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监督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兴的一种舆论监督方式,它也日益成为舆论监督的最主要形式之一,相比于传统的舆论监督方式,网络舆论监督具有便捷、高效、低门槛、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在沟通民情、反映民意、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司法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民主政治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舆论监督在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也具有两面性,它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们公平与正义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舆论暴力、网络谣言、影响司法公正等负面影响。
一、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网络舆论监督有助于政府管理者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有助于政府在网络信息时代借助网络的力量达到对社会的“善治”。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和新兴传播媒介以便捷性、低门槛、高效性的新信息传播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舆论传播方式,网络舆论监督已经成为党和政府重要的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的手段,为民主法治政府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次,网络舆论监督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它的匿名性、虚拟性的特点还是使其容易成为网络暴力、网络谣言、虚假信息传播的工具,使网络舆论失去了其本应有的维护公平与正义、实现言论自由的目的,成为煽动网络暴力、制造恐怖信息的重要手段,给互联网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了严重影响,已经成为社会中重要的不稳定因素,亟需以法律的形式进行规范和治理。
二、我国网络舆论监督法制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网络舆论监督在法制管理的重要性认识问题上
在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范的问题上,我国政府和民间对不断完善法制管理,实现法制创新,依法办网、依法管网、依法用网的问题普遍认识不到位。首先,在民间方面,公众对法律治理网络舆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制观念淡薄。在互联网技术兴起的初期阶段,民众对网络传播的自由性进行完全肯定,而对政府的管理和干涉进行抗议。认为互联网就是没有法律、没有国界、没有管制,完全自由的世界。有的民众甚至担心法律规制会损害言论自由而反对网络舆论监督的相关立法。
其次,在政府方面,从执法角度看,执法人员严重不足,没有专业的网络管控队伍,存在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的问题。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世界各国普遍把网络安全提高到国家战略的角度,法律作为规范和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在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范的权利义务认识问题上
目前,在我国的网络舆论监督的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义务的承担,而忽视权利的享有,现行的法律法规大部分是从行政管控的角度去对制定关于网络舆论监督进行治理,对于法律法规的内容,也大都以网络媒体和互联网用户义务的承担为主。法律法规的制定更多的是强调义务而非保护网民的权利,对网络媒体进行约谈或强制关闭,对网民则是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因此,通过法律对政府、网络媒体、网民进行权利义务的明确细分,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才是当务之急,而不应该是为了便于管理而使用覆盖面广的法律法规限制公民的合法权利。三、我国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的完善
(一)加强网络舆论法学理论的相关研究
现阶段,我国的网络信息法学研究的学者们多盲目跟随欧美相关研究的步伐,却没有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因为制度、国情、管理方式的不同,我国网络舆论的管控与西方国家管控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我国网络信息法学理论的研究只有结合我国实际,借鉴欧美法学研究的先进经验和政策制定方式,根据我国网络舆论立法、行政、司法现状,才能真正为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提供可靠建议。(二)明确网络舆论监督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针对我国网络舆论监督法律法规可操作性弱的特点,在以后的立法过程中应该加大程序性法律法规的建设力度。比如网络舆论暴力的电子取证在法律上的操作规范,网络舆论监督侵权后对受害人的精神补偿的操作规范等,使相关部门在对网络舆论监督进行管理时,更加准确的适用法律法规。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监管程序,还要明确网络舆论监督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强化对网络主体的权利保护。从本质上说,对网络舆论监督进行法律规制的目的是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网络舆论监督权利的行使,言论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内容,网络立法应该将公民的权利保护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不应该单纯为了强化政府对网络的管理而进行法律规制。在社会主义社会,权利与义务相互依辅而不可分割的,在法律上一方有权利,他方必有相应的义务,或者互为权利义务;任何公民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会只承担义务而享受不到权利。言论自由不是绝对的,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规范和限制,对网络舆论监督立法较早的西方国家在强调新闻自由、保护舆论监督权的同时,也对其做出了一些规范和限制,例如,网络舆论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侵犯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不得干涉司法机关的司法独立等。(三)推进网络舆论监督立法的国际化进程
我国对网络舆论治理的往往还是用管理办法、管理条例、司法解释等对实际网络空间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规制,但却适用性较低,虽然部分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无法从全方面、多方位对网络舆论监督进行规制。网络空间的无国界的性质决定了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范体系的国际化进程,我国的网络立法必须积极参与国际协作,认真研究网络舆论监督立法与管理的国际动向,充分借鉴各国的先进经验,促进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立法与国际通行的立法原则相结合,从而促进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和谐健康发展。总之,国外网络发达国家的法制管理经验充分证明,利用法律手段规范网络舆论监督行为是最有效的办法。在我国,根据我国的国情,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立法和法制管理的法律法规,使政府的行政行为更具有合法性、程序性,是遵循网络舆论传播规律,促进网络舆论监督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