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施耐庵其人问题与《百耐庵赋》
·陈二祥·
摘要古人的名、字往往是家长或别人所起,体现的是他人的想法和愿望,而号多是由本人自取,寄寓有个人的思想与意趣,体现了自己的追求和情怀。最早以“耐庵”为名号的当是宋末元初人“耐庵”,或即是“施耐庵”。明、清两代共有30余人以“耐庵”为号(或室名),而无一人以“耐庵”为字。明人杨守陈的《百耐庵赋》敷陈“耐道”之义,被誉为古代文人的“座右铭”。赋文指出“耐道”是“君子之道”,是南方的“含忍”之道,是“恕道”。“耐道”的核心在于“容忍”,即“有忍”、“有不为”,其目的在于“有济”、“有为”。“施耐庵”的“耐道”或也可于此中取义。
关键词耐庵《百耐庵赋》耐道含忍
一、施耐庵其人问题
一部《水浒传》,载誉数百年。可是关于施耐庵是否为其作者,是否确有其人,籍贯是哪里,名号究竟是什么等问题,至今为学术界一桩未了的公案。关于施耐庵的生平事迹,虽不见于史传,但据现存的零星资料,如果进行细致的梳理和分析,我们还是可以从中了解到施耐庵生平的基本情况。
明代人高儒在《百川书志》卷六《野史》中说:“《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高儒《百川书志》作于嘉靖十九年(1540),这应该是明人最早谈及《水浒传》作者的文献资料。随后,明代人郎瑛在《七修类稿》卷二十三《三国、宋江演义》条写道:“《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本贯中所编,予意旧必有本,故曰编。《宋江》又曰钱塘施耐庵的本。”指出是有施耐庵其人的,并称其是“钱塘”人。明万历间沈德符在《野获编》中称“新安所刻《水浒传》善本”,“题为施耐庵集撰”。这里都指出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同是明代人的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一中说:“今世街谈巷语,有所谓演义者,盖尤在传奇杂剧下,然元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世率以为凿空无据,要不尽尔也。余偶阅一小说序,称施某尝入市肆细阅故书,于敝楮中得宋张叔夜寻贼招语一通,备悉其一百八人所由起,因润饰成此编。其门人罗本亦效之为《三国志演义》,绝浅陋可嗤也。”指出施耐庵的生存年代是元代,并说起编纂《水浒传》的源起是“宋张叔夜寻贼招语一通”。明末清初人周亮工在他的《因树书屋书影》中说:“《水浒传》相传为洪武初越人罗贯中作,又传为元人施耐庵作。田叔禾《西湖游览志馀》又云:‘此书乃宋人笔。’近金圣叹自七十回之后断为罗所续,复伪为施序于前,此书遂为施有矣。予谓世安有为此等书人当时敢露其姓名者,阙疑可也。定为耐庵作不知何据。”这里开始怀疑施耐庵是否就是《水浒传》的作者。清无名氏《传奇汇考标目》:“施耐庵名惠,字君承,杭州人。(笔者按:著有)《拜月亭旦》《芙蓉城》《周小郎夜戏小乔》。”这条材料明言施耐庵就是“施惠”,并说他是“杭州人”。
以上这些都是比较可靠的史料记载,近人关于施耐庵其人问题的争论,主要也是围绕着这些材料展开。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认为《水浒传》“简本撰人,此题罗贯中……比郭氏本出,始著耐庵,因疑施乃演为繁本者之托名”。鲁迅认为简本在先为罗作,繁本(郭刻本)乃施编,郭刻本之前已有署名“施耐庵”百回本《水浒传》行世。“施耐庵”为托名的说法前代学者早已论及,周亮工就提出过质疑,鲁迅先生在这里继承其说,并做了一番详细考论。吴梅先生在《顾曲麈谈》中说得肯定:“《幽闺记》为施君美作,君美名惠,即作《水浒传》之耐庵居士也。”这和上揭《传奇汇考标目》中的记载一致,吴梅先生之后,附议此说且为之多方寻找证据的是王利器先生,王先生在《〈水浒传〉是怎样写成的》第四部分《施耐庵“的本”与施惠》一节中,详加考证。