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护花主人王希廉(1805—1877),原名希棣,字旭升,号雪香,是清代红学评点家,曾点评并刊刻《红楼梦》。孙玉明先生尝誉王希廉为“红学评点派第一人”,认为他是“中国红学史上第一个对《红楼梦》艺术结构作出系统分析的大评点家”。诚为的论。其胞兄王朝忠(1800—1875),原名希棠,字振声,号蕴香,亦曾刊刻《三国演义》,并增补绣像124幅。对于王希廉的家世生平,胡文彬先生于上世纪90年代尝撰《清代〈红楼梦〉评点家王希廉生平考述》一文予以发覆,后又缀文补考。今亦有学者李永泉师兄著文补说,然均未详考其先祖世系,亦未提及其先世货殖之情形和对王希廉、王朝忠兄弟刻书的影响。详细记载王希廉家族世系的家谱,笔者经眼有三部。一为道光六年(1826)刊本,王仲鎏纂修,名“太原王氏家谱”,共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王仲鎏(1786—1843),后改名鎏,号子兼,又号亮生,王希廉族叔,其曾祖王奕组是王希廉高祖王奕经季弟,同为以润公支之德和公之后。二为宣统三年(1911)刊本,王仁宝等纂修,名“洞庭王氏家谱”,共二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王仁宝(1840—1917),字晋良,号穀卿,王希廉族子,其五世祖王金增是王奕经仲弟,同为以润公支德和公之后。三为民国26年(1937)石印本,王季烈纂修,名“莫釐王氏家谱”,二十四卷,上海元昌印书局印。王季烈(1873—1952),王希廉族重孙辈,为光化公支后,是王鏊的十四世孙。王鏊即王希廉十一世祖壑舟公王鎜从弟。王季烈,字晋余,号君九,又号螾庐,光绪壬寅(1902)科举人,甲辰(1904)科进士,中国近代科普翻译家和昆曲大师,著有《物理学》、《螾庐曲谈》等。
再,王希廉家谱自明光化公创谱以来,凡六修,即所谓“一创五修”。道光谱为四修,宣统谱为五修,民国谱为六修。《莫釐王氏家谱序》云:
我王氏于宋建炎初由汴迁吴,至明宏治间先十五世祖光化公及先十四世文恪公始撰家谱。国朝乾隆、嘉庆间六世族祖晚壑公两度修之。道光间族高祖亮生公修之,宣统初族祖穀卿公修之,距今二十余年矣。
明宏治谱、清乾隆谱、嘉庆谱已均不可见。再观以上四修、五修、六修三谱,由于道光谱与宣统谱均为以润公支德和公后人修纂,记载本支世系较详,故本文以道光谱为主宣统谱为辅,而参以民国谱详考王希廉先世货殖及相关情形。
王希廉,谱载世系为第二十一世,其生平小传,学者李永泉师兄已录考,故不赘述。至王希廉先祖世系,若以十二世祖以润公和六世祖德和公为界,可分三段。下面即按此划分分别详考。
二、武职起家,商儒并重
王希廉先世,始祖百八将军、第二世千七将军于南宋初因护送宋高宗赵构南渡而迁居苏州洞庭东山。《太原王氏家谱》卷首有光化公撰于宏治九年《序》,其文云:吾王姓之始远矣。相传有居于琅琊者、太原者、山阴者,而家于姑苏之洞庭,则自宋南渡时徙焉。
