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从2016年网络十大流行语看中国大众文化心理的特征——基于文化心理学的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新生代 热度: 12002
张华倩 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成都 610039

1.引言

现如今,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一方面它们的确丰富了汉语词汇,另一方面,其高效的推陈出新也给大众带来了挑战.2016年,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于12月14日公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供给侧""工匠精神""洪荒之力"等词语上榜.而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流行语无处不在,俨然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发展变化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而词汇作为语言中变化最快、最显著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文化的认知方式和价值观念,折射出当代人形形色色的心理状态.

2.网络流行语与社会文化心理的关系

文化心理研究建立在两个前提基础之上,一个前提是文化影响到我们的心理活动,而是人类的心理活动也影响到人类文化的形成、传递和发展.而早期的米德(Margaret Mead)、本尼狄克(Ruth Benedict),他们就发现人类的社会文化心理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讲都是独特的文化环境的产物.文化心理学家们希望文化心理学不光是要理解文化,也希望通过对文化进行研究来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对语言起着反作用,是语言的背景,同时制约着语言,语言可以折射出社会文化价值取向.普遍意义上讲,语言就是一种文化.而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文化是人们对现实社会事件、生活状况的主观表达,与一段时间的社会物质相关.可以说独特的文化环境下,社会文化心理是网络流行语产生的依据.也就是说网络流行语这种新生文化流行的现象从侧面体现出当今社会人们特殊的意识和心理,那么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新生的文化现象揭示了一种怎样的大众心理呢?

3.2016年网络流行语

"2016年度十大流行语"是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杂志于每年年底公布,并由杂志读者推荐、经语言文字专家讨论评议后共同选定的年度十大流行语.虽然只有10个词语,却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当今时代生活的重要记录.从2008年开始,《咬文嚼字》每年都会公布由杂志读者推荐并经语言文字专家讨论后共同选定的年度十大流行语.2016年上榜的网络流行语有:供给侧、工匠精神、小目标、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葛优躺、套路、一言不合就xx、蓝瘦,香菇.

  本文以2016年网络流行语为蓝本,从中选取了几个较为典型有特色的词语分析了当前环境下这类流行语反映出来的大众的心理状态.

4.网络流行语折射出的大众文化心理

网络流行语作为新生流行文化是当今社会人们意识和心理的直接反映,以下从四个方面来分析网络热词所折射出的文化心理,从而更深地认识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4.1 求新求异的心理

"求新"就是赶时髦,追求新颖别致、别具一格.大多数网民都很年轻,他们不喜欢因循守旧,不爱用所谓"老套"的表达方式,总以一种新奇的心理去追寻这世界的未知事物.求新、求变化.而网络这一特殊媒体正给年轻一代提供了一个追求时尚、反对传统、求新求异的表现舞台.正如周日安所说:"为了与众不同有意创造新词张扬自我,充分展示个性,带来了网络语言的个性化."

  创新是网络热词最显著的特征.2016年有这样一句流行语"一言不合就xx"."一言不合"本义为一句话说得不投机.这一流行语如今使用已经泛化,更多地表示"任性""动不动"的意思,如"老师一言不合就表扬学生""单位一言不合就发奖金""股市一言不合就下跌"等等.

  这些生动的语言展现出中华民族求新求异的民族心理,文化的背后是语言的革新,是社会的变迁和新一代创新能力的体现.

4.2 追求自由、解脱的心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变快,快餐式的生活方式席卷全国.在生活的忙碌喧嚣过后,大家开始关注早在17世纪瓦尔登湖畔式的宁静生活.人们追求自由、解脱的心理在各大旅行治愈类电影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而相关网络语的流行也正暗示这一心理.15年出现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辞呈受到热捧.表现了大众想回归自然,放飞自我的心理.2016年7月,一组"葛优躺"表情包开始出现在网络上.其图片源自曾热播的大型家庭情景剧《我爱我家》,葛优饰演的"二混子"去别人家蹭吃蹭喝,像一摊烂泥瘫坐在沙发上,神态"妙趣横生".随着表情包走红,网民们便把极其懒散的瘫坐姿势称作"葛优躺".有人说,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内心累积了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葛优躺"式的"颓废"迎合了人们放空一切、降低焦虑、释放压力的心理需求.这正是"葛优躺"一词流行的心理背景.