胡适先生提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观点,他在《中国章回小说考证》中说:“明朝嘉靖万历时代的人,也不能断定《水浒传》是施耐庵做的还是罗贯中做的”,而且“元明两朝没有可以考证施耐庵的材料”,更有意味的是“那七十回本《水浒传》著者删去了原百回本招安以后的事,把《忠义水浒传》变成‘纯粹草泽英雄的《水浒传》’一定有点深意,一定很触犯当时的忌讳,故不得不托名于别人。‘施耐庵’大概是‘乌有先生’‘亡是公’一流的人,是一个假托的名字。”胡适先生认为“施耐庵乃是明朝中叶一个文学大家的假名”。
当代人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如戴不凡在他的著作《小说见闻录》的《疑施耐庵即郭勋》一文中,认为“郭本是《水浒传》小说的最早刻本”,“施耐庵其实并无其人,极可能就是郭勋门下御用文人的托名”(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张国光先生进一步考证,在《鲁迅的“施耐庵”为繁本〈水浒〉作者之托名说无可置疑》(《水浒争鸣》1982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郭刻本就是《水浒传》最早的刻本,它其实就是郭勋的门客执笔的,成书不早于嘉靖十一二年,即十六世纪三十年代初。”黄霖先生在《宋末元初人施耐庵及“施耐庵的本”》(《复旦学报》1982年第6期》)一文中认为:“施耐庵为宋末元初钱塘人,是《靖康稗史》编者耐庵。”其依据是《靖康稗史》中署名“耐庵”的一篇《序》:“《开封府状》《南征录汇》《宋俘记》《青宫译语》《呻吟语》各一卷,封题‘《同愤录》,下帙,甲申重午确庵订’十二字,藏临安顾氏已三世。甲申当是隆兴二年,上册已佚。确庵姓氏亦无考。所采虏皆中书,绝笔于梓宫南返,当是奉迎诸老手笔。高宗朝搜禁私家纪述,《南征录汇》间有传本,余仅见。上帙当是靖康元年闰月前事,补以《宣和奉使录》《瓮中人语》各一卷,靖康祸乱始末备已。咸淳丁卯耐庵书。”罗尔纲先生认为:“施即是罗贯中,《水浒传》为罗贯中所著。”(《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看〈水浒传〉的作者和原本问题》,载《学术月刊》1984年第10期)顾文若、焦中栋二位先生在《“施耐庵”为罗贯中之托名》一文中指出:“‘施耐庵’是罗贯中的托名,为‘是乃俺’的谐音,这是罗贯中为避文祸,根据杭州风俗做的一个隐语,罗贯中才是《水浒传》唯一可靠的作者。”(《晋阳学刊》1999年第1期)
关于施耐庵其人问题研究,目前存在较大争论的是施耐庵是否就是江苏白驹施彦端。《施氏家簿谱》的世系表云:“第一世始祖彦端公,元配季氏、申氏,生让。”在“彦端公”的右旁下侧,又有小字写着:“字耐庵”。又《施氏长门谱》世系中载:“第一世始祖彦端公字耐庵元配季氏申氏生让。”(笔者案:“字耐庵”三字,原抄本是写于正竖行右侧。有研究者认为是施之后裔“慕名认祖”而后添的)最为集中而完整的展现施彦端生平事迹的资料是署名淮安王道生撰的《耐庵墓志》:
公讳子安,字耐庵。元末赐进士出身,官钱塘二载,以不合当道权贵弃官归里,闭门著述,追溯旧闻,郁郁不得志,赍恨以终。公之事略,余虽不得详,可以缕述。公之面目,余虽不得见,仅想望其颜色。盖公死之年七十有五,而余尚垂髫。及长,得识其门人罗贯中于闽,同寓逆旅,夜间灺烛畅谈,先生轶事,有可歌可泣者,不禁相与慨然。先生之著作有《志馀》《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江湖豪客传》(案:即《水浒》)。每成一稿,必与门人校对,以正亥鱼。其所得力于弟子罗贯中者为尤多。呜呼,英雄生乱世,或可为用武之秋。志士生乱世,则虽有清河之识,亦不得不赍志以终,此其所以千古幽人逸士聚一室而痛哭流涕者也。先生家淮安,与余墙一间,惜余生太晚,未亲教益,每引为恨事。去岁,其后人述元先生,移柩南去,与余流连四日,问其家世,讳不肯道。问其志,则又唏嘘叹惋,问其祖,与罗贯中所述略同。呜呼!国家多事,志士不能展所负,以鹰犬奴隶待之,将遁世名高,何况元乱大作,小人当道之时。先生之身世,可谓不幸矣。而先生虽遭困顿,而不屑卑躬屈节,启口以求一荐达,闭户著书,以延岁月。先生之立志,可谓纯洁矣。(墓志只此,下已剥蚀)
