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策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新生代 热度: 13273
王春艳 山东华宇工学院 山东德州 253034

  史振忠 德州曼巴商贸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253034

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立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确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十九大指出"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重要战略的提出,为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对我国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

中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后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农业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和发展.在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带动下,农村社会发展呈现一片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强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总要求,即"产业融合、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为了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必须站在新时期的起点上重新审视农村精神文明的发展,做出实质的改变.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问题,关系国家发展全局,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极大的不和谐.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国农村问题之复杂可谓前所未有.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策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做人的工作,而人是复杂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因此,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它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新时期,新思维,新起点,打破以往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模式,依托政府协助,集社会各界力量,对接农村基层组织,实现全方位、全民化建设农村精神文明.

  1.政府协助

  政府不断加大对各种资源的整合力度,创造更多承载资源的载体,满足农民对于精神文明的追求.在以往的研究中,政府部门的服务理念、决策观念、机构设置、政策制定决定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中是否能得到有效实施的关键.但在新的形势下,要求政府以新的理念重新考虑在乡村振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充当的角色.该理念就要求,在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强化政府部门在该过程中充当的服务角色,要以尊重农民的需求为公共服务的导向,要打造全方位全员参与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明需求的服务体系.

  2.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

  一是社会公益组织.动员社会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参与"文化扶贫",使社会组织成为社会公共事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织者和支持者.只有在全社会中形成一种合力、达成一种共识,才能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才能逐步消除农村的"精神文化贫困"现象.

  二是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帮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实践是高校大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部分,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增加社会经验.如果引导大学生进农村,将高校先进的思想带到农村,这将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同时也可以为乡村战略的发展储备人才.

  三是企业参与.按照"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双赢"的思路,这样既能体现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又能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帮扶结对的好形式.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舆论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有效形式整合社会资源,鼓励各行各业根据自己特点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献计出力.

  3.村委会配合

  农村的精神文明重视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把当地人民群众最认可的、具有地标性的文化资源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握好方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群众团体、群众组织以及民间权威的作用,形成各个组织与村委会互动对接的工作机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扎实推进,延续当地农村精神文明的传统美德.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要性的工作,构建快捷有效的信息服务服务平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规范教育,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落实以村委会为核心的先进农村精神文明思想观念,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样,才能夯实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新农村建设的根基,推动广大农村走上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道路.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