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读柯平的“咏史诗”

时间:2023/11/9 作者: 中国诗歌 热度: 13241
□孟繁华

  读柯平的“咏史诗”

  □孟繁华

  浙江丰厚的文化遗产和富庶的当下生活,一起构成了浙江的千古绝唱,它像神话一样让人沉迷和沉醉,像人间天堂一样让人神往和渴望。浙江是中国最富贵和华丽的所在,在这里产生伟大的文化、文学和伟大的诗人和作家,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即便在红尘滚滚的今日,浙江仍有一心向学、气质华贵、心气平和、身心俱坚的诗人出现如柯平者。对浙江而言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奇迹,但对当下整体的文化环境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奢侈和难以想象的存在。

  文学人口的流失和文学地位的跌落,对诗歌而言过犹不及。对一个盛产诗歌的大国来说,这确实是一件不幸的事情。现在还有多少人关心诗歌,细数起来可能惨不忍睹。当然,我们没有理由要求任何人喜欢或者关心诗歌,任何人都有选择自己喜欢的欣赏对象的权利。但在消费主义霸权掌控一切的时代,诗歌作为文学王冠上的明珠所遭致的命运,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一件幸事。

  柯平书写的是浙江的历史文化。对于历史文化,流行的方式仍然没有逃脱消费主义喜笑颜开的商业眼光,戏说历史或在商业主义框架内书写历史,是历史文化在当下语境中几乎不能改写的命运。他们热衷的是帝王历史和宫廷历史,不仅明清历史如此,唐帝国史、三国历史、战国历史等概莫能外。历史在商业主义者的视野里既价值连城又一文不值。消费一切吞噬一切是文化商人普遍的信条。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柯平的“咏史诗”让我们读到了另一种历史,那是一种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说它熟悉,是因为在传统的历史叙述中我们曾与之有过多次相逢;说它陌生,是因为那是柯平诗中的历史。于是,从河姆渡文化到大禹传说,从卧薪尝胆的越王到绝代佳人西施,从王充写《论衡》到孙权“三章诗”,从“兰亭叙事”到“沈园恨事”……上下数千年,纵横几千里。浙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甚至精华,这些历史故事、传说、人物、景观、节操和事件,已经超越了浙江的版图而成为华夏文化的精魂。它是我们值得夸耀的历史遗产。

  在数典忘祖的当下,柯平四处寻访,寒暑不辍,狂热写作,历时三载。这种特立独行的献身于诗歌的精神本身,就令人感佩不已。更重要的是,柯平的诗歌开辟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诗歌领地。他以个人感受的方式述说着几被人们忘记的历史文化,在“全球化”的叙事和恐惧中,他打开了一条既是本土的又是现代的诗歌书写道路。他的贡献也许多年之后才有可能被我们真正认识。

  当然,以上我对柯平的赞美如果都被相信的话,同样是相当危险的。事实上,柯平既歌颂了浙江古老的历史文化,同时,他也没有保留地将颂歌献给沪杭“高速公路”,献给始于慈溪的“跨海大桥”。或者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一观念,始终没有保留地流淌在柯平的诗中。对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中的缺失及流弊,他的检讨、反省乃至批判的意愿,我终还是没有读到。这是一件让我遗憾的事情。

  当然,在当下这个异常复杂的文化环境中,无论对历史还是对当下,抑或对我们的未来的道路,又有谁能够说清楚。尤其是诗人,无论对历史还是对当下生活,他们只管感受而不负责阐释。因此,柯平的困惑就是我们共同的困惑,他遇到的问题,就是我们共同的问题。尽管如此,有幸与柯平的诗歌相遇,还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