这篇墓志详细交代了施耐庵的名字、科第、著述、门人、家世、后裔等。也是这篇墓志引发了现当代的一场“《水浒》热”“施耐庵热”。何满子先生认为“施为施惠,即江苏白驹施彦端”,“如果他(按:指施彦端)又叫施耐庵,则耐庵当是他的别号”(《施耐庵之谜》载《光明日报》1982年7月8日)。刘冬先生坚持认为王道生的《施耐庵墓志》是可信的,“施为白驹施彦端,但非施惠”(刘冬《施耐庵生平探考》《施耐庵文物史料辨证》,载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施耐庵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章培恒先生认为:“此三字(案:指“字耐庵”三字)的笔迹与《施氏家簿谱》中其他诸字相同,当亦为满家手笔,而非他人窜入。我认为,这是关于施彦端即施耐庵的唯一证据。”(章培恒《施彦端是否施耐庵》,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6期)又有新发现材料:施耐庵遗曲《秋江送别》一文,其末落款有云:“耐庵施肇瑞谱于秋灯阁。”张惠仁先生在《施耐庵的名、字、号及其生卒年新论》一文中指出:“幼时由长辈命名为肇瑞,同时或若干年后取字彦端。有‘肇端’一词起关联作用;及长,社交广泛,阅历丰富,乃自号耐庵。晚年,避难隐遁,瞒去原有‘名’与‘字’,化名子安,仍字耐庵。从而可以确认施耐庵实有其人。”(《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关于施耐庵其人问题的争论非常多,异说层出,莫衷一是,概而言之,主要有四种说法,即:托名说、施惠说、郭勋或郭之门人说以及《靖康稗史》编者耐庵说。值得注意的是,张惠仁先生在《施耐庵的名、字、号及其生卒年新论》一文中,对“耐庵”一词是名、字还是号的问题加以了关注,启示后学。我国古代文人不仅有名、字,还有自号、别号等,有些风雅文士还给自己的居处或书房起个别致的室名、斋名等。名、字往往是家长或别人所起,是受之父母长辈,体现的是他人的想法和愿望,未必符合自己的意愿;而号多是根据自己的志趣与爱好,由本人自取,因此也能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追求和情怀,寄寓有个人的思想与意趣。查阅古人名、字、号、室名等,据笔者目前所见,最早以“耐庵”为人名、号者,是《靖康稗史》的编纂者、宋末元初人“耐庵”。学界有认为《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即是《靖康稗史》的编者“耐庵”①,如果这个观点能够成立,那么以“耐庵”为字(号)者,就是从“施耐庵”开始。
二、《百耐庵赋》本事考
学界关于“施耐庵”的研究,主要聚焦点在于是否确有其人、籍贯是哪里、名号究竟是什么等问题,且争讼纷纭,莫衷一是,而对“耐庵”一词的涵义,却鲜有较为深入地讨论。我们近来在点校陈元龙《历代赋汇》的过程中,得明人杨守陈的《百耐庵赋》一篇,赋文铺陈“耐道”之义,究其所言,或可有助于理解“耐庵”一词的内涵,在目前学界尚未有一致认可的、关于“施耐庵”生平事迹的材料的情况下,对了解“施耐庵”的思想与志趣也许能提供一个视角。
现移录赋文如下:
越有搢绅先生,宦居于楚。门不容车,室仅环堵。楹敧不支,壁坏不补。旁招日星,上漏风雨。蓬藋之与隣,泉石之为伍。榜曰:“百耐之庵”,日冥栖而燕处。有华轩大夫、文袴公子,闻其风声,议论飈起,偕谓:“先生之处世也,泉茗日饮,黍稻时炊,不若老释之徒能耐渴饥。冬衣纩绵,夏服苎,不若貊粤之人能耐寒暑。步履舒徐,不耐劳惫。行峻洁清,不耐污秽。一耐之不能,而况于百乎?”