王氏迁姑苏洞庭东山,历九世始分为五支,即东宅孟方公、北宅公荣公、以润公、光化公三公、南宅友泽公。《洞庭王世家谱》世系即以这五支为纲。光化公,即王希廉十二世祖王瑮胞弟王琬,明太子太傅王鏊之父。明代状元谢迁曾撰有《光化公神道碑》。其有文云:“三槐之胄,百八肇立。发祥濬源,千七万八。派衍支分,星罗环居。”阳明先生王守仁亦撰《太傅王文恪公鏊传》。其有文云:“王氏其先自汴扈宋南渡,讳百八者,始居吴之洞庭山。”这里所说的百八、千七及万八便是王希廉的始迁祖、第二世祖与第三世祖三代。而其第四世祖则为王胜五,字兴宗,生二子:福十一、福十二。福十二为其第五世祖,字仲达,娶周氏,生二子:廷玉、廷宝。廷宝为其第六世祖,娶杨氏,生二子:彦祥、彦祺。
王希廉家族先世第一至第六世,均从武职,隐德不耀,以忠厚传家。至第七世,即王希廉十四世祖王彦祥始奋力治生,兼事货殖,家世丰裕,遂择子孙或习贾或业儒。王彦祥(?—1415)字伯英,入赘于同邑陆子敬家为婿。时值元朝末年,陆子敬至淮西经商,不知所踪,其女陆素贞(1352—1436)贤而孝其母,不忍嫁,遂招婿王彦祥。生五子,皆伟岸。后归宗王氏,迁于陆巷之口。《先世事略》云:
曾祖讳彦祥,字伯英。当元季,比巷陆子敬者,贾淮西不返。有女以贤闻,遂馆甥于陆。生五丈夫子,皆环伟绝人,乃谢陆氏去。家巷之西,与诸子戮力治生,家以日昌。
《伯英公墓表》亦云:
先大父讳彦祥,字伯英,曾祖讳兴宗,祖讳仲达,考讳廷宝。王氏世家吴县太湖东洞庭之王巷,王氏于元时皆不仕。元季比巷有陆子敬者,游淮西,值兵乱,莫知所终,遗孤女,慧而孝,因馆大父。以后子敬氏陆富宗强,大父旅其间,和而有礼,上下宜也。已而生先君兄弟五人,皆奇伟瑰硕。……陆氏长者,始欲大父还宗,而难于言。大父知其意指,则幡然去之。
王彦祥族孙王言廷《七代图序》中还曾谈到他经商的事迹,云“永乐间经商,岁荒散财数万,籴贵卖贱,以赈贫乏,一时赖以无饥”。王彦祥所生五子分别为昇、礼、敏、逵、谨,老四王逵即为王希廉十三世祖。王逵(1390—1453)字惟道,因孙王鏊贵显,诰赠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娶同邑叶妙贤,继室周氏,俱诰赠一品夫人。三子:璋、瑮、琬。一女,适张彝。王希廉先祖读书重礼,或业儒或货殖即始于王逵。《先世事略》云:
先祖府君讳逵,字惟道。宽厚长者,有器识。初洞庭人不知学问,闻有为弟子员者,恐惧逃匿。府君独好学重礼,得朱子《小学》、《四书》,诵读不去手。浦江郑氏最名,有家法,即仿其家规行之。”
刘昌为王逵撰《墓碣铭》,铭曰:“坦乎有容,扩乎有充。卓乎有识,伟乎其躬。称于当时,其声则雄。贻于后人,其业则丰。”
王逵生三子,即王璋、王瑮、王琬。王希廉十二世祖即为王瑮,字以润,北宅以润公支祖。娶杨湾陆氏,继叶氏,因无子,嗣长兄王璋子王鎜为后。王瑮善理家政,长兄王璋则货殖于亳州,而季弟王琬专一业儒,两兄弟之所需均王瑮出。《以润公墓表》云:
治家丰能,施约能守。成化元年,江南大饥,巨家鲜有盖藏。而我王氏卒赖府君以全。
又,王希廉本生十二世祖王璋,字公荣,北宅公荣公支祖。娶叶氏,生二子:王钟、王鎜。《公荣公墓志铭》云:
府君长身魁颜,见者惊为异。……景泰间,王氏少衰,府君奋曰:父祖业不可由我而废。货殖留亳,积十余年,不顾家。身无择行,口无二价。亳人至今称为“板王”。
王琬,字朝用,王鏊之父,业儒卒成,官湖北省光化县,其后人故称光化公支。如果说王希廉家世业儒与货殖之传统,发端于十四世祖王彦祥,那么至十二世祖王璋与王琬则始有规模,并使其家族最终成为明清时期苏州数一数二的文化世家。再,东宅孟方公支,则为王希廉十二世族祖王琮,是王逵胞兄王昇之子;南宅永泽公支,则为王希廉十二世族祖王琛,是王逵胞弟王谨之子。
王希廉十一世祖王鎜(1448—1525),字涤之,号壑舟。娶蒋湾叶氏,继朱氏,庶朱氏。子三:延仁、延绍、延问,延仁早亡。王鎜货殖有成,积金累万,淡于仕途,遂隐于姑苏洞庭东山,构置园林,名“壑舟园”,取庄周“蒙庄藏舟”之意。王鏊为其撰《壑舟记》,明代大画家沈周、蒋文藻亦应邀先后画图,姚绶、杨廷和、费宏、唐寅、祝允明、文征明等巨公名流皆有歌咏,汇为《壑舟园题咏》二册。
王希廉先世十世祖至七世祖分别为延绍、有莘、国珪、祚新,即王鏊《世数排行诗》中的“延有国祚”也。再,八世祖王国珪本生父为有誉,有誉之本生父为延问。延绍与延问皆王鎜子。延绍、延问、有莘、有誉、国珪,家谱皆有小传,详列生卒、子嗣等。至七世祖祚新(1600—1664),字君胄,万历戊午(1618)科浙江乡试武举人。娶杨湾慎诚吾女,生子七:斯骥、斯骝、斯骏、斯骅、斯騛、斯駹、斯騋。一女,适茭田天启辛卯科举人江西饶州通判许元弼子霖光。《三代图像记》云:
先曾祖君胄公讳祚新,明万历戊午举人,具干济才,际时变不出,以孝廉终。
需要指明的,洞庭王氏之创谱始于明宏治年间,即由光化公支王琬王鏊父子纂修。《文恪公跋》曰:“家君谕德大夫公谱王氏,自始祖至于今,为世凡十有一,为支凡五。……予始作此谱,旁搜细勘,历十有七年而后成。鏊既受以卒业,有间进曰:详矣明矣,诚王氏之世宝矣!”王鏊(1450—1524),王琬次子,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阳明先生谓其为“完人”。明代弘治、正德间名臣,官至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卒谥文恪。文恪推崇史策,取士必尚经术,险诡者一切屏去,故宏、正间文体为之一变。著有《姑苏志》、《震泽集》等,《明史》有传。文征明、王守仁均有传赞。文征明出其门下,谓其:“于经术为深,故粹然一出于正。”王守仁评:“世所谓完人,若震泽先生王公者,非耶?内裕伦常无俯仰之憾,外际明良极禄位声光之显。”再,光化公支后人业儒有成,在明代除王鏊外,尚有王禹声,为王鏊曾孙,万历己丑(1589)科会魁,官至湖广提督学政,祀苏州名宦乡贤。著有《鹃音白社诗草》二卷。
三、明清易代,隐于货殖