4.3 自嘲与调侃的心理

在网络流行语中,很多都能表现出大众追求轻松有趣、幽默诙谐的心理特征.这一心理经常借助自嘲性的语言来实现.现代人借助新的媒体形式,在新的文化心理的牵引、作用下,把语言的自嘲与调侃功能发挥到极致.例如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听人闲聊.在网络论坛中,人们发帖讨论问题,后面往往有一堆人排队跟帖,或发表意见,或不着边际地闲扯.2016年,有好事之徒将"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人们频频以"吃瓜群众"自嘲或互嘲,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

  大众的调侃更多地表现为心理层面的无奈与宣泄.比如"套路"系列的"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愿这个世界多一点真诚,少一些套路"还有王健林口中的"小目标"等堪称现代版的黑色幽默.大众对于生活周遭的不满和无奈,却采用这样一种表达方式来进行表达,既有无奈之感也有诙谐幽默之趣味.

4.4 从众的心理

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的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通俗的说就是"随大流".生活中有不少从众的人,也有一些专门利用人们从众心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某些商业广告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把自己的商品炒热,从而达到目的.生活中也确有些震撼人心的大事会引起轰动效应,群众竞相传播、议论、参与.但也有许多情况是人为的宣传、渲染而引起大众关注从众心理的.常常是舆论一"炒",人们就易跟着"热".广告宣传、新闻媒介报道本属平常之事,但有从众心理的人常就会跟着"凑热闹".而很多盲目跟风的人却恰恰上了营销的当.为营销背后的人带去不菲的利润.

4.5 关心时政的心理

当今网络流行语中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国家时政.2016年值得一提的是里约奥运会.2016年8月,中国选手傅园慧在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中"杀出重围"、晋级决赛.赛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她以一句"我已经用尽洪荒之力啦"迅速红遍神州."洪荒"本指混沌、蒙昧的状态,借指远古时代.如今,"洪荒之力"被频频使用,多用来形容超乎想象的巨大能量,也显示国人在过去一年中"状态很拼".另外还有2016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供给侧"和"工匠精神".其中"工匠精神"本指手艺工人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理念,即对生产的每道工序,对产品的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后来"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使用范围扩展,任何行业、任何人"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都可称"工匠精神".

  随着中国的国际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类时政相关语言的流行进一步体现了民众对我国时势的关心,同时这些正能量的流行语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5.网络流行语背后的文化心理思考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网络流行语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它除了以独特的方式反映当今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外,更直接地表现出一些普遍心理和追求,寄予了人们丰富的文化情感.这些看似戏谑、无厘头的话语实则蕴含了深刻的民意,透露出大众对物质不满、对精神方面的诉求;好的一方面则是透露出大众开始关心时政、追求创新的心理诉求.

  网络流行语逐渐成为表达民意的符号.这要求社会管理者可以通过网络流行语去感受民意;网络媒介作为网络流行语风靡的工具应该注意疏导网络流行语,塑造良好的网络风气,避免造成部分网络流行语的低俗化和过渡娱乐化;网民理性辨识网络流行语拒绝随波逐流,避免加剧网络流行语"泥石流".

6.结语

通过数量众多、形形色色的网络流行语,我们可以基本把握现今社会文化的脉搏.这些铺天盖地的网络流行语,反映了了当代人民的心理诉求,对政府、网络媒介大众都提出了要求.要求政府,广纳百川,响应民诉;网媒理性鉴别,积极引导;群众冷静思考,拒绝无脑跟风.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