于是先生之高第弟子相与争之曰:“昔者,先生年少气锐,谓勋业可指取有,谓名节可戾契致,大欲觊庙堂之尊,小犹希藩臬之位,颐指而左右奔趣,跬步而前后呵卫,志得敷于时,名得焯于世也。然而数奇不耦,志屈不伸,名仅齿于乡举,秩不班于朝绅。随牒远仕,荒陬寂滨。栖栖坛杏,采采頖芹。屹若槁壤之木,块若枯池之鳞。于是下隶庸夫,樵人牧稚,行偕友朋,话相汝尔,先生耐之,寂若不聆不睇。仡仡勇夫,截截谝子,盛气横侵,巧言深诋,先生耐之,视若一蚊一蚁。同寅并座之儒,鼓箧踵堂之士,或逝梁而赞苏,间弯弧而射羿,先生耐焉,不怨不忮。列藩专城之官,衣绣持斧之使,或怙宠而作威,亦窃权而张势,先生耐焉,不侮不畏。至若嗟粥不啜,盗泉不,耐兹饥渴,列仙不如。炎天盛服,雪夜劬书,耐兹寒暑,胡粤不殊?皓齿倾国,翠笄倚门,先生耐之,宁乐綦巾。盛富贾怨,积财囮凶,先生耐之,四壁宁空。五侯之地,先生耐而不至。七贵之门,先生耐而不趋。惊枕若马,运甓若陶,晨朝吃吃,不耐何劳?裸裎与偕,旧恶罔记,行兼惠夷,不耐何秽?在昔宣尼不报无道,亦有子渊犯而不校,耐之上也。出胯不辞,起为汉将,唾面不拭,任为唐相,耐之次也。独不见夫十月之雷乎,形藏地中,可掘而食,及其奋迅,则震撼乎八极。又不见夫百川之源乎,滥觞于土,可壅而止,及其决溢,则奔注于四海。龙耐而蛰,乃跃于渊。鹏耐而伏,乃翔于天。故事必有忍而后有济,人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子焉知先生之能耐?又焉知耐道之盛至于斯?”