王希廉先世至七世祖君胄公、六世祖德和公,适值明清换代之际。君胄公王祚新虽举武乡试中第四名,却隐居不仕,其子孙亦是读书而不仕,遂隐于货殖,以商贾治其家,故其家能“颇饶于资”,为苏州巨贾。王希廉六世祖王斯騋,字德和,即以润公支入清后德和公支支祖。顺治甲申(1644)十一月初五日生,康熙癸酉(1693)八月初三日故,寿五十。娶张巷张常伯女,生二子:显蛟、显兴。一女,适前山陆彩南。王希廉五世祖王显蛟,字文起,号孺怀,康熙甲辰(1664)正月初四日生,庚子(1720)十一月初三故,寿五十七。娶杨湾张公远女,生三子:奕经、金增、奕组,即王希廉高祖辈。王仁宝《五代图像记》云:
八世祖君胄公讳祚新,七世祖德和公讳斯騋,际鼎革,蠖居陆巷,隐于货殖。尝训子孙曰:“起居之道,如筑室然。基厚者,屋自久。心计不足用,多财不足恃。惟俭以自奉,厚以待人,斯堪持久耳!”六世祖讳显蛟,字文起,端方谨厚,浑然无圭角,家道虽裕,不敢自丰。曰:“财流物也,偶寄我耳。若据为固有,是人为财用,而非人用财也。”与人贾,每少取而多与,人称为仁厚长者。
观王仁宝之语,则知德和公一支入清后同样是以商贾起家,而以忠厚传家。可见,王希廉先世在明清两代颇得货殖之道。同卷王世琛撰《德和公像记》,有文云:“盖自宋南渡时始迁祖即卜居于此。里人称忠厚王家,几六百年矣。翁承忠厚之绪,益循理自好。敦孝友,崇礼让。抚兄之孤,拯人之急,宗族乡党间号为长者。”
王希廉高祖王奕经,兄弟三人,其居长,字九如,号槐庭,监生。康熙癸酉(1693)七月初十日生,乾隆戊辰(1748)闰七月十二日故,寿五十六。娶叶自诚女,侧室周氏。生七子:世镛、世岐、世冕、世铭、世仁、世、世景。女五:长适杨湾太学生张从龙,次适蒋湾太学生叶钦承,三适张巷贡生张应传,四适岱心湾太学生刘宗房,俱叶氏出;五适太学生朱德成,侧室出。仲弟王金增(1675—1748),字师李,号眉庵,附贡生。季弟王奕组(1700—1771),字九锡,号忍庵,监生。王希廉高祖兄弟三人经商有成,家业颇显。不仅重金赎回钱谦益红豆山馆所藏王鎜《壑舟园题咏》二册,而且斥巨资重修壑舟园林,并增其旧制,以继先祖之业。
明清易代,王希廉十一世祖王鎜的《壑舟园题咏》图册亦是几易其主,后归常熟钱谦益所有,吴梅村尝见而赋《宿朱氏楼》诗。至清代乾隆年间,历二百余年,始归王氏,沈德潜、吴庄各撰《壑舟园记》以记之。沈德潜云:
有明王涤之(王鎜)先生,隐居洞庭东山,名其居曰壑舟。取蒙庄“藏舟于壑”意也。从弟太傅文恪公为之记,石田翁(沈周)、蒋春州(蒋文藻)为之图。一时巨公名流皆有歌咏。汇而成册,诚盛事也。后沧桑巨变,更为钱牧斋所有,吴梅村见而赋诗。继且易数主矣。后人眉庵不忍先泽之湮也,善贾赎而归之。并得朱氏旧宅,与兄槐庭、弟忍庵商酌,扩而大之。又增建楼阁,为眺览名胜之所。仍颜曰“壑舟”,承前志也。
再,《苏州府志》载:
壑舟园在洞庭东山,王文恪公仲兄鎜所筑。鎜隐居不仕。取藏舟于壑之意以名其园,即以自号。后废,裔孙金增、奕组购朱氏之缥缈楼,仍其名壑舟,以承先志。其地颇擅湖山之胜,吴伟业有《宿朱氏楼》诗。王希廉高祖三兄弟将《壑舟园题咏》赎回后,依图重建壑舟园,并增建天绘、云津、艺芸、护兰、慕德、孔安诸楼阁,又将壑舟园中庭改为祠宇,祀德和公三世。不仅沈德潜等撰《壑舟园记》予以记述,而且清代名流如彭启丰、吴庄、王芑孙、王仲鎏、张传易等均有诗文记之,王金增汇集成册,题为《壑舟园诗集》,刊而行世。观此“壑舟园”前后题咏,诚为“艺林佳话”!
