理案件的文物行政部门所在地省级文物鉴定机构的鉴定意见为准。国家文物鉴定机构可以根据办理案件的文物行政部门的申请,对省级文物鉴定机构的鉴定意见进行复核。”而事实上,整个国家层面上,这种人才也是稀缺的。根据统计,全国仅有不到2000人从事文物修复的工作。由于文物修复行业的培养机制不健全、文物修复师地位处于尴尬地位,导致文物修复师“入行”特别艰难,甚至故宫的修整都需要来自意大利的专家们。为此,在法律法规方面,政府必须加强责任认定,完善处理机制,加快培养专业人才,为文物保护提供最为坚强的法律后盾。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如今政府在对待文物中往往倡导“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但文物开发中绝不能让经济占据主导。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就是打着文化建设的牌子,实际上搞经济发展,弘扬文化只是手段,其实是以盈利为目的,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适合以前中国市场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唱戏的效果往往只是形式上热热闹闹、“观观花、养养眼”。”因此在青莲寺的开发中必须以保护为目的。开发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保护是最好的开发。保护青莲寺的原样性,发掘青莲寺蕴含的文化,这是保护开发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青莲寺可以发挥千年的文化力量,制作文化衍生品。青莲寺中有大量珍贵的唐代塑像,完全可以将塑像印在明信片、纪念品上,让来青莲寺游客有一个纪念性的东西,这不仅可以传播青莲寺优秀的文化,还可以为游客带来视觉的享受、艺术的提升。这种既可以带来社会效益又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方法,是青莲寺保护的极佳途径。此外,这种经济收入的获得又必须完全投入青莲寺的文物保护工作中,从而缓解保护青莲寺所带来的经济压力。

(二)动员社会参与

当下中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起绝对性作用。独立于市场之外的物体很难生存。所以青莲寺保护工作中必须因势利导,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这不仅作为减轻政府压力的一种好方法,也是青莲寺保护的必要条件。为此应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社会积极参与保护的公益性工作。青莲寺作为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个人也必须尽我们最大的责任进行保护。社会可以对青莲寺建设进行募捐活动,尽自己所能对青莲寺保护尽出一份责任。

  其次,社会广泛参与的青莲寺保护性工作。我国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国,文物资源复杂多样,政府不可能面面俱到,此时社会应做一些政府无暇兼顾的事情,这对文物资源极为广博和多样的中国来讲绝对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力量参与文博事业,要找准切入点,形成关注点。让社会力量走进来,把博物馆带回家,以丰厚的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的生活,这是“让文物活起来”的目的所在。”

(三)完善防护措施

改善交通条件。由于青莲寺处在泽州县,离晋城市区较近,人流量、车流量比较大,交通压力巨大,因此带来的问题很多,破坏了青莲寺周边的环境。故此加强青莲寺地区交通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在改善青莲寺外部交通条件的同时,也应该改善青莲寺内部道路,使寺内道路便于游客观光,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完善交通通达度不仅可以改善周边坏境,而且可以使青莲寺旅游业更加兴盛,为保护青莲寺筹措必要资金。

  完善防护设施。青莲寺属于宋代木制结构建筑,周边也是树木繁茂,而且游人烧香拜佛,对防火要求很高。另外,青莲寺处于山区,旁边围墙不牢固,在夏季多雨往往会有落石、滑坡等自然灾害,对此也必须进行一定防护措施。对于防火必须处处配备防火栓,禁止烟火等行为,寺内人员要进行防火知识传授,进行消防实践活动。对于防灾,必须进行必要的周边修复活动,稳固围墙、地基,制定完善的灾害防护措施,完备的防灾方案。

  结语

  青莲寺作为千年古刹不仅寄托了泽州人民在乱世中的信仰,同时也承载了泽州人们在盛世中一种美好的愿望。千百年的风风雨雨,青莲寺早已深深融入到了泽州每一个人民的心中。青莲寺的保护意义深远,不仅可以使人民大众对青莲寺的历史文化价值有更多的理解,使人们认识到文物古迹的重要性,更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从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出一份力量。

  注释:

  1 李会智,高天.山西晋城青莲寺史考[J].文物世界,2003(01).

  2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2018年9月12日发布

  3 李克强:2016年4月12日 全国文物工作会议

  4 2016年04月18日 来源:新华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学涛

  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74条(2017修正)

  6《文物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第25条(文化部令2004年第33号)

  7 石首先锋.《党建工作要“引领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共产党员网,2018年1月31日

  魏永刚 .社会力量走进来,光明网,2017年10月25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