于是二子惭伏而去。先生闻之,顾弟子曰:“谁使尔多言哉?”泊然而休,澹然而处,举一世之,无足以芥其灵府也。②
细读这篇赋,首先要明确这篇赋写作的本事问题。这篇赋的作者杨守陈(1425—1489),字维新,号晋庵,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祖范,有学行,曾教守陈以精思实践之学问。景泰二年(1451)进士,擢翰林院庶吉士。后在家居丧七年。天顺二年(1458)服满,授编修。成化初,为经筵讲官,八年(1472)迁侍讲学士,名重一时。参与修《英宗实录》《宋元通鉴纲目》及编《文华大训》。孝宗嗣位,授吏部右侍郎,修《宪宗实录》,担任副总裁。弘治改元,因史事繁忙,乞解部务,乃以吏部右侍郎兼詹事府,专门从事史馆工作。二年卒。谥文懿,赠礼部尚书。著有《杨文懿公文集》等著作二十余种。杨守陈属镜川杨氏(今栎社杨家),与其弟杨守阯、杨守随、杨守隅、杨茂元皆为进士出身,号称“一门五进士”,与杨守阯曾对掌南北翰林,同为尚书,又“一门两尚书”,一时传为佳话,著绩文坛③。
这篇赋也收录在《杨文懿公文集》卷六《东观稿》中。《东观稿》题下有自注曰:“起己卯天顺三年(1459),尽丁亥成化三年(1467);自三十五岁至四十三岁所作。”这篇赋是杨守陈在三十五至四十三岁之间,为同邑的好友章廷玉的燕处之斋“百耐庵”题作,赋前有一段序:
吾邑章先生廷玉,始自乡举高第,累官重庆府教授,所在名其燕处之斋曰“百耐庵”,而求搢绅之言,积成大卷矣。闲来京师,复属余言。余阅其卷,则宝墨华润,天葩陆离,乃楚王殿下之文与书冠于其首。盖先生之子锐被选为亚中大夫、宗人府仪宾,故获宠贲若此,而诸作亦皆彬然可观也。从而问其所以百耐者,则曰:“忿欲之火炽于中,不耐则不能修德;毁誉荣辱之戟森乎外,不耐则不能听天。吾为一文学而宴然处之,若都尊官享重禄者,其耐之功邪!”余旨其言乃为赋之。
章廷玉也是浙江鄞县人,名气不大,倒是他的儿子章锐,字元进,成化八年(1472)进士,历任刑部,剖析滞狱,如老吏出,后知凤阳府。赋序中说章锐“被选为亚中大夫、宗人府仪宾”,明代官衔按照品级分为九品,从三品官的文官初授为“亚中大夫”。章廷玉少年时也曾年轻气盛,才气纵横,有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但因为命途多舛,郁郁不得志,孤苦寂寞地宦居在楚地,门室狭小,窗破壁坏,只能与草木、泉石比邻而居,以“一文学而宴然处之”,于此也可见其“耐之功”。这篇赋为章廷玉而写,运用赋体的主客问答格式,通过“华轩大夫、文袴公子”与“高第弟子”的对话,把主人的“耐道”敷陈而出。
其次是“耐庵”史的问题。这篇赋中的“耐庵”之名是章廷玉的燕处之斋名。《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之“耐庵”,究竟是名、字,还是号、斋名呢?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张惠仁先生认为:“由于‘号’是自己创作的,直写心声,有所寄情,有所寓意。……以‘耐庵’二字与‘肇瑞’‘彦端’比较,耐庵是号无疑,‘耐’字一词,凝聚着他颠簸、动荡的生活遭遇。”④另一个是1952年《文艺报》第21期提供的《兴化县续志》卷十四补遗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谓:“公讳子安,字耐庵。”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梳理一下“耐庵”史。自取别号或斋名的历史,隋唐时期其实还不很普遍,宋代才逐渐多了起来,元明已相率成风,至清代最为突出。自宋末元初人耐庵(或者说就是施耐庵)以后,以“耐庵”为号(或室名)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初步统计,明代以“耐庵”为号(或室名)的人,列表如下⑤:
姓名籍贯字号、室名沈节甫乌程以安耐庵、玩易楼李珙湘潭耐庵吴翰洛阳受夫耐庵吴麟武海盐玉书耐庵余光莆田希之耐庵谷文光鄞县电飞、殿蜚耐庵施庄⑥钱塘康夫耐庵胡琬华亭公炎耐庵陈煃山阳葆耐庵曾世衮莆田长修耐庵、东亭