蒋元益撰《德和公三世墓表》亦是记载王希廉本支先世入清后“淡于仕进,寄志货殖”事甚详。蒋元益谓王希廉高祖奕经云:
公器宇岐嶷,才猷宏远。当孺怀公捐馆时方弱冠,两弟一习儒业,一尚幼。冲公一身总理家政,擘画井然,不数年,家业倍蓰于前。然公非算及铢锱者也。售产价每过其直,曰:“人之弃产,必有所急,我乘其急而靳其直,不但不足以贻子孙,于心亦复何安?”
彭启丰亦为其撰《墓志铭》,云:“中吴著望,洞庭氏王。……伊槐庭公,宽裕温良。肫肫孝友,念笃不忘。三叶祔葬,祖兆之旁。”
需要指出的是,洞庭王氏家谱在乾隆、嘉庆时有两次续修,均为德和公支王奕组王世钧(号晚壑)父子输资纂修,沈德潜、彭启丰、王芑孙、石韫玉分别作《序》。沈德潜《序》云:“忍庵偕其族人子侄辈,悉心搜录,详加考核,缕析条分,汇成巨袠,忍庵真能善承先志者哉!”又,光化公支入清后,习举业亦有大显者。王世琛(1680—1729),康熙壬辰(1712)科状元,王鏊八世孙,万历己丑(1589)科会魁王禹声五世孙,官至山东学政,卒于任,著有《橘巢遗稿》二卷。王芑孙(1755—1817),乾隆戊申年(1788)三月召试举人,王鏊十世孙,官华亭教谕,著有《渊雅堂诗文集》五十卷等。
四、克绍家风,刊书继志
王希廉高祖王奕经兄弟三人隐于货殖,颇擅经营,其家业不数年便数倍于前。不仅在洞庭广有资产,而且在常熟昭文亦是有田产不下千亩。《莫釐王氏家谱》卷二十一《祠宇》详细记载了文起公王显蛟义田、私塾各家捐田产数。道光十三年,王希廉从叔祖王熊伯倡建义庄义塾,昭文县各家捐田“八百十五亩八厘二毫”,而王希廉之父王仲沅及叔王仲湻一家便捐“花田三百五十亩”。其家“颇饶于资”,可以想见。王仲沅《云津堂义庄记》云:沅等追念先君子素有是志,事虽未果,然时惓惓。今叔来敢不承命?爰将所置昭邑支塘花田三百五十亩,计值二千千。又于向捐孔安楼之百四十千内取百千入义庄。合捐通足钱二千一百千。所以承先志也。秋涛弟捐百五十千,静轩侄亦捐百五十千,又取所捐孔安楼之百千增入义庄,共得二千五百千。惟是为数犹寡,不能及远”
又,道光二十年、二十一年又两次续捐钱一千千文。在清末,王希廉家族又有一次重修“壑舟园”园林之举,倡议者亦是德和公支后裔——王仁宝。据《重修壑舟园祠宇记》载,王仁宝为眉庵五世孙,恒念先人遗泽,屡思所以继之。乃于丁未(1907)之夏鸠工庀材,先葺云津堂、孔安楼、家祠及堂左之壑舟,次治缥缈楼、得月亭、艺芸馆、护兰室诸胜处。“丹楹粉壁,耀貌一新;奇石清泉,左右掩映。落成之日,族人毕至,额手称庆,乐兹园之复兴”。
王奕经共生七子,去世后便命次子王世岐、王伯巽父子照管昭文县田产,而王世岐、王伯巽父子即是王希廉曾祖、祖父。因此,王希廉先世自曾祖父辈起便侨居常熟昭文。彭绍观《毅斋公传》云:“王君声坛,讳世岐,号毅斋,余同郡友也。……长游昭文县庠,诸先达咸器重之,然未尝稍有矜炫也。”《常昭合志·蕴香公传》云:“王朝忠,字蕴香,吴县人,侨居常熟。”王世岐年三十一而卒,于是王希廉祖父王伯巽、父亲王仲沅及其长兄王朝忠先后侨居是邑,克绍家风以承家业。
王希廉父祖辈货殖情形,固是从事园艺田产,同时亦经营铺户之类。王希廉从叔祖王临伯,字敦吉,号爱闲,王金增之孙。王仲淓《爱闲公传》云:“大父以先世有贾肆在虞山,命府君至肆理其事,处置有条,人皆服之。”再,王仲沅父子兄弟能继先世遗绪,亦以忠厚传家。更可宝贵的是王朝忠、王希廉兄弟二人能以刻书继业,以承先世“隐于货殖”之志,实又创一新天地。