清代以“耐庵”为号或室名的人非常多,大致列表如下:
姓名籍贯字号、室名伊汤安满洲正白旗小尹耐庵朱兰余姚久香、心如耐庵、补读室朱根深嘉兴少琛耐庵吴嘉骥宁乡龙媒耐庵范梦龙无锡渭占耐庵汪铉六合尔调耐庵、澄思堂吴廷弼无锡舜卿耐庵姚大勋常熟受东耐庵、醒斋胡元倓湘潭子静耐庵殷世安常熟济公耐庵、延古斋张永溥上元拙存耐庵张琴江都桐峰、桐仙耐庵、涉园张翰扬束鹿翼冲耐庵
陈伟诸暨耐庵、一小楼焦光俊江宁章民耐庵、稚泉贺长龄善化耦庚、耦耕耐庵、西涯潘亨榖吴县子嘉耐庵、仲衢潘学博吴江若思耐庵蔡新武陵德民耐庵钱骏祥嘉兴新甫耐庵、念谖
据杨廷福、杨同甫二先生编纂的《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统计,明、清两代共有30余人以“耐庵”为号(或室名),而无一人以“耐庵”为字的。
施耐庵为什么叫“耐庵”?施耐庵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施耐庵在江阴游学时,祝塘镇的大财主徐麒请他来东林庵讲学。有一天,施耐庵写到《水浒传》中石秀智杀裴如海,头陀敲木鱼一段,突然想到了东林庵珍藏的木鱼木槌,心中疑惑不解。便向徐麒问道:“你为何这般珍视这个木鱼木槌?”徐麒道:“这庵里原先住着一位老和尚,法名慧能。这个慧能念经拜佛,用心极诚,潜心念经,坚持不懈,你看,这木鱼的凹陷处就是他敲了三十年的结果。我常常带孩子来看,想让他们懂得,念书、做学问就是要专心致志。”施耐庵听了,连连点头,若有所思:“我们写书,也要有慧能和尚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行啊!”事后,他提笔蘸墨,写了“耐庵”两个斗大的字,贴到门楣上面,意这思是告诫自己要排除一切困难,写好《水浒传》。⑦
这个传说是说施耐庵写了“耐庵”二字,贴在门楣上,倒也可以说是“燕处之斋名”,或者说施耐庵以“斋名”为“号”。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以“耐庵”为号呢?这篇赋文所敷陈的“耐道”或许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解释。
三、“耐道”内涵、耐庵情思与《水浒传》思想主题
“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以“赋”这种文体来铺陈“耐道”,当更能彰显“耐道”的内涵。《百耐庵赋》赋文末云“又焉知耐道之盛至于斯”,何谓“耐道”?赋文首先演绎出六组铺排,敷陈“耐道”的十二个具体所指:耐山林村野的孤独与寂寞、耐勇夫小人的盛气与巧言、耐功名、耐强权、耐饥渴、耐寒暑、耐美色、耐富贵、耐攀附官宦、耐趋附贵族、耐劳作、耐污秽。接着运用四个典故阐明“耐道”的层次。“宣尼不报无道”,典出《礼记·中庸》:“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注释说:“南方风气柔弱,故以含忍之力胜人为强,君子之道也。”“耐道”是“君子之道”,是南方的“含忍”之道。“子渊犯而不校”,典出《论语·泰伯》:“曾子曰:‘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通俗地说,就是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鲁迅在《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中说:“犯而不校是恕道。”孔子、曾子的“耐”是“耐之上”。“出胯不辞,起为汉将”是西汉名将韩信受胯下之辱的典故。“唾面不拭,任为唐相”,典出《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让它自干,这是受了污辱后的极度容忍。韩信、娄师德的“耐”是“耐之次”。最后以四对类比点出“耐道”的要素是藏、容、蛰、伏。归根到底,“耐道”的核心在于“容忍”,即“有忍”、“有不为”,其目的在于“有济”、“有为”。明人张萱编撰《西园闻见录》时收录了这篇赋,将该赋著录在“容忍”篇中⑧,意亦于此。
清人浦铣在《复小斋赋话》中称赞杨守陈的《百耐庵赋》“可当座右铭”⑨。古人取“耐庵”为号、为书斋名,大概都有以此为“座右铭”之意。清人孙奇逢在日记中,有“题耐庵”一条云:
孟南读书渥城,索为书斋题额,予以“耐庵”二字令公勇题之。公勇请“耐”字之旨,予曰:“一人有一人之耐,一时有一时之耐,耐固不同矣。然其大旨居家宜耐淡薄,不淡薄则不能明志,居心宜耐宁静,不宁静则不能致远。武侯是大有耐性人,从古英雄豪杰,未有不能耐而能有济者也。”公勇曰:“善。”遂欣然操笔而书之。⑩
孙氏的“耐旨”是“耐淡薄”“耐宁静”,其实也不出《百耐庵赋》中的“耐道”内涵,均是在“耐”中“有济”,“施耐庵”的“耐道”或也可在此中取义。
施耐庵能诗、能词,《水浒传》中存录有他的诗词数十首,但除此之外,不曾留下什么诗词佳作。他的遗曲《秋江送别》,或可从一个侧面反映施耐庵的“耐庵”情思:
施耐庵遗曲——秋江送别即赠鲁渊道原、刘亮明甫
[新水令]西窗一夜雨蒙蒙,把征人归心打动。五年随断梗,千里逐飘蓬。海上孤鸿,飞倦了这黄云陇。
[驻马听]落尽丹枫。莽莽长江烟水空。别情一种,江郎作赋赋难工。柳丝不为系萍踪;茶铛要煮生花梦。人懵懂,心窝醋味如潮涌。
[沉醉东风]经水驿,三篙波绿;问山程,一骑尘红。恨磨穿玉洗鱼,怕唱彻琼箫凤。尽抱残茗宛诗筒,你向西来我向东,好倩个青山互送。
[折桂令]记当年邂逅相逢,玉树蒹葭,金菊芙蓉,应也声同。花间啸月,竹里吟风。夜听经趋来鹿洞。朝学书换去鹅笼。笑煞雕龙,愧煞雕虫。要论交白石三生,要惜别碧海千重。
[沽美酒]到今日,短檠前,倒碧筒;长铗里,掣青锋。更如意敲残王处仲。唾壶痕,击成缝,蜡烛泪,滴来浓。
[太平令]便此后,隔钱塘南北高峰,隔不断别意离宗,长房缩地恐无功,精卫填波何有用?你到那山穷水穷,应翘着首儿望侬。莽关河,有月明相共。
[离亭宴带歇指煞]说什么草亭南面书城拥:桂堂东角琴弦弄,收拾起剑佩相从。撩乱他落日情,撩乱他浮云意,撩乱他顺风颂。这三千芥子,多做了藏愁孔。便倾尽别筵酒百壶,犹嫌未痛。那堤上柳,赠一枝,井边梧,题一叶,酒中梨,倾一瓮。低徊薜荔墙,惆怅蔷薇栊,待他日鹤书传奉。把两字儿平安,抵黄金万倍重。
耐庵施肇瑞谱于秋灯阁
这首曲是盐城人周梦庄先生于1936年5月13日在白驹镇施氏宗祠中遇一施逸琴先生所抄,收入其《水浒传本事考》中,全套七曲,属于元曲中双调体系。此曲落款署作“耐庵施肇瑞谱于秋灯阁”。“肇瑞”盖是为耐庵的字;“秋灯阁”或是耐庵书斋名。鲁渊字道原,浙江淳安人,元进士。张士诚称王,聘为博士。洪武初,不出,卒于故里。刘亮,字明甫,吴郡人,元末曾仕于张士诚,后离去。两人之名均曾见于史籍。他们与施耐庵一度共事,又在张败死前先后离开苏州,因其政见相合,性情相投,遂有此送别之曲。其写作时间当在元至正二十三年(1286)九月,地点在张士诚占领下的苏州。鲁渊辞去博士之职,正在这个时候,题名《秋江送别》正相吻合。与一般朋友之间的离愁别绪不同,这首曲子一开始就显露“归心”,希望在一个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度日,但因现实境况,让人胆寒,只好击剑狂舞,唱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歌”,可是最终还是归于“平安”二字。这首曲子的情思总体上是由“归心”到“壮歌”,再到“平安”,这是符合“耐道”的“耐庵”情思。
《水浒传》在思想主题上面有个鲜明的倾向性,即歌颂敢于向强权、奸佞、邪恶势力作斗争的英雄豪杰。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英雄豪杰多是受到强权的欺压,奸佞的排挤以及邪恶的陷害,被“逼”无奈才走上梁山的道路,如禁军教头林冲奉公守法,逆来顺受,可是最终被害得夫妻离散、家破人亡。王进本是一个无辜良民,但被逼得逃亡异乡,最终不得不走向梁山……这些英雄们的“耐”力都是惊人的。以宋江最为典型。宋江本是一个忠于职守、循规蹈矩的能干押司,“杀惜”后,宋江只好逃亡江湖,流落异地,但一再拒绝上梁山入伙,直到最后在蔡氏家族直接控制下的江州,遭受到了极大的迫害,第三次身陷囹圄,当他被绑赴法场临刑的危险时刻,梁山泊英雄们大闹江州,劫了法场之后,实在无路可走,才终于走上了梁山,这是宋江人生的第一大转折:从“耐”走向“有为”。