《蕴香公传》:“性好义,值岁凶,纳谷千石以赈饥。咸丰中,又输千金助饷。与蒋大令因培、赵孝廉允怀、张文学尔旦为文字交,有知己之感。没后,朝忠出赀刊其遗集。”张尔旦为赵允怀《小松石斋集》撰序,其文有云:“殁后三载,同里诸君子眷怀旧雨,闻笛心悽,虑其遗篇之零落也,爰嘱余订定,旋醵金付梓。”“旋醵金”刻赵允怀《小松石斋集》者即应为王朝忠。
王朝忠除了为友人翻刻别集外,还钟情于说部之书,并翻刻《三国演义》,增补绣像上百幅。齐学裘《见闻随笔》云:
王朝忠,字梦霞,号月山,又号蕴香,东洞庭山老布衣也。家颇饶于财,曾翻刻《三国演义》,补刻一百二十四人图像传世。
王朝忠除翻刻《三国演义》外,还曾刊印《域外丛书九种》,共计21册,道光二十二年(1842)壬寅刻。卷首有王鎏撰《序》。王鎏即王仲鎏。其文云:“蕴香侄素爱奇书,乐以公之于人,得其本而梓之,附以他书言:‘海事者粲然可观,吾尝叹刻书者未能有益于世也。’若蕴香之用心,其真切于时务者哉!”又,王朝忠还刊有《海外番夷录》一书,今清华大学图书馆有藏。看来,王朝忠不仅刻书以“益世”,还是较早介绍海外著述的人。
而王希廉则是专一翻刻《红楼梦》,并撰写《总评》、《回评》,增刻64人图像和64幅名花以促其销,此即为闻名于红学史的双清仙馆本《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王希廉《自序》云:“余之于《红楼梦》,爱之读之,读之而批之,因有情不自禁者矣。”王希廉翻刻《红楼梦》是在道光壬辰年(1832),王朝忠所刻之《域外丛书》在道光壬寅年(1842),则可推知王朝忠翻刻的《三国演义》亦应在此十年之间,或于《红楼梦》同时翻刻。王希廉与王朝忠兄弟二人一起翻刻小说名著,不仅表现二人“兄弟怡怡,白首友爱”手足深情,还体现了其先世“读书不仕,隐于货殖”的志节情操。
再,笔者亦检得王希廉佚诗一首,载于《虚斋名画录》。诗云:
遨游何处好?胜地数西湖。慈竹烟云绕,蓝舆侍奉娱。陈思谁企及?小宋我友于。莫向桃源问,且瞻武库图。
后署“奉题《西湖侍游图》,即请恺堂仁兄大人正之。雪薌弟廉甫草”。恺堂者,即曹士虎,字恺堂,汤贻汾(1778—1853)之侄婿。王希廉此诗后尚有其侧室周绮同题诗,署“戊午大暑日,奉题《西湖侍游图》”,则知王希廉之诗亦署于同时,即咸丰八年戊午(1858)。此时,王希廉偕才女周绮正寓居沪上,而其所刻《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亦在热销与再版翻刻中。
注:
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曾于2004年影印《双清仙馆本·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孙玉明先生尝为之撰《序》。后此《序》发表于《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1辑。
② 胡文彬先生两文分别发表于《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3辑、1997年第2辑。
③ 李永泉《王希廉家世生平补考》,《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2辑。
④据王季烈《莫釐王氏家谱·凡例》,洞庭东山有主峰曰莫釐峰,故名之家谱。《莫釐王氏家谱》卷一,王季烈纂修,民国26年石印本(下引《莫釐王氏家谱》中的文字均出自是谱,只标明撰者、卷数,不再列出纂修者与出版年份)。
⑤ 王季烈《莫釐王氏家谱序》,《莫釐王氏家谱》卷一。
⑥ 王琬《太原王氏家谱序》,《太原王氏家谱》卷首,王仲鎏纂修,道光六年刊本(下引《太原王氏家谱》中的文字均出自是谱,只标明撰者、卷数,不再列出纂修者与出版年份)。
⑦ 谢迁《光化公神道碑铭》,《太原王氏家谱》卷十六《志铭》。
⑧[19]王守仁《太傅王文恪公鏊传》,《国朝献征录》卷十四《内阁三》,明万历四十四年刻本。
⑨[12]王鏊《震泽集》卷二十四《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
⑩王朝用《伯英公墓表》,《太原王氏家谱》卷十五《墓表》。
[11]王言廷《七代图序略》,《太原王氏家谱》卷十四《状略》。
[13]刘昌《惟道公墓碣铭》,《太原王氏家谱》卷十六《志铭》。刘昌,吴县人,字钦谟,明正统十年进士。
[14]王铨《以润公墓表》,《太原王氏家谱》卷十五《墓表》。
[15]王鏊《公荣公墓志铭》,《太原王氏家谱》卷十六《志铭》。
[16]王鏊《世数排行诗》为:“延有国祚,斯显奕世。伯仲希仁,叔季守义。民彦思忠,元良允治。太平万年,臣子素志。”此排行诗即自十一世始。
[17]王言廷《三代图像记》,《太原王世家谱》卷十九《记》。
[18]文征明《文恪公传》,《王氏家谱》卷十三《传》。
[20]王仁宝《五代图像记》,《洞庭王氏家谱》卷二十三,王仁宝等纂修,宣统三年刊本(下引《洞庭王氏家谱》中的文字均出自是谱,只标明撰者、卷数,不再列出纂修者与出版年份)。
[21]沈德潜《壑舟记》,《太原王氏家谱》卷十九《记》。
[22]冯桂芬等纂修《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十五,光绪九年刻本。
[23]蒋元益《德和公三世墓表》,《太原王氏家谱》卷十五《墓表》。蒋元益,字希元,号时庵,长洲人,乾隆乙丑进士,官至兵部侍郎,著有《清雅堂诗抄》等。其妹适王世琛次子王恺伯。
[24]彭启丰《槐庭公墓志铭》,《太原王氏家谱》卷十六《志铭》。
[25]沈德潜《己丑谱序》,《太原王氏家谱》卷首。
[26]王仲沅《云津堂义庄记》,《洞庭王氏家谱》卷二《祠宇类下编》。
[27]叶耀元《重修壑舟园祠宇记》,《洞庭王氏家谱》卷二《祠宇类下编》。
[28]彭绍观《毅斋公传》,《洞庭王氏家谱》卷十九《传状类上编》。
[29][31]庞鸿文等纂修《重修常昭合志》卷三十,光绪三十年刊本,台湾成文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
[30]王仲淓《爱闲公传》,《莫釐王氏家谱》卷十五《述德下》。
[32]张尔旦《小松石斋诗集跋》,见赵允怀撰《小松石斋诗集》卷首,光绪十五年刻本。
[33]齐学裘《见闻随笔》卷十六,同治十年刻本。
[34]王仲鎏《域外丛书序》,见王朝忠辑《域外丛书九种》卷首,道光二十二年刻本。
[35]王希廉《红楼梦批序》,见双清仙馆本《绣像本红楼梦全传》卷首,道光十二年刊本。
[36]庞元济《虚斋名画录》,宣统间刻本。
[37]据孙玉明先生对勘四种双清仙馆本《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的版本,认为这四种版本之间存在的差异,恰好证明王希廉刻印的《红楼梦》在当时颇受读者喜爱,因而印刷量极大,甚至坊间还出现了盗印本。参见孙玉明先生撰《〈双清仙馆本·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序》,《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1辑。
赞(0)
最新评论