宋江上梁山后,先辅佐晁盖,坐第二把交椅,后又接替晁盖的尊位,做了梁山泊的统帅,然后是统领大军,不断攻城略地,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可就是在梁山泊形势一片大好,有可能图王霸业、逐鹿中原的时候,宋江率领众英雄全伙接受朝廷招安。宋江曾在浔阳楼上“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在壁上题词曰:“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浔阳楼上题反诗,这是宋江向整个压迫他的社会发出的反抗宣言书,但“潜伏”“忍受”还是他的思想倾向。宋江在菊花会上即席赋词《满江红》最后一句云:“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心还在于安,在于“耐”。宋江人生的第二大转折是接受招安:由“有为”又走向“有不为”。《水浒传》的一个重要创作主旨就是:耐——有为——有不为,忍耐,反抗,最后接受招安。
注:
① 参见王利器《〈水浒全传〉是怎样纂修的?》(《文学评论》1982年第3期)、黄霖《宋末元初人施耐庵及“施耐庵的本”》(《复旦学报》1982年第6期)二文。
② [清]陈元龙编《历代赋汇》之《补遗》卷十一,凤凰出版社2004年影印本,第697页上。
③ 杨守陈生平事迹据(清)钱维乔《(乾隆)鄞县志》卷十五“杨守陈传”整理,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刻本。同邑的章廷玉之子章锐的小传,紧随杨守陈之后。
④ 张惠仁《施耐庵的名、字、号及其生卒年新论》,《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⑤ 按:列表中的人物字、号据杨廷福、杨同甫编《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增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增补而成。
⑥ 按:现存关于施庄的资料很少,汉代王充的《论衡》(明天启本)有施庄所作《序》一篇,末题:“皇明天启六年,岁在丙寅,七月既望,钱唐拥书人施庄康夫氏书于南郭草堂。”又(清)丁丙编撰《武林坊巷志》载:“施庄,字康夫,居紫阳山。少贫,力学,左方伯吴某极重之,延上座。庄衣大布衣,着高齿屐,踞客位,高谈古今,烛跋不使去。义乌傅岩奇其才,以妹妻之。岩成进士,而庄屡踬浙闱,设馆凤山之阳,户外屦恒满,武林号为施氏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二册第177页。
⑦ 《施耐庵为什么叫“耐庵”》,详载宁稼雨先生著《水浒别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0页。本段文字据此压缩而成。
⑧ [明]张萱《西园闻见录》卷十四,题曰“百耐庵铭”,民国哈佛燕京学社印本。
⑨ [清]浦铣《复小斋赋话》卷下,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刻本。案:浦著原写作“杨守阯”,当为“杨守陈”之误。
⑩ [清]孙奇逢《孙征君日谱录存》卷十八“康熙元年(1622)壬寅七十九岁九月三十日”,清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
*本文系安徽省重点教学研究项目“高校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SZXM05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王思豪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